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三大訴訟法的異同
Ⅰ 三大訴訟法的區別和聯系
對於三大訴訟法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這個問題,解答如下, 區別如下:
一、關於調解的不同:
1、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法》第
9、85條,《高法意見》第92條)
(1)調解是一項基本原則,在自願和合法的基礎上,只要案件性質適合調解,人民都可以進行調解;
(2)對離婚案件,人民必須首先進行調解。
2、刑事訴訟中:(《刑事訴訟法》第172條,《高法解釋》第96條、197條)
(1)對附帶民事部分可以進行調解;
(2)對前兩類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3)對公訴案件和
第三類自訴案件,不適用調解。
3、行政訴訟中:(《行政訴訟法》第50、67條)(1)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使用調解;(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訴訟案件,可以適用調解。
二、管轄權的轉移不同:
1、民事訴訟中:上級人民可以把本院管轄的
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訴訟法》第39條)
2、刑事訴訟中:依法應當由上級人民管轄的
第一審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級人民管轄。(《六部門規定》第5條)
3、行政訴訟中:上級人民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審判。(《行政訴訟法》第23條)
三、審判組織的人數不同:
1、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法》第40、41條)人民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是三人以上的單數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要求。
2、刑事訴訟中:(《刑事訴訟法》第147條)人民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出了須是單數外,還要求:對於第一審案件,基層人民、中級人民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人組成,高級人民、最高人民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人至七人組成;對於
第二審案件,合議庭應由三人至五人組成。
3、行政訴訟中:(《行政訴訟法》第46條)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是三人以上的單數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要求。
四、申請恢復訴訟期間的時間不同:
1、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法》第76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
2、刑事訴訟中:(《刑事訴訟法》第80條)當事人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5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前完成的訴訟活動。
3、行政訴訟中:(《行政訴訟法》第40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三大訴訟法的聯系:
1、三大訴訟活動都是由人民主持,刑事審判權、民事審判權、行判權都由人民統一行使。
2、目的相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懲處違法或犯罪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的司法活動。
3、許多基本制度是共有的,包括依法行使行判權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原則(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審判案件,一律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不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判時必須公開。),兩審終審制原則,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辯論原則,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Ⅱ 比較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異同
三種訴訟最大的區別是舉證責任的分配。
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誰主張、誰舉證」,只專有在特殊侵權(屬如環境污染糾紛、醫療糾紛等)實行舉證倒置。
行政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舉證倒置,原告只需要推動訴訟,只有在申請性質的行政審批行為,原告應當對自己的申請行為進行一定的舉證。
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由公訴機關或自訴的原告進行舉證,被告人沒有舉證的義務。但是,由於我國沒有實行緘默權制度,在一定情況下,被告人也承擔了一些舉證責任。也就是說我國的無罪推定原則並不完全。
我認為其他的區別都是細微的區別,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Ⅲ 刑事民事行政三種訴訟的共同特點是
三大訴訟法證據種類的不同點 1、證明責任的分配不同:2、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有所不同:3、證明對象不同4、證明的程序規則不同。三大訴訟法證據種類的相同點 1、客觀性。2、關聯性。3、合法性:指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和依照法律法定程序進行提供、收集、調查和審查核實。
法律分析
三大訴訟法證據種類的異同:(一)三大訴訟法證據種類的不同點:證明責任的分配不同:在刑事訴訟中,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責輕重的責任由審判機關、檢查機關、偵查機關承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則上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行政訴訟中的證明責任,由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承擔。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是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分別由當事人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有所不同: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有的證據種類。現場筆錄是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特有的證據種類。證明對象不同: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有關犯罪行為構成要件和量刑情節的事實。民事訴訟法的證明對象主要是民事糾紛產生和發展的事實和民事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事實。