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江西水行政法

江西水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4-06-30 20:23:17

A. 江西省水利工程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利工程管理,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與正常運行,發揮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效益,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和保護。

本條例所稱水利工程,是指圩堤、水庫、大壩、水閘、泵站、灌區渠道、水電站等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開發、利用、控制、調配和保護水資源的各類工程及其配套設施。

航運、城市供水、城市排水、污水處理、尾礦壩工程的建設、管理和保護,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保護工作的領導,將水利工程建設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保護的投入,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運行。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工業信息產業、財政、價格、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衛生、環境保護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水利工程管理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管理以外的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大對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的投入,確保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或者水利工程經營管理者,具體負責水利工程的日常運行、維護和安全管理工作。第五條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個人和其他組織依法投資興建水利工程,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支持並鼓勵農業水用戶依法成立農村用水合作組織,對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和灌區末級渠系工程實施日常管理。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水利工程的義務,有權對侵佔、損壞水利工程的行為進行制止、檢舉和控告。第二章水利工程建設第七條水利工程建設(包括新建、改建、擴建,下同)應當符合流域綜合規劃、防洪規劃等相關規劃和水功能區劃的要求,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利用、水資源利用、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等審批或者核准手續。以灌溉為主的水利工程應當完善渠系配套建設。

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在制定新建水利工程建設方案的同時,應當制定水利工程管理方案。對沒有管理方案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不予審批或者核准。第八條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應當依法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對項目建設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資金管理和生產安全負責。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應當依法進行招標投標。從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等級。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監理單位應當按照監理合同選派具備相應資格的監理人員進駐水利工程建設現場,按照監理規范實施監理。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行政負責人,項目法定代表人,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建設進度以及政府投資的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的使用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並督促建設單位整改到位。第十條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水利工程驗收的規定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第十一條建設單位將水利工程移交給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時,應當移交該工程土地使用權證書、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等資料。第十二條水庫大壩、水閘竣工驗收合格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或者水利工程經營管理者應當按照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辦理注冊登記。未經注冊登記的,不得投入使用。第三章水利工程管理第十三條水利工程管理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受益和保護范圍在同一行政區域內的水利工程,由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管理。跨行政區域的水利工程,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也可以由主要受益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管理。

B. 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的管理,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開發利用河道的水、土等資源和整治河道、防治水害,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和防洪的總體安排,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河道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河道主管機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的河道管理機構隸屬同級河道主管機關領導。各級堤防管理單位歸口同級河道主管機關管理。第五條河道管理范圍按下列原則確定:有堤防的河道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堤防及護堤地,其中有堤防的湖泊以堤防護堤地外緣為界,包括周邊界之內的水域、洲灘、出入湖水道;無堤防的河道按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未劃定或者需要變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立樁定界。第六條河道管理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各級河道主管機關按下列分工實施管理:

(一)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由省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

(二)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和鄱陽湖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三)本省跨行政區域的河道,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四)其他河道由所在地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河道主管機關可以委託河道管理機構或者下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省管河段的具體范圍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劃定。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處理河道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河道防汛抗洪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規劃,合理安排對河道整治與建設的投入,積極組織興建河道整治工程,加強對蓄洪區、滯洪區、水庫以及江河堤防等防洪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增強防洪能力。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流域綜合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按河道管理許可權編制河道整治與建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備案。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利用以及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的整治規劃,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的通暢。第十一條在進行河道整治時,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第十二條禁止圍湖造田和修建填湖工程。已經建成的圍湖、填湖工程,列入平退規劃的應當予以平退,保留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對於危害防洪安全的圍湖工程和影響行洪的建築物及設施,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防汛指揮機構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第十三條在跨行政區域的邊界河道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等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必須經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第十四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興建工程或者進行其他作業活動,需破挖大堤或者損害其他河道工程時,應當報告堤防管理單位,並經有管轄權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工程施工必須接受堤防管理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竣工後必須按原標准修復並接受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條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的工程建設方案,依法須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的,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河道分級管理許可權,經相應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未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建設項目經批准後,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安排告知河道主管機關。

C. 南昌市水資源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綜合效益,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節水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江西省水資源條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嚴格水資源管理,建立水資源決策協調機制,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排污制度,按照有利於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生態環境的原則,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城市發展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第四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本轄區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上級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水資源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發展改革、環境保護、工業和信息化、農業、林業、城鄉規劃、城鄉建設、城市管理、國土資源、財政、價格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資源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意識。

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免費發布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公益廣告。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利用水資源的權利和節約、保護水資源的義務。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縣(區)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開發與利用第七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工農業生產、其他行業和生態用水,實行開源與節流並舉。第八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和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水量分配細化方案和年度用水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九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編制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規劃,劃定地下水限制開采區、禁止開采區和可開采區范圍,確定地下水計劃可開采總量、井點總體布局和取水層位。

在地下水限制開采區原則上不得新增地下取水,已有的取水設施,應當逐年削減取水量。

在地下水禁止開采區不得新增地下取水,已有的取水設施,應當限期封閉。第十條單位和個人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含礦泉水、地熱水)的,應當依法向具有審批許可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取水許可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從其規定。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取水許可審批許可權、審批條件、審批流程等在辦理取水許可的場所公示。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在提出取水許可申請前,應當委託具有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的單位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報具有審批許可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取水量較少且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的建設項目,可以不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但應當填寫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表。

