刑事訴訟法專家輔助人
❶ 專家輔助人是不是訴訟參與人
專家輔助人屬於訴訟參與人,有專門知識的人經人民法院通知後可以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或者專業問題提出意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鑒定人有權了解進行鑒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證人。鑒定人應當提出書面鑒定意見,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所以專家輔助人是訴訟參與人。
❷ 如何理解新刑訴法中的「專家輔助人」條款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第192條首次將「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引入到刑事訴訟程序中來。此舉旨在強化對庭審中涉及的鑒定意見的實質性質證,進一步規范質證程序,提高對科學證據的質量要求。「專家輔助人」是學界的一種普遍稱謂,而非法律上明確規定的概念。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也出現了「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涉及的專門性問題,當事人可以向法庭申請由專業人員出庭進行說明,法庭也可以通知專業人員出庭說明」的規定。在這兩個司法解釋中分別出現新概念「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和「專業人員」,在學界被稱作「專家輔助人」。
「專家輔助人」是指在某一專業領域方面具有專門的知識或經驗,為了充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就訴訟中涉及到的專業性問題作出自己的判斷,發表自己的見解,幫助審判者對案件事實進行准確認定的人員。新刑訴法第192條規定,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各級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了解和正確對待刑事訴訟中的這一「新生事物」,在工作中作出相應調整。
新刑訴法對於「專家輔助人」的具體地位和作用,僅做出比較籠統的規定。為了深入理解法律規定中「專家輔助人」的地位與作用,不妨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就訴訟地位而言,「專家輔助人」是訴訟參與人的一種,但「專家輔助人」的訴訟地位又不等同於鑒定人。在我國當前的刑事法律體系中,只有偵查機關和法院有權決定是否聘請鑒定人對案件中涉及的專業問題進行鑒定,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無權決定是否聘請鑒定人,只能申請補充鑒定或重復鑒定。但對於是否聘請 「專家輔助人」,可以由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自行決定並申請法庭通知其出庭。
其次,「專家輔助人」的訴訟作用,集中體現在出庭質證的過程中。它應當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為維護聘請方當事人的法益,就對方提出的涉及鑒定意見或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或質詢,作出說明或對質;二是協助聘請方對鑒定人或對方聘請的「專家輔助人」進行詢問,並對案件涉及的鑒定意見加以質證。
兩個方面皆是為對鑒定意見進行實質性質證,使鑒定意見在質證中得到檢驗,有利於審判者對案件涉及的專業性問題進行正確理解,從而對鑒定意見是否客觀公正做出更准確的判斷,確保訴訟程序的正當性。
❸ 司法鑒定輔助人員有哪些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輔助人員:
1、書記員;
2、執行員;
3、法醫;
4、司法警察簡稱法警。
中國各級人民法院均設有司法警察若幹人,其主要職責是警衛法庭,提押犯人,執行搜查、拘傳和送達訴訟文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❹ 刑訴專家輔助人需要迴避嗎
法律分析:刑訴專家輔助人可以不迴避。法庭審判時,專家輔助人不適用迴避制度,其設置是為了幫助一方說明問題,費用由申請人承擔,也說明了,專家輔助人不具有中立地位;在偵查、檢查活動中,專家輔助人是為了幫助偵查機關、檢察機關查明案情,有居於中立地位的義務,此時適用關於鑒定人的迴避規定,需要迴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七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第二款規定的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適用鑒定人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