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快遞業的首部行政法規
❶ 快遞新規具體在什麼時候開始正式實施
我國首部快遞業法規《快遞暫行條例》5月1日起正式實施。法規對於快遞員送貨上門、用戶隱私信息保護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
在實際生活中,常常可以遇到快遞員不願意上門送貨的情況。對此,新規中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這意味著,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相關規定。如果快遞員想要把快遞放在小區代收點或者快遞櫃,都需要首先徵得收件人同意才行。
快遞損壞如何索賠
新規強化了快件處理操作規范,指引企業在操作中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快件安全,要求「不著地、不拋件」,防範「野蠻操作」。
同時要求企業與寄件人按照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要求企業在寄件人填寫運單前告知保價規則,允許企業要求寄件人對貴重物品保價。
如快遞在寄送過程中發生損壞,在用戶索賠問題上,規定用戶可以向商標、字型大小、快遞運單的所屬企業要求賠償,也可以向實際提供服務的企業要求賠償。
❷ 用快遞寄貴重物品,丟了怎麼賠償
1、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2、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型大小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3、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未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未向所在地郵政管理機構報告。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2)作為快遞業的首部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我國首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5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寄件人填寫快遞運單前,應當提醒其閱讀快遞服務合同條款、遵守禁止寄遞和限制寄遞物品的有關規定,告知相關保價規則和保險服務項目。
根據條例,寄件人交寄貴重物品的,應當事先聲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要求寄件人對貴重物品予以保價。
除信件和已簽訂安全協議用戶交寄的快件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並登記身份信息,但不得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貴重物品要購買保險:
一般價值2000元以上的物品,如手機、手錶、電腦、照相機、首飾、高檔服裝、藝術品等建議要購買保險。並在保險貨物名稱的欄目內上正確的填寫物品名稱,保險金額、價值,避免理賠時產生糾紛,同時申報價值也需如實填寫。
有些快遞運輸保險是有免陪額的,如申報的保險額是5000元,但實際可能只賠4700元,其中有300元是免賠額。因此,一定要向快遞公司咨詢清楚,必要時要求其請提供書面的說明。
保險費率一般為0.1%至1%之間,如果保險費率過高,建議與其它快遞公司的價格與保險費比較後再作權衡。
❸ 快遞為何拒絕送上門,誰負責任
2018年5月1日起,我國首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將正式施行。
新規第二十五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如未經許可,快遞員不得將快遞投放到快遞室或快遞櫃。
如果收件地址不在快遞網點的配送范圍,那麼快遞員不送貨上門這是正常的,配送范圍可以在快遞的官網處查詢。但是如果收貨地址在配件范圍內,快遞員仍拒絕送貨上門,您可以撥打郵政的客服熱線:11185,投訴快遞員。快遞公司是有義務將貨物送到收件人手上的,收件人有權拒絕前去取貨,快遞公司拒絕送貨上門本身行為就是不正確的,因為已經支付了快遞費用,就有權得到相應的服務。
❹ 快遞業首部行政法規什麼時間開始施行
快遞業首部行政法規5月起施行。
在保障安全方面,從制度上牢牢守住安全底線,著力保障公共安全和用戶信息安全。條例立足實際情況,聚焦快遞業安全發展的老問題和新挑戰,對用戶的電子數據信息安全進行了專門規定,立法過程中充分研究了企業使用電子運單等形式保障信息安全的做法,對企業違規行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