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行政法學在線作業二
❶ 急需行政法學的所有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我國立法法的規定,有權制定行政法規的主體有:()
A.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
B.國務院
C.國務院各部委
D.省級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
2、下列哪個不屬於我國行政法的法源?()
A.國務院某部委的會議紀要
B.某市政府關於鄭守過橋費的通知
C.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D.深圳經濟特區市政府第83號令
3、下列的行政組織中,哪一個不屬於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A.派出所
B.行政公署
C.街道辦事處
D.區公所
4、下列關於行政主體的表述中正確的選項是:()
A.行政主體是指行政機關
B.行政主體是指具有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
C.行政主體是享有行政職權、實施行政活動、承擔行政責任的組織
D.行政主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5、下面所列組織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是:()
A.行政機關委託的治安聯防處
B.縣公安局所屬的道路交通警察隊
C.某區街道辦事處
D.法律授權頒發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的注冊會計師協會
6、某縣公安局為了加強對轄下農村社會治安的管理,決定委託無公安派出所的甲鄉人民政府裁決各種治安案件,試問鄉人民政府應當以誰的名義實施裁決?()
A.縣人民政府
B.縣公安局
C.縣政府法制辦公室
D.甲鄉人民政府
7、派出機關是由地方行政機關所設立的派出組織,在我國可以設立派出機關的地方人民政府有:()
A.省級政府
B.縣級公安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D.國務院部門
8、關於行政機關和行政機構的設立,下列那些說法不正確?()
A.經國務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設立行政公署
B.經市公安局批准,縣公安局可以設立直屬機構
C.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國務院可以設立直屬機構
D.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縣級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區公所
9、行政主體在行使國家賦予的行政職權,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所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稱為()
A.行政職權B.行政優益權
C.行政職責D.行政許可權
10、下列國家行政機關中,屬於專門行政監督機關的是()
A.工商機關B.稅務機關
C.審計機關D.公安機關
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於保障行政公正原則的是()
A.迴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
C.時效制度D.簡易程序制度
12、行政委託與授權是經常發生的行政活動。下列關於二者的比較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A.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產生的原因不同
B.被授權與被委託的對象不盡相同
C.二者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D.都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13、行政機關是否是行政主體需要通過一定標准加以判斷,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屬於成為行政主體必須具備的資格條件?()
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職權和職責
B.能否以自己的名義獨立行使職權
C.管理的是內部事務還是外部事物
D.能否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
14、根據行政法學理論和實踐及現行有效法律的規定,下列那一選項並非行政委託的受委託組織一般必須具備的條件?()
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B.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C.能夠獨立地承擔法律責任
D.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和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
15、下列選項屬於國家公務員的是()
A.縣檢察院檢察長
B.市人大辦公室主任
C.公安局局長D.村委會主任
二、多項選擇題
1、行政主體是指承擔一定法律後果的組織,一下選項中哪些是這種法律後果的體現?()
A.在行政復議中作為被申請人
B.在行政賠償案件中作為賠償義務機關
C.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
D.可以成為行政復議機關
2、下列關於行政機關與行政主體之間的關系的選項中那些表述是正確的?()
A.並非所有的行政機關都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B.並非行政機關在所有的場合都能成為行政主體
C.成為行政主體的不限於行政機關
D.行政主體是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
3、國家職務關系的保障意味著國家對公務員違反職業紀律和職務要求的懲戒?()
A.行政機關對公務員記大過的行政處分
B.行政機關要求公務員承擔部分賠償費用
C.公務員因達到年齡退休而與行政機關解除職務關系
D.公務員在執行職務中因暴力行為致人傷害而被判刑罰
4、行政追償制度是公務員機遇和國家之間的職務委託關系而對國家承擔的一種行政責任,旨在確保職務關系。其所應具備的條件有()
A.公務員執行職務造成的損害行為必須是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
B.追償金額必須與公務員的過錯程度相適應
C.要充分考慮公務員承擔賠償的責任能力
D.要符合時效和程序規則
5、以下選項中不屬於地方行政機關的派出機關的是()
A.街道辦事處B.村民委員會
C.區公所D.稅務局所屬的稅務所
三、名詞解釋
1、行政合理性原則
2、行政授權
3、行政主體
4、國家公務員
5、行政相對人
四、簡答題
1、簡述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內涵
2、什麼是行政委託?行政委託應滿足那些要件?
