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案例分析的建議

行政法案例分析的建議

發布時間: 2023-09-22 09:19:00

行政法經典案例分析

本案66戶農民是否有權對鄉政府棄糧種花的「倡議』』行為提起訴訟,首要的關鍵是政府的「倡議」行為屬於「行政指導」,還是「具體行政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88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8號)第1條規定,「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
所謂行政指導,系指國家行政機關在其所管轄事務的范圍內,對於特定的行政相對人運用非強制性手段,獲得相對人的同意或協助,指導行政相對人採取或不採取某種行為,以實現一定行政目的的行為。行政指導的最大特徵是:它是一種規勸性、引導性行為,不具有強制性。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釋中把它表述為「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這一表述,只是表明:行政指導是不具有強制力的;而不意味著:行政指導有兩類,一類是不具有強制力的,另一類是具有強制力的。如果某種「行政指導」具有「強制力」,那隻能說:這是一種名為「行政指導」,實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
行政指導行為一般通過「建議」、「倡議」、「指導」等形式表達出來,但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實質內容。如果實質內容上該行為具有強制力,那不管其冠之什麼名稱,都按具體行政行為,而不是行政指導認定。
在本案中,鄉政府的《倡議書》,從形式上看,不具有強制力,顯然屬於「行政指導」的范疇。但從實際操作來看,鄉政府強制在一個村試點,顯然不具有「指導性」,而具有「強制性」,所以,這是一種名為「行政指導」實為強制性的「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對66戶農民的起訴理應受理。

Ⅱ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案例分析

該題不適合高質量,煩請法律分類的夥伴收回。

Ⅲ 行政法兩個案例分析

1.依法行政原則分為兩個子原則:(1)法律優越原則,即行政行為不能違反法律規定。(2)法律保留原則,即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
依法行政原則中的「法」的含義經歷了一個歷史的變遷,從最初的「法律」逐漸演變到了現在的「法」。現代意義上的依法行政,不僅僅要求行政機關的行為符合形式上法律的規定,而且要求行政機關的行為符合事實上的法的要求。這種法包括:公平正義等等基本價值原則、憲法原則、法理等等。
從本案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工商局並沒有根據法律規定履行職責;另一方面,工商局的某些行為雖然並沒有明顯違反形式上的法律規定,但是卻違反了事實上的「法」。
2.高權行政的特點是行為的強制性,其存在的目的在於確保行政目標的有效實現。但是,伴隨著政治民主化的不斷深入,服務行政深入人心,高權行政越來越需要進行改革,於是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行政法都逐漸削弱行政行為的強制性。在高權行政領域,只要能有效夠達成行政目標,非權力方式也是可以採用的,這是對政治民主化的一種順應,也是服務行政的基本要求。
行政權的不可處分性指的是行政機關不能隨意放棄、不履行行政權力。而本案中公安機關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委託,行政權力並沒有被放棄,也並不存在不作為,只是行政機關將此權力委託給他人行使而已,自己則負責監督。
承包人未能完成相應任務,只能根據合同進行責任追究,除非發現其有其他屬於行政機關管轄范圍內的違法行為,方能追究其其他責任。行政機關與承包人之間存在的是行政契約關系,這種契約關系盡管與民事契約有所區別,但其核心仍然是根據雙方的約定行使一定行為並承擔相應的後果。如果任憑行政機關以某些借口承擔合同約定之外的責任,將打破行政契約的平衡性,使得行政合同成為單方行政行為。
行政機關在將行政權委託給他人行使之後並不是自己就沒有任何責任了,而是必須嚴格監督受託人的權力行為,一旦發現有作為或者不作為的違法情形,委託機關有義務予以處理。如果行政機關沒有盡到監督管理的責任則需要承擔失職、瀆職的責任。