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與被訴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有關的事實。證明的程序規則不同:刑事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是偵查和審查起訴過程中的證明規則。民事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規則體現在處分原則和辯論原則中。行政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規則是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調查手機證據。(二)三大訴訟法證據種類的相同點:1、客觀性:指一切訴訟證據都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真實情況。2、關聯性:指訴訟證據必須與其證明的案件事實有內在聯系。3、合法性:指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和依照法律法定程序進行提供、收集、調查和審查核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Ⅳ 三大訴訟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1、民事訴訟實行不告不理原則,決定了提起民事訴訟的主體必然是民事權利受到侵犯,或者是發生爭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刑事訴訟實行國家干預原則,決定了刑事訴訟主要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當然對於一些簡單的輕微案件,由自訴人自訴。
3、行政訴訟的職能是為解決國家行政管理權行使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提起行政訴訟的主體是行政管理的相對人,也就是被管理者。
(1)必要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須合一審理並在裁判中對訴訟標的合一確定的共同訴訟
(2)普通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為同一種類,法院主為可以合同審理並且當事人也同意合並審理的共同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二條 (1)對附帶民事部分可以進行調解(2)對前兩類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3)對公訴案件和第三類自訴案件,不適用調解。
Ⅳ 我國三大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的異同
我國三大訴訟來法規定源的共同基本原則
1.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 進行訴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3.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 審判公開進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據法律可以規定例外。
5. 實行迴避制。
6. 實行兩審終審制。
7. 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8. 被告人、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護,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律師承擔法定的司法援助義務。
Ⅵ 行政訴訟法和其它訴訟法的區別和聯系
一、三大訴訟法的共同點:
刑事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同屬於程序法,都是進行訴訟活動應當遵守的法律規范,都是為正確實施實體法而制定的,有著很多共同適用的原則和制度,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審判公開,以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合議制,在程序上實行二審終審制,有一審程序、二審程序以及對已生效裁判的審判監督程序等。
二、三大訴訟法的區別:
1、因三大訴訟法所要觖決的實體問題不同,故在訴訟主體、原則、制度、舉證責任、證明標准和具體程序上,三大訴訟法有著不同的特點。
(一)刑事訴訟法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所要解決的實體問題是追訴犯罪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問題。
(二)民事訴訟法保證民商法、經濟法的正確實施,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的爭議糾紛問題。
(三)行政訴訟法保證行政法的正確實施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與行政機關之間因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爭議糾紛,即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護公民和法人組織合法權益的問題。
2、三大訴訟法所解決的實體內容不同,決定了各自的訴訟原則、制度、程序上有很大差異。
例如:刑事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的區別是:
(一)刑事訴訟多數由檢察機關行使起訴權,民事訴訟則由直接利害關系人行使起訴權;
(二)刑事訴訟實行國家干預原則,民事訴訟實行當事人處分原則;
(三)兩者在證明責任的劃分、證明標準的要求、訴訟階段等方面也不相同。
又如:刑事訴訟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區別有:
(一)刑事訴訟依法由公、檢、法三機關進行而行政訴訟只能由人民法院進行;
(二)在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負舉證責任而在行政訴訟中由被告一方負舉證責任;
(三)刑事訴訟解決的問題是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否給予刑事懲罰和給予什麼懲罰的問題,而行政訴訟所解決的問題是國家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之間的行政糾紛,並不是犯罪方面的問題。
3、綜合所述,三大訴訟法的區別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訴訟主體方面:
(一)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國家專門機關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而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為人民法院。
(二)當事人在刑事訴訟中為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為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
第二,訴訟原則方面:
(一)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是: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二)民事訴訟法特有原則是:當事人平等原則、調解原則、處分原則;
(三)行政訴訟法特有原則是: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原則,不適用調解原則。
第三,證據制度方面:
(一)在舉證責任上:刑事訴訟法實行控訴方負舉證責任,被告方不負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法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原告、被告都負有舉證責任;行政訴訟法實行被告負舉證責任。
(二)在證明標准上:刑事訴訟法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民事訴訟法是合法證據優勢;行政訴訟法是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第四,強制措施方面:
(一)刑事訴訟法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的強制措施有: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
(二)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對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可採取訓誡、罰款、拘留、責令具結悔過。
第五,訴訟程序方面:
(一)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程序分為第一審、第二審、審判監督程序和執行程序;
(二)刑事訴訟,要復雜許多,審判前有立案、偵查和起訴程序,審判程序中另有死刑復核程序。
Ⅶ 三大訴訟法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訴訟和仲裁都是解決糾紛兩個法律途徑,為了保證訴訟仲裁的順利開展,國家有一系列的訴訟仲裁法規,保障了訴訟仲裁的運行,其中也規范了司法工作人員的行為,維護司法的威嚴和公正。
Ⅷ 我國的三大訴訟法是什麼
三大訴訟法是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通俗地講,刑事訴訟是官告民,民事訴訟是民告民,行政訴訟民告官。
一概念:刑事訴訟法是關於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具體包括偵查機關立案、偵查、採取扣留、逮捕等強制措施,移送審查起訴、審查起訴、審判、宣判、執行等程序。 刑事訴訟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活動。
民事訴訟法是關於調整民事訴訟活動,確定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審理和解決民事糾紛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法律關系的總和。
行政訴訟法是關於調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請求司法保護,人民法院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從而解決特定范圍內行政爭議的程序法律。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制度授權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的活動。
二、三大訴訟法的共同點
(一)三大訴訟活動都是由人民法院主持,刑事審判權、民事審判權、行政審判權都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二)目的相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懲處違法或犯罪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司法活動。
(三)許多基本制度是共有的,包括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原則(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一律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不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判時必須公開),兩審終審制原則,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辯論原則,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四)證據的主要表現形式相同,如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鑒定結論,勘驗筆錄,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都需負舉證責任。
三、三大訴訟法的區別
(一)案件性質不同,行政訴訟解決的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爭議;民事訴訟解決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爭議;刑事訴訟解決的是被告人的犯罪和刑罰問題。
(二)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行政訴訟由行政相對人,利害關系人提起,行政主體沒有起訴權和反訴權;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有權提起,並互有反訴權;刑事訴訟自訴案件由受害人提起,公訴案件由檢察機關代表國家提起。
(三)起訴的先行條件不同,行政訴訟要求存在某個行政行為為現行條件;民事訴訟不需要現行條件;刑事訴訟要求被告涉嫌犯罪為前提。
(四)舉證責任不同,行政訴訟就具體行為是否合法由被告負舉證責任,「行政爭議的被告應對其作出具體行政行為負舉證責任,所舉證據不能證明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要承擔敗訴後果」,行政賠償訴訟由原告負舉證責任;民事訴訟則「誰主張,誰舉證」,「民事爭議當事人對自己的民事權益主張負舉證責任,不能證明自己主張成立的,承擔相應的敗訴責任」;刑事訴訟就犯罪構成由檢察機關或自訴人負舉證責任。
(五)是否使用調解不同,行政訴訟除行政賠償訴訟以外不適用調解,法院在訴訟中不得調解當事人雙方爭議,也不得以調解結案;民事訴訟中調解是一項基本原則,法院既可以調解的方式進行審理,也可以調解的方式結案,有一些民事案件必須經過調解這一程序;刑事訴訟中的調解主要針對自訴案件及附帶民事訴訟就定罪量刑問題不適用。
(六)適用法律依據不同,行政訴訟以行政實體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訴訟法為依據;民事訴訟以民法通則等民事實體法、民事訴訟法為依據;刑事訴訟以憲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解釋為依據。
(七)審理對象及判決不同,行政訴訟主要是法律審,法院審理的重點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有權作出維持、撤銷判決、強制履行和有限的變更判決,但通常不對當事人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直接作出判決;民事訴訟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法院有權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作出確認判決、給付判決和變更判決,可以直接決定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刑事訴訟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針對刑事責任的有無分為有罪判決、無罪判決及免除刑事責任判決。
(八)判決的執行措施不同,行政訴訟中法律對原告、被告規定不同的執行措施,且被告行政機關依法享有對部分判決執行強制執行手段;民事訴訟中,判決、裁定的強制執行,全部由法院進行,而且強制執行措施普遍適用於原告、被告;刑事訴訟中,「執行主體分散,執行措施多樣,執行的變更較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