3、簡述行政法的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徵?
五、論述題
1、論述行政優益權。
六、案例分析題
[案情一]
王某和李某系鄰居,兩家房屋緊連。1993年8月,王某鄉市城建局提出將其原有房屋擴建二層樓房的申請,市城建局審查後同意並發放建房許可證,註明每層高度為3.2米。王某按照許可證的要求建成並投入使用。同年12月,李某也向城建局提出擴建房屋的神情,城建局予以批准,並且發放了建房許可證,註明每層高度3.6米,在李某建房過程中,王某發現李某建房的高度超過自己房屋的高度,擋光擋風,違反國務院頒布的《城鎮個人建造住宅管理辦法》,不符合城鎮規劃要求,即上前阻止,但李某聲稱有城建局的建房許可,無人可以阻止。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城建局違法行政,許可李某建房高3.6米,違反省政府的建房規定:城鎮居民建房一般不超過3.2米。在審理中城建局變成批准李某建房3.6米屬個別情況,城建局有自由裁量權,拒絕說明理由。
試結合行政法的一般原則,對此案加以評析。
[案情二]
某縣衛生防疫站認為某飲食店銷售的食品不符合衛生標准,決定對其罰款2000元。飲食店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衛生防疫站為避免敗訴,告之原告若能撤訴,可以減少罰款數額。在原告表示同意後,將罰款數額改為200元。隨後,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請撤訴。
問題:
(1)屬於事業單位的縣衛生防疫站能否作為本案的被告?為什麼?
(2)如果縣衛生防疫站具備本案被告資格,人民法院應否准許原告的撤訴申請?為什麼?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BAACA
6-10
BACCC
11-15ADCCC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2、ABCD3、ABD4、ABCD5、BD
三、名詞解釋
1、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機關不僅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種類和幅度范圍作出行政決定,而且要求這種決定應符合法律的意圖和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則中的「理」,是指體現全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的法理。
2、行政授權實際上是指法律、法規、規章將某方面或某項行政職權授予行政機關以外的組織,被授權者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活動和行使行政職權,並由自己對外承擔行政活動的相應法律責任。這里所說的「行政機關以外的組織」,還包括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和派出機構,它們與行政機關本身還是有所區別的。
3、所謂行政主體,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並對由此產生的行為後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組織。這意味著:行政主體是具有行政法上獨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夠獨立作為行政訴訟主體的組織,其范圍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4、國家公務員是指國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中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執行行政職務的工作人員,不包括行政機關中的工勤人員。
5、行政相對人(簡稱相對人,也稱行政相對方)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學中一個重要和常用的概念,其基本含義就是指行政機關的行為所指向的、與行政機關相對應的一方,包括作為公民的自然人、具有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形態。
四、簡答題
1、簡述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內涵。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這里所說的是廣義的法律,也即多層次的法律規范)。行政合法性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行行政法律規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規范以外的特權,超越法定許可權的行為無效;行政違法行為依法應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體應對其行政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實體合法,指行政主體的設立法定、職權法定、責任法定。程序合法,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任何人不能成為審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落實這一原則的是迴避制度;二是行政機關在裁決行政爭議時不能偏聽偏信,應當給予當事人同等的辯論機會;三是作出對當事人不利的行政決定時,應預先通知當事人並給其發表意見的機會。
2、什麼是行政委託?行政委託應滿足那些要件?
行政委託是行政主體在其職權職責范圍內,出於管理的需要,依法將其行政職權或行政事項委託給另一行政主體或其他組織,以及特殊情況下委託給個人,受委託者以委託機關的名義實施管理行為和行使職權,並由委託機關承擔法律責任。
行政委託的要件:
(1)行政委託主體是有限制的。委託者必須是行政主體,否則不能稱為行政委託。
(2)行政委託權力是有限制的。委託者必須在行政主體職權范圍內進行委託,越權委託無效,而且受委託者不得將自己接受委託的職權和事項再自行委託給其他組織或個人。
(3)行政委託對象是有限制的。只有具備一定的條件,方可接受行政委託,代委託者行使某些行政管理職權和從事某些行政管理事務,從而成為受委託組織;鬆散的組織,如合夥組織、非正式組織,均不能接受委託行使行政職權而成為受委託組織。
(4)行政委託的事項是限制的。例如,行政管理職權中影響較小、程度較輕的部分,例如行政處罰中的申誡罰或較低數額的財產罰,可以委託其他組織或個人代為行使,而人身罰和能力罰以及數額較大的財產罰,則不能委託給其他組織或個人代為行使。
3、簡述行政法的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徵?
