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對於某一既違反公安行政法規

對於某一既違反公安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4-06-04 09:26:21

A. 如何理解和適用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詳細

"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沒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經常用到的執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中,新增加了一種"收繳"措施。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這些手段,對公安民警依法辦案和依法行政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沒收的概念:沒收是國家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財物強制無償收繳的一種處罰。 沒收有行政法刑法上的區別:刑法上的沒收是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規定,對觸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給予的一種刑罰處罰;

而行政法上的沒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規將違法行為人的非法所得、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和設施、違禁物品等強制無償收歸國有或封存、銷毀的一種行政處罰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處罰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

2、對《程序規定》中"沒收"概念的理解和適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規定》,

通篇十五章205 條,卻沒有用單獨的章節和條文對公安機關常用的行政處罰措施和行政強制措施進一步予以明確,這給民警在理解和適用"沒收、收繳、扣押"等措施時帶來一定的難度。

《程序規定》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該規定的制定依據就是《行政處罰法》及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

《程序規定》第177 條的規定與《行政處罰法》第53 條的規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贅述。對於沒收措施的性質和對象,(行政處罰法》第8 條已經做出明確規定。

即"沒收"的性質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它與《刑法》中的"沒收財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有別於其他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的對象只能是"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因此,我們在運用《程序規定》中的沒收措施時,

就應該嚴格遵守《行政處罰法》對沒收對象的規定,只能對違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人的"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進行沒收。

這里的違法所得是指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法所獲得的收人和利益;

(1)對於某一既違反公安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B. 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指

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事不再罰原則是行政處罰中的一個基本原則,它是指行政機關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某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罰款,或是指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一個違法行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時,只能由一個行政機關作出一次處罰。該原則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同時違反兩個以上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但如果處罰是罰款,則只能罰一次,另一次處罰可以是罰款以外的其它形式的處罰,不能兩次都是罰款;其二,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一個違法行為,違反了一個法律、法規的規定,該法律、法規規定對該違法行為可以並處兩種處罰。那麼,行政機關可以對該違法行為人同時並處兩種罰款,這並不違背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一事不再罰原則中的「同一個違法行為」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
一、是指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
所謂獨立,是指行為從開始到終結的一個完整的過程。一般都認為行政主體對違法行為處罰完畢後,這一違法行為便告終結。例如,某甲騎車帶人的違法行為,因為是可以馬上糾正的,所以被交警罰款以後,就是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的終結。如以後再出現此種違法行為,無論相隔時間長短,都應認定為另一違法行為。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違法行為情況比較復雜,立即改正確有困難,因此處罰完畢後應限期改正,而不能以罰代改。這也體現了行政處罰的首要任務是糾正違法行為。所以,只有當限期結束後,此違法行為才應終結。例如,交警對某乙駕駛無牌照摩托車的違法行為實施處罰後,因為此違法行為不能立即改正,應要求其限期改正。在限期改正期間,交警不能對此違法行為再次處罰。在限期改正期間,交警不能對此違法行為再次處罰。限期改正期間屆滿,某乙如再駕駛無牌照摩托車,則應認定為以同一故意實施的又一違法行為,對此行為予以處罰,並不構成重復處罰。
二、是指一個違法行為,而非一次違法事件。
一次違法事件可能只有一個違法行為,也可能包含幾個違法行為。而為了保證處罰公正,防止處罰畸輕,徹底地、及時地糾正違法行為,對此機構違法行為應單獨分別進行處罰。例如,某人在賭博過程中與他人發生爭執,並將他人打成輕微傷。在這一違法事件中包含了賭博和打人兩個違法行為,應由公安機關分別給予處罰。在此案中,會出現處罰人收到兩次處罰的情況,但這是基於兩個不同違法行為的前提而產生的,並未觸犯一事不再罰原則。
三、是指「同一個」違法行為,而不是指「同樣的」違法行為。
當事人作出的違法行為被處罰完畢後,又作出了與之相同的違法行為,則實際上是當事人又實施了新的違法行為,是與被處罰行為「同樣的」違法行為,是必須要再次受到處罰的違法行為,而不能認定為「同一個」違法行為。
四、同一個違法行為的實施主體的同一違法行為人。
當某人實施違法行為後,另一人又實施了此種違法行為,但由於違法行為的實施主體是不同的,所以上述兩個違法行為是不相同的,行政機關可以分別對兩個行為人進行處罰。
五、同一個違法行為指的是該違法行為的全貌。
如果違法行為人針對該行為向行政處罰主體作出了重大欺瞞,且該欺瞞導致處罰主體對該違法行為定性和施罰產生重大影響,則處罰主體在第一次處罰後可以根據新查明的事實情況對違法當事人追加處罰。