未進行水資源論證或者未通過水資源論證審查的建設項目,有關審批部門不予批准,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和投產使用。第十二條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者超過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建設項目的新增取水;取用水總量達到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百分之九十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限制審批建設項目的新增取水。

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者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淘汰目錄,或者產品不符合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的建設項目,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放取水許可證。

在地下水超采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新增地下水取水許可,並應當逐步削減已有取水設施的取水量。第十三條取水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批准取水許可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繳納水資源費。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減免、緩征或者停徵水資源費。水資源費主要用於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第十四條建設項目疏干排水或者施工降水,應當報告項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項目疏干排水或者施工降水的指導服務和監督管理,指導建設單位科學利用已抽取的地下水,並優先用於工程施工以及項目周邊的市政公共用水,避免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污染,防止水源枯竭、地面塌陷。

疏干排水或者施工降水的退水,應當優先排入自然水體。已實行雨污分流的區域,應當排入雨水管網;未實行雨污分流的區域,排入雨污合流管網的,收取污水處理費,已繳納污水處理費的,不再繳納排污費。

D. 2019年新修訂江西省水資源條例有哪些規定

江西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日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江西省水資源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條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排污口管理許可權,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排污口進行普查登記,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擅自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最高可罰50萬元。

濫采地下水最高罰10萬元

《條例》規定,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統籌安排,優先開發、利用地表水,合理開采地下水,鼓勵開發、利用雨水、洪水資源和水資源回收利用。

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供水規模能夠滿足用水需要的地區,不得新增開采地下水,原有的自備水井應當限期封閉。

違規超采、濫采地下水,由縣級以上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封閉其取水工程,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違規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供水規模能夠滿足用水需要的地區新增開采地下水,由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封閉其取水工程,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應當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省政府應當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評估制度,防止水源枯竭和水體污染,保證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

在飲用水水源水庫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旅遊、游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在飲用水水源水庫二級保護區內從事網箱養殖、旅遊等活動的,應當按照規定採取措施,防止污染飲用水水體。

在水庫的管理和保護范圍內,禁止開辦畜禽養殖場和使用無機肥、有機肥、生物復合肥進行水產養殖等污染水體的活動。

取用水資源應辦取水許可證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用水總量達到用水總量控制指標90%的地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限制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者超過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停止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

直接從江河、湖泊、水庫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辦理取水許可證,並按照實際取水量繳納水資源費。依法不需要辦理取水許可證和繳納水資源費的除外。取水許可、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按照國務院《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及省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建設項目取水實行水資源論證制度。未依法完成水資源論證工作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和投產使用。

主管部門應普查登記排污口

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應當經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批。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排污口進行普查登記。排污口設置單位應當在排污口設置標示牌,註明排污口設置單位、監督電話、排污所在水功能區等信息。

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擅自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由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拆除、恢復原狀,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不恢復原狀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重點用水單位取水實行監控

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對納入重點用水單位監控名錄的用水戶安裝取水監控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和擅自拆除取水計量設施和監控設施。

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用水戶和其他用水大戶(統稱用水單位)實行計劃用水管理,核定用水單位的年度用水計劃。用水單位用水量不得高於核定的年度計劃用水量。用水量高於年度計劃用水量的,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整改後仍不能達到標準的,可以核減其下一年度用水量。對水資源超用部分累進加價收費。

;

E. 江西省水資源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合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第四條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工作,並將其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加強對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宣傳教育。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義務。
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並保護其合法權益。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二章水資源規劃第九條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規劃分為流域規劃和區域規劃。流域、區域規劃包括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流域范圍內的區域規劃應當服從流域規劃,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第十條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及其重要一級支流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全省水資源區域綜合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和有關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江河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由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有關人民政府按照管理許可權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流域專業規劃和區域專業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組織編制,徵求同級其他有關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擬定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水功能區劃。
下列水域的水功能區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一)鄱陽湖,東江源區,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幹流及其重要的一級支流;
(二)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用水水域,以及重要魚類洄遊和繁殖的水域。
其他水域的水功能區劃,由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經批準的規劃是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依據,必須嚴格執行。
經批準的規劃需要修改時,必須按照規劃編製程序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三章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江河、湖泊、水庫、濕地和自然植被的保護,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水體污染和水源枯竭,改善生態環境。第十四條發生嚴重旱情或者出現生態用水需要的情況時,灌溉、供水、水電等各類水工程的使用者或者所有者,應當服從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用水統一調度安排。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水功能區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自然凈化能力,核定該水域的納污能力,向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水域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