(1)這種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雙方的地位不對等,又稱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單方面性。
(3)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基本上由法律規范事先規定,一般來說不能由當事人相互約定和自由選擇,當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但行政合同的出現,是此特徵的一個例外。
(4)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具有相對性和統一性。在這種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出現許多交叉重疊,難以截然分開,這與民事法律關系的情況有所不同。尤其是對於國家行政機關而言,這種相對性表現得更為明顯。
(5)行政法律關系引起的爭議大都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關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決,只有在法律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才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五、論述題
1、論述行政優益權。
國家為保障行政主體有效地行使職權、履行職責,賦予行政主體職務上或物質上的許多優益條件,行政主體享受這些優益條件的資格和可選擇性便是行政優益權,它由行政優先權和行政受益權構成。
(1)行政優先權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時依法所享有的種種優惠條件主要包括:先行處置權,即行政主體在緊急條件下,可以先行處置,如先行扣留、即時強制。獲得社會協助權,行政主體在從事緊急公務時,有關組織和個人有協助執行或提供方便的強制性義務,違反者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如公安機關或消防機構在執行緊急公務時,有權要求其它交通車輛避讓。
推定有效權,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該行政決定的執行,這是為了保障行政秩序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而推定該行政決定只要未被依照法定程序加以撤銷就一直是有效的。它體現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關系。
(2)行政受益權是國家為保證行政主體有物質能力行使行政職權而向其提供物質條件,行政主體享受這些條件的資格和可選擇性。行政受益權是行政主體從國家所享受到的權益,而不是從相對方得到的,因此與行政優先權不同,它體現的是行政機關與國家的關系,而不是體現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關系。行政優益權與行政職權密切相關,但不同於行政職權,也不屬於行政職權,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行政優益權可以被行政主體放棄不用,但行政職權不能被放棄,否則將導致違法或失職。
六、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本案涉及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問題,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的規定相抵觸,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可以自由地裁量權力的行使方式與程度,即享有自由裁量權。所以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同時必須遵循合理性原則,即行政權力的行使應當符合立法的目的;基於正當的考慮;不得考慮不相關的因素;平等適用法律規范,同等事實同等對待等要求,以其行政權力的運作達到客觀、公正。本案中城建局對李某的建房許可表面看並未違反省政府關於建房的有關規定,因為在省政府的規章中只是規定城鎮居民建房一般不得超過3.2米,由此觀之,城建局對此向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及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許可超過3.2米,但是,城建局對許可李某建房3.6米的理由拒絕說明,既表明示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許可李某建芳層高超過省政府規章規定的高度,不當地行使了權力,屬於濫用職權的范疇,違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則的要求。
[案例二]:
屬於事業單位的縣衛生防疫站能作為本案被告,應為其為行政機關授權的社會組織。被授權者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活動和行使行政職權,並由自己對外承擔行政活動的相應法律責任。
人民法院不應當准許原告的撤訴申請,因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機關對其所行使的國家權力無自由處分權。