以下情形不適用「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多個行為違反了同一行政法規范的,可以由行政機關分別作出裁決同時合並執行。此時每一種違法行為均應依法給予一次處罰,不適用「一事不再罰」原則。
二、當某一行為既違反行政法規規范,又同時違反刑法規范時,可以實行雙重處罰,兩者不能互相代替,兩種違法行為應該承擔兩種法律後果。從法律依據上來看,這種雙重處罰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如違反海關法規,進行走私,情節嚴重的,除按照海關法規沒收物品並且可以罰款外,處一定年限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沒收財產。當某一行為既違反了行政法規范,同時又違反民法規范時,應該實行雙重製裁。一般來講,凡是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就要承擔民事責任;凡是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破壞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就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有兩方面侵犯行為的,則要同時承擔民事和行政處罰雙重責任。
三、行政處罰的轉處(改處或易科)。在一些具體的行政法規范中,規定行政機關對行為人給予一種處罰後,處罰難以執行,行政機關可以改施另外一種形式的行政處罰。這種轉處的情況也不屬於「一事不再罰」范疇。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規定,公安機關對違反本規定的外國人給予罰款處罰後,外國人無力繳納罰款的,公安機關可以改處拘留。這種規定並不是確認了行政機關可以對行為人重復處罰,而是當一次處罰無法執行,無法達到法律效果的情形下,改用其他可以達到目的的處罰手段,以有效地制裁違法行為。
四、行政違法中的屢犯。違法行為經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後,沒有得到糾正,繼續危害社會秩序和社會利益的,行政機關可以再次給予處罰;行為人在因某一違法行為被處罰後不久,又重新實施與已處罰過的違法行為同一性質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可以對重新實施的違法行為再次給予處罰,而不受「一事不再罰」原則的限制。
五、執行罰與行政處罰的並處。執行罰是對拒不履行法定義務的人,由主管行政機關採取罰款的方式促使其履行義務的一種強制手段。當行為人被施行行政處罰後,又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所設的義務(如罰款),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再處以罰款以促使其履行處罰義務,這時的罰款是一種強制執行方式,目的在於促使義務的執行,而不在於懲罰違法。即行政處罰與執行罰可以對違法者一並適用,而不屬於「一事不再罰」約束的范圍。

