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中迴避適用於
㈠ 關於行政訴訟中的迴避,正確的是
我國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共同適用的原則是迴避原則、兩審終審制回、公答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主要是迴避的對象不同,刑事訴訟中的迴避對象除了審判人員、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外,還包括偵查和起訴階段的偵查人員、公訴人、記錄人和翻譯員等。另外,可以申請迴避的時間也不同。民訴中只有審判過程中才能申請迴避,而刑訴中在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過程中均能提起。
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
法律分析:為確保司法公正,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審判人員執行迴避制度作了一系列的規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五)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第二條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迴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一)未經批准,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
(二)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報銷費用的;
(四)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
(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第三條 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他程序的審判。
第四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後,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准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第五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擔任其所在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第六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或者根據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舉報,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違反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所列情形之一的,經核查屬實,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七條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認為審判人員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向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並將有關意見反饋舉報人。
第八條 審判人員明知具有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規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迴避或者對符合迴避條件的申請故意不作出迴避決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的規定予以處分。審判人員明知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具有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規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作出正確決定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第九條 本規定所稱審判人員是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㈢ 行政訴訟法迴避法條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一、行政訴訟法關於迴避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
前兩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七十四條
當事人申請迴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對當事人提出的明顯不屬於法定迴避事由的申請,法庭可以依法當庭駁回。 申請人對駁回迴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二、行政訴訟都公開審理嗎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實行公開審理,是行政訴訟的一項重要制度。公開審判有兩方面的內容:
1、審判活動向群眾公開;
2、審判活動向社會公開,允許新聞記者報道開庭審理的情況。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除合議庭評議以外的全部活動,包括法庭調查、辯論、徵求原告被告雙方意見、宣告判決等,都要公開進行。
審理行政案件一般要實行公開審理,但是以下三種情況,可以不公開審理:
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3、其他法律另有規定不能公開審理的案件。
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迴避有兩種:當事人申請迴避和審判人員主動迴避。當事人申請迴避是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迴避的規定同時適用於其他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㈣ 行政訴訟中的迴避對象有哪些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5條中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僅限於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如果本案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有法律規定的必須迴避的情況,當事人也可要求他們迴避。對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的迴避問題參照申請審判人員迴避的規定執行。當上述可適用迴避的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或者與訴訟代理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時,必須迴避。另外,如其本人或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本人與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關系從而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也必須迴避。這里所說的「其他關系」是指除了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和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之外的特殊親密或有仇嫌關系,從而足以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情況。
㈤ 行政訴訟法迴避的情形
法律分析:1、當事人中有其親屬的。 這里的親屬究竟包括哪些人,各國的法律規定並不一致。 2、與當事人的 代理 人有親屬關系的。 當事人參與行政程序,有時聘用代理人為其提供法律幫助,以便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處理本案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該代理人之有親屬關系,實際與無異於與當事人的親屬關系,在此種情況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迴避,可能會導致案件處理不公。 3、在與本案有關的程序中擔任過證人、鑒定人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