❷ 行政法學作業
1、不停止執行。來根據源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
2、張某做法不正確,行政執法行為具有先決效力,一旦生效就必須執行,不管是復議還是訴訟,都不影響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張某可以在復議期間向復議機關申請停止執行,如果復議機關認為合理的,才能停止執行。
❸ 奧鵬福師17《商法概論》在線作業一二
福師《商法概論》在線作業一的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B2、B3、A4、B5、C
1. 人合公司的信用基礎在於()。
A. 公司資本數額
B. 股東個人信用
C. 當事人的約定
D. 合同規定
2. 甲持有一張經過了背書轉讓和票據保證人簽署保證的本票,在出票人拒絕付款的情況下,主債務人為()。
A. 付款人
B. 出票人
C. 背書人
D. 保證人
3.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對債務人所享有的債權被稱為( )。
A. 破產債權
B. 別除權
C. 取回權
D. 財產追回權
4. 出票人簽發的,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是()。
A. 匯票
B. 支票
C. 本票
D. 有價證券
5. 張某打算自己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從事商貿業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張某隻能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從事商貿業務
B. 張某可以僅以書面形式制定公司經營計劃而不用召開任何會議
C. 如果張某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則注冊資本最低為10萬元人民幣,但可以分期繳付,只要首期繳付額不低於3萬元人民幣就可以了
D. 如果張某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則其有義務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自己的財產,否則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6. 甲因向乙購貨而簽發匯票於乙,之後,甲乙間的買賣合同解除,乙持票向甲請求付款時,甲可以主張( )不存在而拒絕付款。
A. 原因關系
B. 資金關系
C. 預約關系
D. 締約關系
7. 有關商法的調整對象,西方各國不論屬於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無論是民商合一還是民商分立,對於()都是予以肯定。
A. 商法調整對象的相對獨立性
B. 商法調整對象的開放獨立性
C. 商法調整對象的絕對獨立性
D. 商法調整對象的不確定性
8. 在各類公司中,可以採用募集設立方式的公司是()。
A. 無限責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責任公司
D. 兩合公司
9. 債務人所為的有害於債權人整體利益的行為在法律上被認定為不發生法律效力被稱為()。
A. 破產可撤銷行為
B. 破產無效行為
C. 破產效力待定行為
D. 破產可變更行為
10. 指由一定數額的股東組成,其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並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A. 有限責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集團公司
D. 民營公司
11. 為了確實保護海事賠償請求權人的合法利益,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數額應當()於海事賠償責任人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限額。
A. 等值
B. 高於
C. 低於
D. 任意
12. 對於破產財產分配方案,應該由人民法院裁定的情形是經債權人會議()。
A. 1次表決仍未通過的
B. 2次表決仍未通過的
C. 3次表決仍未通過的
D. 4次表決仍未通過的
13. 關於商法的特徵,描述錯的是()。
A. 創新與路徑依賴性
B. 進步與變動性
C. 調整對象的不特定性
D. 國際性
14. 債權人在破產案件受理前對債務人負有債務的,無論其債的種類和履行期限,得以自己的破產債權與自己所負債務的相應數額相互抵銷的權利被稱為()。
A. 破產抵銷權
B. 破產追回權
C. 別除權
D. 破產債權
15. 公司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是()。
A. 無限責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兩合公司
D. 股份兩合公司
16. 在我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不屬於海事擔保的方式是()。
A. 提供現金
B. 提供保證
C. 設置抵押
D. 行使留置權
17. 甲公司是一家生產皮鞋的國有企業,蔡某是該公司總經理。蔡某任職期間,又與其兒子和兄弟開辦一生產皮鞋的乙公司,並占乙公司50%的股權。一年後,乙公司獲得可分配利潤18萬元。問:該18萬元應歸誰所有?