C.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41號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已經1999年6月2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公安部部長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一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確履行職責,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安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執法過錯是指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故意或者過失造成的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執法錯誤。 第三條追究執法過錯責任,應當遵循實事求是、有錯必糾、過錯與處罰相適應、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在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工作中,公安業務部門、法制、督察、人事等部門應當互相支持,積極配合。 第五條對於及時發現、制止、糾正公安機關的執法過錯有突出成績的單位和人民警察,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范圍和認定 第六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執法過錯責任: (一)違反法律規定,對應當立案或者撤銷的刑事、行政案件不予立案、撤銷,對不應當立案或者撤銷的案件予以立案、撤銷的; (二)在辦案中弄虛作假、逼供、騙供、誘供、逼取證人證言的,或者因為在勘驗、檢查、鑒定中出現重大失誤、疏漏而造成案件錯誤處理的; (三)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犯罪事實錯誤,檢察院不予批捕、不起訴或者人民法院判決無罪的; (四)應當報捕而未報捕導致檢察院在審查批捕時增捕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五)呈報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收容教育,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事實錯誤,審批機關或有關部門不予批準的; (六)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事實錯誤或者嚴重違反法定程序,被人民法院、復議機關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 (七)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採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刑事強制措施,或者超過法定期限辦案情節嚴重的; (八)違反法律規定,做出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或者採取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收容教育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辦理保外就醫、所外執行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收取費用的; (十一)違反法律規定,使用警械、武器,情節惡劣或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二)違反法律規定,阻礙當事人行使申訴、控告、聽證、復議、訴訟和其他合法權利,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三)不履行辦案協作職責,或者阻礙異地公安機關依法辦案,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四)錯誤執行或者拒不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行政裁判、復議決定和其他糾正違法的決定、命令,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五)拒絕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六)其他故意或者過失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予以追究的執法過錯。 第七條公安機關發生執法過錯的,應當根據人民警察在辦案中各自承擔的職責,區分不同情況,分別追究案件審批人、審核人、辦案人、鑒定人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八條辦案人、審核人、審批人都有故意或過失造成執法過錯的,應當分別承擔責任,其中審批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九條審批人在審批時改變或者不採納辦案人、審核人的正確意見造成執法過錯的,由審批人承擔全部責任。 第十條違反規定的程序,擅自行使職權造成執法過錯的,由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責任。 第十一條因辦案人或者審核人弄虛作假、隱瞞真相,導致審批人錯誤審批造成執法過錯的,由辦案人或者審核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十二條因鑒定人提供虛假、錯誤鑒定結論造成執法過錯的,由鑒定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十三條下級公安機關按照規定向上級公安機關請示的案件,因上級公安機關批復、決定錯誤造成執法過錯的,由上級公安機關有關責任人員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改變案件定性、處理的,不追究人民警察的責任: (一)法律規定不明確或者有關司法解釋不一致的; (二)因不能預見或無法抗拒的原因致使錯誤發生的; 【未完,緊接: http://e.qq.com/a/20061107/000309.htm】

D. 公安局民警違法違紀處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確履行職責,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安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執法過錯是指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故意或者過失造成的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執法錯誤。

第三條 追究執法過錯責任,應當遵循實事求是、有錯必糾、過錯與處罰相適應、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在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工作中,公安業務部門、法制、督察、人事等部門應當互相支持,積極配合。

第五條 對於及時發現、制止、糾正公安機關的執法過錯有突出成績的單位和人民警察,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范圍和認定

第六條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執法過錯責任:
(一)違反法律規定,對應當立案或者撤銷的刑事、行政案件不予立案、撤銷,對不應當立案或者撤銷的案件予以立案、撤銷的;
(二)在辦案中弄虛作假、逼供、騙供、誘供、逼取證人證言的,或者因為在勘驗、檢查、鑒定中出現重大失誤、疏漏而造成案件錯誤處理的;
(三)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犯罪事實錯誤,檢察院不予批捕、不起訴或者人民法院判決無罪的;
(四)應當報捕而未報捕導致檢察院在審查批捕時增捕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五)呈報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收容教育,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事實錯誤,審批機關或有關部門不予批準的;
(六)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事實錯誤或者嚴重違反法定程序,被人民法院、復議機關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
(七)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採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刑事強制措施,或者超過法定期限辦案情節嚴重的;
(八)違反法律規定,作出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或者採取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收容教育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辦理保外就醫、所外執行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收取費用的;
(十一)違反法律規定,使用警械、武器,情節惡劣或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二)違反法律規定,阻礙當事人行使申訴、控告、聽證、復議、訴訟和其他合法權利,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三)不履行辦案協作職責,或者阻礙異地公安機關依法辦案,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四)錯誤執行或者拒不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行政裁判、復議決定和其他糾正違法的決定、命令,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五)拒絕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六)其他故意或者過失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予以追究的執法過錯。

第七條 公安機關發生執法過錯的,應當根據人民警察在辦案中各自承擔的職責,區分不同情況,分別追究案件審批人、審核人、辦案人、鑒定人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八條 辦案人、審核人、審批人都有故意或過失造成執法過錯的,應當分別承擔責任,其中審批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九條 審批人在審批時改變或者不採納辦案人、審核人的正確意見造成執法過錯的,由審批人承擔全部責任。

