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少數民族翻譯訴訟法

少數民族翻譯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4-08-07 13:36:38

『壹』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什麼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三十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理;起訴書、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書應當根據實際需要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文字。

少數民族學習普通話,必須處理好學習普通話與保護母語的關系。少數民族語言是少數民族的特徵之一,蘊含著少數民族長期創造的傳統文化,是少數民族智慧的結晶,少數民族對自己的母語有著深厚的感情。

學習漢語是少數民族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走雙語之路,是少數民族語言生活的最佳模式。

(1)少數民族翻譯訴訟法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堅持貫徹執行民族平等和語言平等的政策,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和發展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都明確規定,各少數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

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無本民族語言外,其他54個民族均有本民族語言。1988年,《中國大網路全書》記載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使用了超過80種語言(第一版,語言文字卷)。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已經或快要消亡。盡管中國在少數民族語言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其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對此,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指出: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互聯網等的沖擊,正處於逐漸消失的危險;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臨消失的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

『貳』 人民法院在審判案件時可以對當事人翻譯嗎

這個抄是可以的,因為襲每個人都有自己訴訟的權利,但如果當事人有少數民族或者外國人的話,是需要翻譯才能保證訴訟的正常進行的話是可以翻譯的。《刑事訴訟法》第九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四個自信 發布:2025-02-25 18:49:37 瀏覽:220
刑事訴訟法對國家經濟的影響 發布:2025-02-25 17:55:19 瀏覽:923
道德規范評語 發布:2025-02-25 17:37:15 瀏覽:477
巢湖水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2-25 17:28:29 瀏覽:247
雇泰法律咨詢事務所 發布:2025-02-25 17:28:25 瀏覽:978
刑事訴訟法被告委託人 發布:2025-02-25 17:27:50 瀏覽:321
全國十佳律師 發布:2025-02-25 17:08:29 瀏覽:228
經濟法課前案例答案 發布:2025-02-25 16:33:10 瀏覽:124
中級經濟法郭守傑趙俊峰 發布:2025-02-25 15:47:40 瀏覽:332
行業自律的性質與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5 15:32:35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