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公司績效
⑴ 勞動法中關於績效的法律規定
以按勞分配為原則,在公司內實行全員定崗定編、定崗定責、定崗定酬;嚴格按照崗位確定員工的工資,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加強考核,實行每年一次的崗位競聘制度,工資隨崗位的變動而相應變動;根據員工技術高低、責任輕重、工作難易程度和工作貢獻大小等,合理拉開差距,以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堅持向在管理、服務、經營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崗位和個人傾斜。
帶薪年假工資計算標準是什麼
帶薪年假工資計算標準是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進行折算,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在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職工帶薪年假天數與其自身的工齡掛鉤:
(1)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5天;
(2)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0天;
(3)已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5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⑵ 工資績效扣款勞動法規定
績效能不能扣除,首要的關鍵在於並伍勞動合同中是否約定績效工資。如果公司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約定了具體的績效工資標准,那麼公司通過績效考核來扣除績效工資是合理合法的,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那怎麼扣都是違法的。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後,用人單位不得非法或變相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用人單位非法剋扣勞動者的工資屬於違法行為,企業以罰款條數來扣績效工資是絕培或不合法的。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績中孫效工資不能隨意扣減,原因如下:
(一)績效工資是一種獎金,僱主需要按照合法建立的評估體系向勞動者支付績效工資。沒有考核制度的,用人單位不得任意扣除工人的績效工資。否則,屬於僱主剋扣工資。
(二)《工資支付暫行條例》解釋了,有權監督用人單位的工資的部門是各級勞動行政部門。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只有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用人單位有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⑶ 工資績效扣款勞動法規定
法律規定績效能不能扣除,首要的關鍵在於勞動合同中是否約定績效工資。如果公司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約定了具體的績效工資標准,那麼公司通過績效考核來扣除績效工資是合理合法的,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那怎麼扣都是違法的。
績就是業績,體現企業的利潤目標,又包括兩部分:目標管理(MBO)和職責要求。企業要有企業的目標,個人要有個人的目標要求,目標管理能保證企業向著希望的方向前進,實現目標或者超額完成目標可以給予獎勵,比如獎金、提成、效益工資等;職責要求就是對員工日常工作的要求,比如業務員除了完成銷售目標外,還要做新客戶開發、市場分析報告等工作,對這些職責工作也有要求,這個要求的體現形式就是工資。
效就是效率、效果、態度、品行、行為、方法、方式。效是一種行為,體現的是企業的管理成熟度目標。效又包括紀律和品行兩方面,紀律包括企業的規章制度、規范等,紀律嚴明的員工可以得到榮譽和肯定,比如表彰、發獎狀/獎杯等;品行指個人的行為,「小用看業績,大用看品行」,只有業績突出且品行優秀的人員才能夠得到晉升和重用。
績效,單純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績效包含有成績和效益的意思。用在經濟管理活動方面,是指社會經濟管理活動的結果和成效;用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是指主體行為或者結果中的投入產出比;用在公共部門中來衡量政府活動的效果,則是一個包含多元目標在內的概念。
績效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的投入產出情況,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時間等物質資源,或個人的情感、情緒等精神資源,產出指的是工作任務在數量、質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況。由此衍生出了績效管理的概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⑷ 工資績效扣款勞動法規定
法律分析: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扣款不能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20%,同時餘下的工資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具體績效能扣多少,看單位的規定,不違法就行。
法律依據:
《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
第五條 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七條 工資必蠢做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高檔返勞動者戚飢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⑸ 勞動法扣績效工資規定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得非法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用人單位非法剋扣勞動畝洞者的工資屬於違法行為,企業以罰款條數來扣績效工資是不合法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勞動合同中績效工資可以扣嗎?
勞動合同中績效工資是不可以隨意剋扣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定,勞動報酬中的基本工資是一定要在勞動合同中寫明的。勞動合同不約定績效工資和獎金的標准也是可以的,只要在勞動合同中說明浮動答櫻工資按企業薪酬制度執行即可。事實上,績效工資屬於可變數,不能將具體數額寫進勞動合同,但是可以將績效考評的標准和方式寫進去。
如果因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績效工資和獎金的標准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不明確,雙方產生爭議的,按照 《勞迅舉枯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因用人單位減少勞動報酬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因此,實行績效工資的,應當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對績效工資的計發規則進行明確;如果缺乏約定或規定,或者扣減工資缺乏績效評估結果的支持,將有可能引發勞動爭議。
二、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勞動合同中應當明確規定有關工資待遇,特別是勞動合同上的相關內容都是需要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根據實際的工作情況來進行合法的認定的,如果存在用人單位剋扣工資的情況,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起訴到法院來進行處理的。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根據本規定,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⑹ 勞動法中關於績效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1、 以按勞分配為原則,在公司內實行全員定崗定編、定崗定責、定崗定酬。2、嚴格按照崗位確定員工的工資,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加強考核,實行每年一次的崗位競聘制度,工資隨崗位的變動而相應變動。3、根據員工技術高低、責任輕重、工作難易程度和工作貢獻大小等,合理拉開差距,以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堅持向在管理、服務、經營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崗位和個人傾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