A. 全部歸甲公司所有
B. 9萬元歸蔡某所有,其餘歸其兒子、兄弟所有
C. 歸甲、乙公司共同所有
D. 9萬元歸甲公司所有,其餘歸蔡某之兒子、兄弟所有
18. 投保人故意製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 )保險合同。
A. 不得解除
B. 有權解除
C. 可以變更
D. 可以單方終止
19. 本票出票人為確定見票後定期付款的本票到期日的起算點,在持票人提示見票時,於本票上記載見票字樣並簽章的行為被稱為()。
A. 本票的承兌
B. 本票的見票
C. ;本票的付款
D. 本票的保證
20. 不屬於商法與經濟法的主要區別的是:( )
A. 調整對象上,商法著重於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活動,經濟法著重於國家權力干預經濟活動
B. 調整方法上,商法著重於意思自治,經濟法著重於國家統治原則
C. 法律屬性上,商法以強行性規范為主,經濟法以任意規范為主
D. 體系構成上,商法主要以公司票據、證券、海商、保險為主,經濟法以金融、稅收、競爭法、貿易管制等為主
21. 有關商行為這一概念的內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商行為是法律行為的一種
B. 商行為是商主體所為的行為
C. 非商人也可以從事商行為
D. 商行為是商主體在商事經營中所從事的行為
22. 下列有關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對於債務人企業正在進行的民事訴訟的效力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應當終止
B.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後,該訴訟繼續進行
C. 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
D. 針對債務人財產的其他民事執行程序應當中止
23. 下列屬於商事登記的立法原則的是()。
A. 特許主義原則
B. 核准主義原則
C. 准則主義原則
D. 強制登記原則
24. 債權人就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不按照破產程序優先得到清償的權利被稱為()。
A. 破產債權
B. 別除權
C. 取回權
D. 財產追回權
2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事立法活動活躍,相繼出台了多部法律,可以歸入商法范疇的有:(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企業破產法》、《民事訴訟法》
B. 《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
C. 《個人獨資企業法》、《信託法》、《證券法》、《仲裁法》
D. 《勞動法》、《行政訴訟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❹ 急求!!!!!!!《行政法學》學習心得
通過參加**縣人大法律培訓班學習,我對法律條文由表面理解到深層次內涵的深刻領悟,有了質的變化。對照所學的知識,結合本職工作,聯繫到執政為民、依法辦事上,真正覺得法律對一個基層幹部來說,既是護心鏡,又是當家寶。
——領悟學法的重要性
普法教育已經開展了十幾個年頭,隨著法律知識的不斷普及,公民法律意識的明顯增強,各級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聯系自身工作經歷,我認為,法律知識的匱乏,法律運用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極大程度地阻礙著經濟發展,引發著各種矛盾。無論在工作方式上,還是在決策領域上,總是習慣於運用行政手段去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而不善於運用法律手段。雖然認識到學法的重要性,但知識准備不足;雖然對法的公正價值有了認識,但樹立信心不足;雖然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識,但依法辦事的能力低下。隨著公民法制觀念的普遍增強,領導幹部的思想、言行,毫無掩飾地接受著群眾的裁判。所以說,作為基層的一把手、大當家,不僅要自己學好、用好法律知識,還必須引導群眾學好法律知識,運用法律去溝通思想、交融感情、理順工作、維護正義、實現和諧、謀求發展。尤其是在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窮富懸殊的差異,急功近利的貪欲打破了心態平衡,盲目的發展,使土地、水資源、森林、能源等出現了嚴重的生態赤字,私慾的膨脹占據了法律的位置。當我面對愚昧的做法,面對貪婪的糾纏,面對苛刻的質疑,面對辦一件事得不到理解,面對辦一個企業是如此艱難時,深深感到:法律意識淡薄和執法的蒼白,是那樣毫不留情地阻礙著發展。因此,這一個多月的法律知識學習,對我是個很大的鞭策,更是一個很大的收獲。我不僅一掃缺少法律知識帶來的困惑和迷惘,更收獲了增長法律知識帶來的巨大財富。所以說,學法重要,用法必然,執法關鍵。
——堅持學法的自覺性
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法律法規學習,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關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黨委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形象的大事。我深深體會到,當人大代表要學好《代表法》;搞行政事務要學好《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抓生產要學好《農業法》、《土地法》;植樹造林要學好《森林法》;項目引進要學好《環保法》;優生優育要學好《計生法》;調解糾紛、維護穩定要學好《民法》和《刑法》,如此等等,每一項工作都涉及到法律法規。要學深學透,靠上級安排不行,必須形成自覺的、有序的、重點的學習風氣和習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不斷領悟,依法履行職責的觀念才能得到增強,自身法律素質才能明顯提高。
——提升用法的技巧性
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用法。通過從書本學到實踐學,我深深感到,只有把學習法律知識與依法辦事緊密結合,與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與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緊密結合,在涉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決策時,才能做到充分論證,依法決策,才能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去用法?我認為:
一是思想上綳緊「一根弦」。計劃辦什麼事,首先要在思想上打問號,符合法律的就去預謀、策劃;計劃說什麼話,先想想群眾願不願聽,聽了是什麼反映,會有什麼效果和後果,用換位思路反復去想,自己先和自己過不去,直到說出來公平、公正、依法為止。