第十條 違反規定的程序,擅自行使職權造成執法過錯的,由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責任。

第十一條 因辦案人或者審核人弄虛作假、隱瞞真相,導致審批人錯誤審批造成執法過錯的,由辦案人或者審核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十二條 因鑒定人提供虛假、錯誤鑒定結論造成執法過錯的,由鑒定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十三條 下級公安機關按照規定向上級公安機關請示的案件,因上級公安機關批復、決定錯誤造成執法過錯的,由上級公安機關有關責任人員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改變案件定性、處理的,不追究人民警察的責任:
(一)法律規定不明確或者有關司法解釋不一致的;
(二)因不能預見或無法抗拒的原因致使錯誤發生的;
(三)執行上級命令的;
(四)按照辦案協作規定協助辦案的。

第三章 對執法過錯責任人的處理

第十五條 對執法過錯責任人員,應當根據其違法事實、情節、後果和責任程度分別追究行政責任、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對於發生執法過錯的責任人員,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作出以下處理:
(一)辭退;
(二)限期調離公安機關;
(三)停止執行職務;
(四)延期晉級、晉職;
(五)通報批評;
(六)取消評選先進的資格;
(七)離崗培訓;
(八)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九)減發或者停發崗位津貼、獎金。

第十七條 執法過錯責任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及公安機關有關規定給予處分。

第十八條 執法過錯責任人員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法移交有關部門辦理。

第十九條 公安機關依法承擔國家賠償責任的案件,除依照以上規定追究執法過錯責任外,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向有關責任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第二十條 公安機關發生執法過錯案件影響惡劣、後果嚴重的,除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外,還應當依照《公安機關追究領導責任暫行規定》,追究公安機關領導責任。

第二十一條 發生嚴重的執法過錯或者多次發生執法過錯的公安局、派出所和辦案單位,本年度不得評選為先進集體。

第二十二條 對執法過錯責任人的處理情況應當作為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考核、定級、晉職、晉升的重要依據,記入檔案。

第二十三條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免予追究執法過錯責任:
(一)由於輕微過失造成執法過錯的;
(二)主動承認錯誤,並及時糾正的;
(三)執法過錯發生後能夠配合有關部門工作,減少損失、挽回影響的;
(四)情節輕微、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追究執法過錯責任:
(一)因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刑訊逼供、蓄意報復、陷害等故意造成執法過錯的;
(二)阻礙對執法過錯責任進行追究的;
(三)對檢舉、控告、申訴人打擊報復的;
(四)連續多次發生執法過錯的;
(五)情節惡劣、後果比較嚴重的。

第四章 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程序

第二十五條 追究執法過錯責任,由發生執法過錯的公安機關負責查處;上級公安機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直接查處下級公安機關發生的執法過錯案件。

第二十六條 公安法制部門負責執法過錯案件的檢查和認定,並提出糾正意見。
公安業務部門對本部門發生的執法過錯案件,應當主動檢查和糾正。
對於需要追究執法過錯的紀律責任的,由法制部門或者業務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督察或者人事部門,由督察或者人事部門研究決定後,報公安機關行政首長審批。

第二十七條 被追究執法過錯責任的人民警察不服追究執法過錯責任決定的,可以向本級或者上級公安機關申訴;接受申訴的公安機關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答復。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可以根據本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由公安部法制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有關子女撫養權的規定解釋 發布:2024-09-08 11:46:22 瀏覽:663
永年司法拍賣 發布:2024-09-08 11:38:59 瀏覽:528
勞動法有哪幾條 發布:2024-09-08 11:31:04 瀏覽:912
法官套改吃虧 發布:2024-09-08 11:13:36 瀏覽:772
華中科技大學的法學 發布:2024-09-08 10:24:06 瀏覽:498
手工社團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4-09-08 10:21:00 瀏覽:654
12周歲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4-09-08 08:51:11 瀏覽:183
課堂360品法與社會四年級下 發布:2024-09-08 08:09:45 瀏覽:799
員工法律知識培訓課件 發布:2024-09-08 08:06:26 瀏覽:603
勞動法女人四期 發布:2024-09-08 08:06:02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