Ⅳ 行政法案例分析求助

(1)行政訴訟原告是達隆公司,被告是市工商局。
因為達隆公司是受處罰人,所以達隆公司是原告。行政復議決定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作為被告,所以市工商局是被告。
(2)就級別管轄來說,本案不屬於中級或高級法院管轄范圍,對於這種一般的行政訴訟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就地域管轄來說,行政復議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和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都有管轄權。
所以,綜合起來就是,作出院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和復議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3)行政賠償請求權人是達隆公司,賠償義務機關是B區工商局。B區工商局是最初造成損害的機關。
行政賠償請求人是其權利受行政行為侵害的人,本案中達隆公司是受害人,所以也是行政賠償請求權人。
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本案中,行政處罰經過市工商局的復議,但是工商局的復議決定並未加重原行政處罰,所以,本案中的賠償義務機關是B區工商局。
(4)可以請求。
(5)賠償范圍可包括停產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還包括所收罰款。

Ⅳ 對於行政法有什麼好的學習建議

不管學習什麼,只要認真的學習了。然後自己總結,復習。都會有不錯的效果的。行政法的一大特點,就是理解、看、做錯誤,在後面混在一起。明智地說有經驗的人幫忙。


系統。行政法制度是非常麻煩的,不如刑法的民法那樣好。行政法概論。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監督法。例如,為了完善這一制度,行政組織法分為公務員和行政機關。行政行為法分為抽象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和信息披露三個部分。具體行政行為又分為許可權、監督、脅迫等。這是這里最好的桌子。你不知道如何編輯表格。你可以下定決心。寫比我記得的愚蠢十倍多。



超過30的司法考試將取得成功,不會影響總成績。沒有必要過分50分。如果我沒有說期末考試,方向就完全不同了。

Ⅵ 行政法案例分析求助

(1)、2w罰款和吊銷營業執照。依《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2)、對罰款不服:市文化局和公安局的共同上一級機關。《行政復議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共同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對吊銷營業執照不服,市工商局或東區人民政府為復議機關。
對行政拘留行為不服,市公安局或東區人民政府為復議機關。

(3)、申請人:包某
被申請人:東區公安分局

《行政復議條例》第14條第3款:對受委託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的復議,由委託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管轄。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Ⅶ 行政法案例分析

1.案例一公安機關行使的是偵查權而非行政權,所以公安機關的行為屬回於廣義的司法行為答。對此行為的合法性公民不能起訴,對於公安機關的扣押貨物的行為,當事人可以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向公安機關提出國家賠償請求。
2.行政訴訟法解釋規定原告應當對起訴行政機關的不作為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所以法院的判決並無錯誤。

Ⅷ 行政法案例分析

具體解析如下:根據行政處罰法第29條的規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可見行政處罰的追訴時效一般為2年,本案中萬達公司在辦理變更登記時提供虛假驗資報告發生在1997年5月,而工商局直到2001年7月才發現該違法行為,因已過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時效,工商局此時再就該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不符合法律規定因此A項正確。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本案中工商局於2002年4月作出撤消萬達公司變更登記,恢復變更前的狀態的決定,本身並非行政處罰,更不屬於罰款,因此針對本案,由於萬達公司的虛假驗資行為已過追究時效,工商局只能撤消其變更登記這才是正確的行政行為。所以B項錯誤至於2004年6月工商局又就同一問題作出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決定也違法了追究時效的規定,同時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即具有確定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變更,即使工商局先前的行政處罰有誤,也應經過法定程序先行撤消,再作出新的行政處罰。而不能用另一個行政處罰進行默認的補充和修改。因此C項錯誤關於D項,應當分清違法行為處於繼續狀態與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處於繼續狀態的區別。萬達公司憑一份虛假驗資報告取得變更登記後該違法行為即已結束,並不存在持續問題萬達公司連續4年通過年檢。只是說明其1997年5月的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處於持續狀態,如前所述萬達公司的違法行為已過追訴時效,並且沒有持續狀態,工商局並不能對其作出處罰,只能撤消原變更登記而對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行政處罰法僅規定處罰違法行為,並不處罰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D項錯誤。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熱點內容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
自考經濟法分章試題 發布:2025-01-10 17:26:46 瀏覽:416
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1-10 17:26:43 瀏覽:706
16歲具備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1-10 17:05:58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