二是工作中穿好「二根線」。作為書記、鎮長一肩挑,又是一名人大代表,必須撲下身子,深入基層,從群眾的角度去審視問題,以發自內心的真情與群眾溝通交流。在今年「七一」煤礦60萬噸甲醇項目征地補償的問題上,群眾一時不能理解,我就堅持「換位思考」,除親自接待來訪群眾外,多次走田間、進農戶、坐坑頭,講《土地法》,講國家征地補償政策,一次講不通多次講,口頭講不清用書本,一條條列印出來,發到群眾手中,經過反復宣傳、講解,群眾解除了疑慮,最終達成了合法、合情、合理的佔地補償協議。通過這件事,我深深感到自己有法律知識還不夠,還必須讓群眾有法律意識。群眾和國家這二根線,針眼再小也得穿過去,並成一根線。
三是決策上把好「三道關」。我始終認為為民辦事、辦民謀利,必須依法執政、依法決策。面對虒亭「地大、物稀、財薄、民困」的現狀,也曾想放「三把火」燒個通紅,砍「三板斧」來個痛快,強建基礎,調產增收,招商引資,開發旅遊一步到位。想法是好的,但做起來不易。在不斷的強化法律意識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符合實際,體現民意,只要是依法決策,再硬的石頭也去啃。我體會到,要想辦成一件大事,還必須把握好「三道關」。即:
——法律關。法律是准繩,法律至上、法律至尊、法律至貴;學法律充實自己心中有數,用法律保護群眾深得民心,依法律辦事得心應手。
——公開關。公開是依法行政的窗口。近年來,國家補償政策多,農民實惠大,但要把握不好,就會造成不穩定因素和違法事件發生,把各項補償政策、標准公布於眾,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才能保一方穩定。
——行政關。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最有效的行為。幹部在工作中的每個具體的行為都能反映政府的形象。在具體工作中,作為領導、班子,必須做學法榜樣,當用法先鋒,行法定職權。行政權的運用,最經常、最廣泛、最密切地關系著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個人利益。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崇尚法制權威,是實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克服以言代法、以權執法的有效途徑。
❺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1授權性法律規范2行政法制監督3指定代理4財產保全二簡答
1.行政法律關系由_主體_客體_和內容三大要素構成。
2.行政職責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承擔的_義務_。
3.國家行政機關執照所轄的區域范圍不同,可以分為_中央_行政機關和_地方_行政機關。
4.行政職務的產生主要有四種程序:_選任_、_委任_、_調任_和_聘任_。
5.行政相對方的法律地位是通過其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_權利_和_義務_表現出來的。
6.從法律意義上講,行政立法程序必須遵循的兩個原則:一是_民主原則_,二是_效率原則_。
7.行政合同的締結方式主要有招標、_拍賣_、_邀請發價_和_直接磋商_等方式。
8.申誡罰的具體形式有:_警告_和_通報批評_。
9.行政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有_過錯責任_原則;_危險責任_原則;違法責任原則。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至少有一項答案正確,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內)
1.下列屬於行政行為的是(C)。
A.某縣民政局建辦公樓的行為
B.某縣民政局起訴建築公司違約的行為
C.某縣民政局越權處罰違法的建築公司的行為
D.某縣民政局依建築合同獎勵建築公司的行為
評析:本選擇的關鍵在於劃分民事行為和行政行為。A.B.D之選項和行使行政職權無關,只是民事行為,而C選項雖然是越權行使行政職權,但仍屬於行政行為。
2.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ACD)
A.行政關系B.行政法律關系C.外部行政關系D.行政管理關系
評析:ACD三選項是依次包含的關系,都屬於行政法的調整對象。
3.下列四個選項中,其效力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ACBD)
A.法律B.地方性法規C.行政法規D.規章
評析:本題涉及法理學內容,可參考我國《立法法》進行答題。法的效力等級要按照國家權力機關的立法高於行政立法、中央立法高於地方立法的原則進行區分。
4.(ABCD)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A.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B.經濟特區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C.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D.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5.行政訴訟撤銷判決有(ABD)等幾種形式。
A.判決全部撤銷
B.判決部分撤銷
C.判決撤銷不合法的主體資格
D.判決撤銷並責成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6.當事人對財產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A)。
A.不停止裁定的執行B.停止裁定的執行
C.裁定執行與否當事人決定D.中止裁定的執行
7.在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中,原告特有的訴訟權利之一是(B)
A.委託訴訟代理人B.撒訴C.申請迴避D.提起上訴
評析:A.C.D選項屬於當事人共有的權利。
8.經復議機關復議,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B)是被告。
A.原機關和復議機關B.復議機關
C.復議機關的上級機關D.原機關
9.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被合並到另一個行政機關,屬於(A)。
A.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變更B.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變更
C.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變客D.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規定:「對違反交通管理行為處罰的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另行制定」屬(B)。
A.創制性立法B.授權立法C.實施條例立法D.職權立法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國家行政機關
答:國家行政機關是指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根據其統治意志,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行使國家權力、組織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機關。
