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最新行政訴訟法調解

最新行政訴訟法調解

發布時間: 2024-09-13 02:28:38

❶ 行政訴訟法關於調解的規定

從《行政訴訟法》第50條中的規定來看,一般在對行政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並不適用調解。但在該法第67條中又有格外的規定,若是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話,那還是可以就行政賠償部分進行調解。因而,說行政訴訟是否能夠調解,還是要區分不同的情況。
一、行政訴訟能否調解
不可以,但行政賠償部分可以調解。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第六十七條第三款規定,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定和《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5條都明確規定,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原告應當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事實提供證據。被告有權提供不予賠償或者減少賠償額方面的證據。
二、超過行政訴訟時效怎麼辦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勝訴權。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行政訴訟法》第4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行訴法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六個月。法定訴訟時效即法律有規定的訴訟期限從其規定。中國行政法律所規定的行政起訴期限有5天、10 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效力就是指訴訟時效屆滿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根據民法通則第138條、民法總則第188條的規定,這種法律後果表現在:
1、行政訴訟時效屬於消滅時效
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獲得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行政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19條的規定,權利人在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後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予以受理,不得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不予受理。因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後才能查明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當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後查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則依法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確有正當理由的,則依法認定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予以延長,以便保護權利人的權利。
3、行政訴訟時效屆滿並不消滅實體權利
這就是說,訴訟時效屆滿,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強制保護。但是,權利人基於民事法律關系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後自願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仍然有權接受。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而且基於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存在,義務人在自願履行義務後,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實體權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滅的,則履行義務的義務人可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
一般行政訴訟中被告一方都是國家機關或者部門,也就是享有一定行政職權的部門。結合法律的規定,在提起行政訴訟的時候是不能就抽象行政行為起訴的,也就是說抽象行政行為並不可訴。另外,提起行政訴訟也要注意時效問題,不要超過法定時效起訴。

❷ 行政調解具有法律約束力嗎

法律分析:具有。理由: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後,調解書生效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對雙方都有約束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九十六條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❸ 行政調解能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能對行政調解行為提起行政訴訟。所謂的行政調解行為是指在國家行政機關主持下、以爭議雙方自願為原則,通過行政機關的調解,促使爭議當事人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爭議的活動。行政調解行為有兩大特點:一是,行政機關沒有行使行政權以強迫雙方或一方接受特定內容的協議,在調解過程中行政機關類似普通的第三人;二是,作為行政調解結果的協議內容的達成是雙方自願接受的結果,行政調解協議也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或雙方反悔,任何一方都可以將爭議提交法院,作為普通的民事案件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❹ 我國行政訴訟法哪三類案件可以適用調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三類案件可以適用調解:
1、行政賠償;
2、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
3、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公正、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而制定的法律,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其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主要特點如下:
1、規定被告一方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案件是當事人控告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案件;
2、其解決的糾紛,是政府機關進行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同行政管理相對一方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行政糾紛;
3、其規定的行政訴訟,是法律規范明文規定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控告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訴訟;
4、行政訴訟雙方當事人所爭議的,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
5、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熱點內容
電大經濟法概論第三次形成考核 發布:2024-12-25 02:04:52 瀏覽:2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於事業單位解聘 發布:2024-12-25 01:59:05 瀏覽:794
律師個人法律服務宣傳 發布:2024-12-25 01:59:04 瀏覽:391
2018刑法分則 發布:2024-12-25 01:53:56 瀏覽:148
如何在教學工作中開展法律知識的滲透和教育 發布:2024-12-25 01:23:21 瀏覽:369
馬力律師 發布:2024-12-25 01:11:13 瀏覽:372
美女律師日本電影 發布:2024-12-25 00:23:00 瀏覽:454
2017年民事訴訟法修改 發布:2024-12-24 23:51:17 瀏覽:981
論述合同法的四個風險 發布:2024-12-24 23:34:54 瀏覽:252
政治委員條例 發布:2024-12-24 23:27:41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