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證明程序

刑事訴訟法證明程序

發布時間: 2024-08-22 19:33:07

① 刑事訴訟法的證明標准

法律主觀:

刑事訴訟中的證明標准,是指法律規定的公安司法人員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要求達到的程度。依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和訴訟理論,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標准應當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於刑事訴或轎訟證明標准,我國刑事訴訟法作了明確規定。第五十五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2、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3、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法律客觀:

一、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證明標準是什麼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明標準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此可以作以下理解:(1)據以定罪的證據均亦查證屬實;(2)案件事實均有必要的證衫磨肆據予以證明;(3)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4)對案件事實的證明結論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二、刑事證明標準的重構我們認為,刑事訴訟的根本任務是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因此,刑事訴訟證明標准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是此罪抑或彼罪。其次是訴訟程序是否合法,公正和有效率。基於此,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標准應逐步走向是二元化,而不應僅是「客觀真實」或者「法律真實」的一元化實體標准。二元化的訴訟證明標准應包括:一是實體標准,即應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實體標准,我們稱之為要件說;二是程序標准,即應以司法機關的訴訟證明活動是否嚴格按照程序法的規定進行,也就是說程序是否合法、公正和有效率。犯罪構成是刑事法律規定的,決定某一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並為成立犯罪所必須的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的總和。行為人的行為具備主客觀要件符合刑事法律規定,並具有社會危害性,則行為構成犯罪,依法應予追究刑事責任;反之,行為不構成犯罪,應屬公民的自由行為。可見,犯罪構成是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最為直接、明了的界限或標准。刑事訴訟的根本任務就是要解決行為人罪與非罪,此罪抑或彼罪的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刑事訴訟證明的實體標準是科學的立法界定。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刑事訴訟證明標准,還有以下理由可以作為明證。首先,犯罪構成要件是立法者在對每一罪名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的基礎之上,對人類行為客觀事實的法律化。即立法者制定法律規范即是對行為危害性充分認識後以法條的形式公布於眾游凳。刑事犯罪構成要件就是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上形成的科學認識,是一種客觀真實的法律化。因此,以是否具備犯罪構成作為刑事訴訟證明標准既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又與我國「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相一致。其次,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訴訟證明標准,符合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罪刑法定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的高度概括。這一原則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在反對封建專制特權過程中確立的基本刑法觀,後來逐漸演化為世界刑法的基本原則。刑事訴訟的任務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在訴訟活動中,通過控辯雙方的舉證活動,揭示出行為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某一罪名的構成要件,並決定是否科處刑罰。在法治文明日漸發達的今日,任何決定對行為科刑處罰的裁決都不得違反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只有符合特定罪名構成要件的行為才是刑事訴訟所要揭示的行為。第三、從司法實踐來看,任何司法活動都是一個三段論式的判斷活動公安機關根據自己查明的事實,進行分析、綜合、判斷事實是否符合某一犯罪構成要件,如果不符合,這些查明的客觀事實並不具有法律意義;如果符合,則將案件材料移送給檢察機關。檢察機關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進行審查判斷,如果實體上不符合某罪的構成要件,程序上不符合起訴條件,則做出不起訴決定或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如果實體上符合某一犯罪的構成要件,程序上不存在違法之處,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審判機關更是注重控辯雙方提供的證據是否能證明行為人的犯罪事實是否符合某一犯罪的犯罪構成,符合則做出有罪判決,不符合則做出無罪判決。可見,公安司法機關的偵查、起訴、審判活動均是圍繞一個共同的基點即是否具備犯罪構成而展開,司法實踐中的活動表明,只有犯罪構成才是刑事訴訟的證明標准,而且這一標准也為證據的調查和運用指明了方向,具有簡明扼要、操作性強的特點。第四,從我國立法上看,《刑事訴訟法》第162條規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是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標准,這是一種共識。但由於對該條理解的偏差,引發了客觀真實與法律真實的大爭論。其中「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理解為通過訴訟活動,控辯雙方充分運用訴訟手段,根據法院確認的證據所證實的案件事實符合某一犯罪的構成要件。應著重在「清楚」的程度上必須達到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標准即是否具備某一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而不應糾纏於查清的事實是法律上的真實還是客觀的原本事實。簡單一點理解,其實刑事訴訟法當中的證明標准也就是要求案件的事實必須清楚,證據必須是確實充分的。也就是說,首先證據方面的收集都是合法的,而且對案件的證明結局是唯一的,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量刑定罪的。

② 刑事訴訟法起訴的程序是怎樣的呢

法律分析:(一)立案。社會上出現了涉嫌犯罪的事件,偵查機關可能是基於有關單位或個人報案、控告、舉報以及犯罪嫌疑人自首等原因而介入,進行初步的調查後,如果認為這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實並應該對犯罪人追究刑事責任,則予以立案,從而啟動了刑事訴訟程序。這里的偵查機關,一般指公安機關。刑事案件主要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二)偵查。偵查機關立案以後,開始進行偵查。偵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找到犯罪人,一是收集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經過偵查,對有證據證明存在犯罪嫌疑的人為了防止其阻礙訴訟的正常進行,如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毀滅證據、逃跑、自殺等情形,可以採取強度不同的強制措施,常見的如取保候審、拘留、逮捕等。為了弄清事實真相和收集證據,公安機關有權採取訊問犯罪嫌疑人和詢問證人,進行勘驗、檢查、搜查,扣押物證、書證,組織鑒定、發布通緝令等偵查措施。(三)審判階段。

法院在收到並審查檢察院移送起訴的案件後,除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一般會公開開庭審理。法庭審理後,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1)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作出有罪判決;(2)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作出無罪判決;(3)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判決宣告後,如被告人和檢察院不提出上訴或抗訴,則該判決在10日後生效並交付執行。被告人如果對判決不服,可以在10日內以口頭或書狀形式提出上訴。檢察院不服判決可以提起抗訴。二審法院接到上訴或抗訴後,可能開庭審理,也可能只是進行書面審理。其如果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的,維持原判;認為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錯誤的,撤消原判,直接改判;原審法院審判過程中違反程序的,撤消原判,發回重審。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是終審判決,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程序到此終結。判決作出以後,檢察院或者被告人如有異議,可以依法抗訴和申訴,但上訴和申訴並不必然啟動再審程序。(四)執行。執行則指刑事執行機關為了實施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確定的內容而進行的活動,在我國,刑事執行的主體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監獄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七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零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③ 我國刑事訴訟法關於證明的幾條規定

證明標準是案件中事實部分都有真實、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用以證明事實的證據與事實之間存在一定聯系,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所有證據都經查證和屬實,並且證明結論唯一。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一條認定案件事實,必須以證據為根據。《解釋》第六十三條證據未經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但法律和本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熱點內容
山東省養老保險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4-11-16 00:01:33 瀏覽:31
網路買賣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5 23:49:59 瀏覽:297
勞動法工傷休假規定 發布:2024-11-15 23:46:21 瀏覽:32
武漢競誠法律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水滴 發布:2024-11-15 23:45:26 瀏覽:771
合同法租賃合同部分 發布:2024-11-15 23:00:34 瀏覽:400
物權法106條合同法51條 發布:2024-11-15 22:50:41 瀏覽:122
道德與法治姐姐不在家 發布:2024-11-15 22:41:21 瀏覽:71
司法兩個堅持 發布:2024-11-15 22:34:56 瀏覽:664
勞動法44條規定有哪些 發布:2024-11-15 22:02:16 瀏覽:851
合同法中情勢變更條款 發布:2024-11-15 21:58:42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