2.行政許可
答:行政許可是指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或批准、登記、認可等方式,允許其從事某項活動,行使某項權利,獲得某種資格和能力的具體行政行為。
評析:此名詞解釋也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條答題。
3.行政處罰
答: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給予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4.行政訴訟
答: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的活動。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
1.簡述劃分個人行為與機關行為的標准。
答:公務員的行為首先可以劃分為個人行為和機關行為。但機關行為有兩種可能:機關以「機關法人」的身份出現時,公務員的行為屬於機關民事行為;如果機關以公務機關身份出現,公務員行為則屬於公務行為。劃分個人行為與機關行為的標准主要有三個:(1)公務員的行為是在他的職責范圍內作出的,屬於機關行為。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則屬個人行為;(2)公務員的行為是在他的職責范圍內作出的,屬於機關行為,如果超越職責范圍,必須結合第一標准和第三標准綜合認定;(3)公務員的行為是執行機關的命令或委託,不管機關的命令或委託是否超越許可權,概屬機關行為。機關的民事行為同公務行為可以根據各自行為的特徵來確認:具有縱向管理性質的行為屬於公務行為,具有平等有償特點的行為一般是民事行為。
2.簡述行政訴訟原告的法律特徵。
答:行政訴訟原告是指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或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依法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原告具有以下法律特徵:(1)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或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2)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3)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枸束。其中第1個特徵,既是指原告的特徵之一,也是對原告資格的規定。
五、論述題(每題12分,共24分)
1.試論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行政行為一旦成立即具有公定力、確定力、枸束力、和執行力,但這並不意味著行政行為具有了實質上的合法性。只有當行政行為具備合法要件後,才能是合法的,從而獲得肯定性評價。一般來說,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
一是主體合法。所謂主體合法是指作為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名義作出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根據我國的法律、法規規定,能夠成為行政主體的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由於行政行為通常是由行政主體的具體工作人員實施的,因此這些工作人員應具備法定條件,才能保證行政行為的合法有效性。別外,主體合法除了要求行為主體必須是行政主體以外,還要求其行為必須在許可權范圍內。若行政主體的行為超出其許可權范圍,則其行為不合法。
二是內容合法。內容合法要求:(1)行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有充分的事實依據。(2)行為有明確的依據,正確適用了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3)行為必須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三是程序合法。程序是實施行政行為所經過的步驟、時限方式等。行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響著行政行為實體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1)行政行為符合行政程序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和制度,如行政行為公開、公正、效率等原則以及為確保上述原則的實施而確立的情報公開制度、調查制度、職能分離制度、迴避制度、辯論制度、聽證制度、案卷制度、時效制度等。(2)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的步驟和順序。如行政處罰的先調查後取證裁決的順序不得顛倒,否則即構成違法。
2.論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
答:行政責任指行政主體及其執行公務的人員因行政違法或行政不當,違反其法定責任和義務而應依法承擔的否定性的法律後果。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有:(1)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及其執行公務的人員。(2)行政責任產生的前提條件是行政違法或行政不當。(3)行政責任必須為行政法律規范所確認,是一種法律責任,而且行政責任的內容和承擔方式必須依法確定。(4)承擔行政責任須有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
作為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之一的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主要有:(1)通報批評、即由有權機關在一定范圍採取的一種書面形式的批評措施。(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即由承擔行政責任行政主體本身向相對方採取的一種事後悔過措施。(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即由承擔行政責任行政主體或其他有權機關在一定范圍採取一定的方式對相對方採取的一種事後補救措施。(4)返還權益,恢復原狀。針對違法和不當的剝奪權益、侵害財產的行為採取的恢復措施。(5)停止違法行為。(6)撤銷違法決定。(7)撤銷違法的抽象行政行為。(8)履行職務。即針對行政主體不作為行為而採取的繼續履行職責一種方式。(9)糾正不當。對不當的行政行為及時糾正。(10)行政賠償。由於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和行政不當給相對方造成損害的要給予經濟上的賠償。
評析:做論述題除了要答全教材中的內容外,還要利用所學的知識展開論述,並盡量能通過舉例方式來闡述觀點,以達到全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行政法學押題精華之論述題(二)
