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與其他法交叉的

勞動法與其他法交叉的

發布時間: 2024-04-13 06:33:22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關系如下:1、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3、社會保障法對勞動法功能的發揮有補充和促進的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❷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聯系區別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勞動者以及勞動者的社會保障權利,那麼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聯系區別是什麼,關於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下面,為我整理了關於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法律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聯系區別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運租的聯系區別
勞如吵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社會保障法是指調整有關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法律。《勞動合同法》、《工會法》以及《失業保險條例》和《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以及《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權益保障法》等。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聯系
1、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
3、社會保障法對勞動法功能的發揮有補充和促進的作用,首先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會保障法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區別
1、調整對象: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2、法律部門:在中央,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級政府都設有處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問題的行政機關或具體工作部門。
3、關系的主體: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4、立法目的:勞動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協調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社會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社會全體成員在遭受各種意外和風險時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安全。
5、解決程序:社會保障法引發的勞動爭議,由於具有某些私法關系的特點,主要適用民事程序來解決;勞動法爭議引發的爭議,由於具有較強的公法性,應主要採用行政訴訟程序。
勞動者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勞動就業權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的切實保證按勞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就業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推動了基礎。
(2)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既是勞動者勞動權利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獲取勞動薪酬的權利是勞動者持續行使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這是對勞動者在勞動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享受勞動權利的最直接的保護。
(5)享有休息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為此,國家規定了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並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
(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渣悄侍的權利。為了給勞動者患疾病時和年老時提供保障,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在內的勞動保險和福利。社會保險和福利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
(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所謂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職業教育。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是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的基礎條件,因為勞動者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就必須獲得專門的職業培訓。
(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勞動法》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依法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其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用人單位、工會和職工代表組成,勞動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9)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包括:依法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包括: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依法享有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勞動者依法享有參加社會義務勞動的權利,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的權利,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拒絕執行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舉報和控告的權利,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權利等。
綜合上面的介紹,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既有很大區別,也有相應的聯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後,對於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❸ 簡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答案】: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都與保護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平和社會安定有關汪橋升,但這兩個法律部門調整的社消空會關系是不同的;社會保障法調整社會保險、社困老會救濟、社會福利、軍人優撫、住房福利等社會關系。社會保障法中的社會保險與勞動法中的社會保險,是兩個法律部門的交叉部分。

❹ 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之間有何聯系

社會保障法和勞動法的關系: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的。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應當是處於平等地位的法,不存在從屬關系。具體來說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主要存在以下區別:
(一)勞動法主要調整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社會保險法主要調整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及政府這三方面的關系。
(二)社會保險法的調整對象大於勞動法中的「勞動者」。勞動法保護的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社會保險法應具有全民性,不僅包括「勞動者」還應包括企業的董事長、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個人獨資企業的出資等勞動法上所謂的「資方」;而且還應該包括公務員。因此,社會保險法的調整對象大於勞動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❺ 簡述勞動法與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的聯系與區別。

【答案】:汪慶嫌一般認為,勞動差知法是憲法統帥下的一個獨立法律部門,它與相鄰的民法、經濟法和行政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其聯系主要表現在:(1)在調整對象上有一定的交叉,在勞動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中,有的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法、經濟法或行政法的調整。例如,民法中某些反映合同一般特徵的規定,可在一定條件下用來規范勞動合同;勞動關系也是企業法調整對象的一部分;勞動行政關系具有經濟管理關系和行政關系的屬性,當然要遵循經濟法和行政法所規定的經濟管理關系和行政關系的一般規則。(2)應遵循的原則有些是相同的。例如,公平與效率的協調,都應為民法、經濟法和勞動法所體現;平等自願、誠實信用原則都應為民法和勞動法所遵循。(3)在調整方法上可以有條件地通用。勞動法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吸收民法、經濟法和行政法的某些調整方法,如賠償損失、罰款、行政處分等可作為追究勞動法律責任的手段。
其區別主要有:(1)調整對象不同。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這里,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一般是分別存在的;經濟法調整為實現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而發生的經濟關系,包括宏觀調控關系、市場規制關系,以及競爭關系等微觀經濟關系;行政法調整行政關系;勞動困手法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其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2)法律關系的主體不同。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一方恆為行政主體;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企業內部組織和有關人員、農戶和公民;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作為自然人的勞動者(勞動力所有者),另一方必須是作為勞動組織的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3)基本原則不同。即各個法律部門都有各自特有的基本原則,例如,契約自由等民法原則,平衡協調原則、權責義相統一原則等經濟法原則,依法行政、行政統一等行政法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則為勞動法所獨有。(4)法律屬性不同。民法為私法,行政法屬公法范疇,經濟法與勞動法則兼有公法屬性和私法屬性,但經濟法重在實觀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而勞動法則強調保護勞動者。

❻ 勞動法與什麼法有交叉關系

勞動法和勞動合抄同法的襲關系是母子關系。勞動法調整的關系有這個方面: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在實際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即狹義的勞動關系)在這方面勞動法的規定比較原則,各個地區相應制定了實施細則,勞動部也發布過實施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講,以前是有勞動合同法的,但沒有一部統一的法律,各個地方的規定又有不同,所以也很混亂,因此,國家在今年制定了一部專門調整這一關系的法律,就是勞動合同法。
二,因管理勞動力而發生的社會關系。體現為勞動法對勞動就業的規定,對勞動者休息和工作時間的規定,對最低工資的規定等。
三,因執行社會保障而發生的社會關系。體現為勞動法對社會保險的規定。比如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勞動者最低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規定。
四,因組織工會和工會活動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對工會活動的規范,是勞動法的一個內容。
五,因處理勞動爭議而發生的關系。勞動爭議反面員工與單位的協商,單位的調解,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等都是勞動法的內容。
六,因監督勞動法律、法規的執行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勞動檢察等是勞動法規定的內容之一。
可見,勞動合同法只是勞動法的一個分支,勞動法的內容是相當廣的。

❼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有什麼區別

社會保障法和勞動法的關系: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