F. 江西省水文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水文管理,發展水文事業,服務防災減災、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水文站網規劃與建設,水文水資源監測與預報,水資源調查評價,水文水資源監測資料匯交、保管與使用,水文水資源監測環境與設施的保護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水文事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水文工作應當把公益性水文服務放在首位。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文工作的領導,將水文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快水文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水文工作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
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將水文事業所需經費納入省級財政預算。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關心和支持水文工作,對水文為地方服務所需的運行、維護經費予以補助。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水文工作,其直屬的水文機構(以下簡稱省水文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
全省水文機構按照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合理布局。駐設區的市、縣(市、區)的水文機構在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其管轄范圍內的水文工作,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水文服務,同時接受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
省水文機構所轄的鄱陽湖水文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鄱陽湖湖區的水文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氣象、電力、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關心和支持水文工作。第六條水文事業發展規劃是開展水文工作的依據。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國水文事業發展規劃、流域水文事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全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在徵求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准實施,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修改水文事業發展規劃,應當按照規劃編製程序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七條本省對水文站網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省水文機構應當根據全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全省水文站網建設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實施。
水文站網建設應當遵循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有效利用、防止重復、兼顧當前和長遠需要的原則。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與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氣象、電力等有關部門在規劃建設同類監測站點方面的協商合作,推動相關規劃的對接和監測站點的共建,避免和減少重復建設。第八條水文站網建設應當按照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程序組織實施。
為水利、水電等基礎工程設施提供服務的水文站網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經費,應當分別納入工程建設概算和運行管理經費。
新建、改建、擴建水利工程需要建設水文測站或者配備水文水資源監測設施的,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九條水文測站分為國家基本水文測站和專用水文測站。在國家基本水文測站覆蓋的區域,確需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的規定。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文水資源監測能力建設,支持水文機構加快監測研究基地、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和水文測站監測設備的更新改造。
水文機構應當完善水文水資源監測手段,加強監測人員專業技術培訓,開展防汛抗旱、城市水文、生態水文、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等重點領域的科學研究,提高水文公共服務水平。
水文機構設在農村偏遠地區承擔水文水資源監測任務的站點,可以委託單位或者個人代管。第十一條水文機構應當對水文水資源進行動態監測,為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等提供監測資料。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氣象、電力等部門,建立相關監測信息共享制度,相互通報監測數據和情報預報信息,定期開展交流與整編工作。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水文機構及有關部門建立防汛抗旱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對重要河段區域性洪水、中小流域突發性山洪和重點旱區旱情的監測與預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承擔水情信息採集和水文情報預報任務的水文測站,應當及時、准確地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實時水情信息及水文情報預報。

G. 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水土保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或者進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活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必須遵守《水土保持法》、《條例》和本辦法。第三條水土保持工作應當堅持統一管理,預防為主,共同防治,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包括地區行政公署,下同)應當將水土保持工作列為重要職責,實行領導任期內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
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分別報告水土保持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具體職責是:
(一)組織宣傳和實施《水土保持法》、《條例》、本辦法以及其他有關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查處違反有關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行為;
(二)進行水土流失勘測、普查,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制定並監督實施水土保持年度計劃;
(三)負責水土保持工作綜合協調和監督,建立和完善各級水土保持管理服務網路;
(四)負責審批並監督實施水土保持方案;
(五)負責水土流失動態的監測、預報;
(六)負責水土保持經費、物資的管理和使用,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費和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
(七)組織開展水土保持宣傳教育、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和技術推廣工作。
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立了水土保持機構的,由水土保持機構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行使《水土保持法》、《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職權。
鄉(鎮)的水土保持工作,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日常工作由鄉(鎮)水利(水保)站負責。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土保持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專款專用。在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可以安排部分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農業發展基金等資金,用於水土保持。
在水土保持經費中安排百分之二十的資金用於水土保持的預防、監督和管理。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重視並開展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全民水土保持意識,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第二章預防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組織全民植樹造林,擴大森林覆蓋面積,鼓勵種草,增加和保護植被;開發和節約農村能源,減少薪炭林的砍伐,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本辦法公布之日起六個月內劃定並公布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制定具體防治措施。第十條農業、林業、水利、交通、土地管理、城建等部門和工礦企業以及施工單位,應當完成本部門、本單位承擔的水土流失防治任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和協調有關部門進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第十一條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力量,在本辦法公布之日起一年內對本行政區域的陡坡地進行普查,劃定禁墾的具體范圍並予以公告。第十二條本辦法實施前已在禁止開墾的陡坡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人均耕地一畝以下地區,必須在本辦法公布之日起兩年內修建成梯田;人均耕地一畝以上地區,必須在本辦法公布之日起一年內退耕還林、種草,恢復植被。
本辦法公布前已在禁墾坡度以下、五度以上的坡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必須限期採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其中在禁墾坡度以下、十五度以上的坡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必須修建成梯田。第十三條開墾禁墾坡度以下、五度以上荒坡地種植農作物的,必須填寫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報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方可辦理土地開墾手續。第十四條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坡地全墾造林。
在二十五度以下、五度以上的坡地上整地造林,必須採取水土保持措施。
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上整地造林,應當採取修築反坡梯田、魚鱗坑,「V」型溝和水平溝等方式進行。
營造果木等經濟林,應當採取梯地、台地或者橫壟種植法。

熱點內容
百民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發布:2024-11-16 06:59:57 瀏覽:768
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6 06:56:16 瀏覽:286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