(1)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平等但非對稱性;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關系爭議往往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決機構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決,通過法院的司法程序是當事人選擇的最終機制。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1)從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來看,行政法調整著廣泛而重要的社會關系,這類社會關系與國家權力、公民權利息息相關,是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行政法與憲法的關系來看,行政法是憲法重要的實施法;
(3)從行政法與其他基本法律部門的關系來看,行政法對其他部門法的影響越來越大。
行政法的作用:
(1)行政法具有規范行政權、促進行政管理和服務有效實施的作用;
(2)行政法具有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的作用。
(1)具有公定力,行政行為一經作出,不論其實質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為合法而要求所有機關、組織或個人予以尊重的一種法律效力。
(2)具有確定力,有效成立的行政行為,具有不可變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不可爭辯的效力。
(3)具有拘束力,行政行為成立後,其內容對有關人員或組織所產生的法律上的約束效力,有關人員和組織必須遵守、服從。
(4)具有執行力,行政行為生效後,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須自覺履行相應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拒絕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一方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的效力。
❼ 行政法學求答案
答案:
一、支付賠償金
二、1、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的法律地位是指公務員在各種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綜合表現。 公務員因其具有的雙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一方面,公務員是公民。這一身份決定了公務員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另一方面,公務員是國家的公務員。這一身份決定了公務員享有公務員的法律地位。公務員的雙重身份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往往會發生沖突。在發生某種法律責任的承擔時應當准確加以劃分。
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設置公務員職務序列。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2、維持判決 維持判決是人民法院通過審理,在查清全部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確認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宣告予以維持的判決。人民法院作出維持的判決必須具備以下的法定條件: ① 被訴的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 ② 被訴的國家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法規正確; ③ 被訴的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符合法定的程序。
3、自由裁量行政行為,羈束行政行為的對稱。指法律規范僅對行為目的、行為范圍等作一原則性規定,而將行為的具體內容、條件、標准、幅度、方式等留給行政機關自行選擇、決定而實施的行政行為。由於行政活動所涉及的社會情況紛繁復雜,行政法律規范規定得再詳細也無法窮盡,因此,行政機關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自由裁量的權力,,才能有效地行使其行政職能。
4、行政補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的過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為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失,由國家依法予以補償的制度。
5、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尚未發身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它是刑事訴訟中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
三、1、不對。行政獎勵的性質是行政主體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賦予受獎勵者以獎勵性權利的一種無強制執行力的具體行政行為。
2、不對。行政復議是依申請而非依職權主動為之的行政行為。
3、不對。接受行政委託的組織超越受委託許可權,給行政相對方造成損害的,賠償義務機關應是委託行政機關。
4、對
四、1、二審法院。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而此案作出原生效判決的法院為二審法院。
2、撤銷被告處罰決定。《行政處罰法》第29條規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案中張某的嫖娼行為已經超過2年才被發現,應不再給予行政處罰。因此,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二)項之規定,對於違反法定程序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
五、論述題
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合理性原則和合法性原則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合法性原則適用於行政法的所有領域,合理性原則主要適用於自由裁量領域。隨著國家立法進程的推進,原先屬於合理性的問題可能被提升為合法性問題。合理性原則的具體內容包括:
①行政行為應符合立法目的;
②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③平等適用法律規范,不得對相同事實給予不同對待;
④符合自然規律,如符合法律規定的「合理採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
⑤符合社會道德,如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