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5自考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2015自考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4-11-09 11:26:07

『壹』 自考法律,考試科目有哪些

主要專業課程:法理學、刑法學、民法學、刑事訴訟法、憲法學、民事訴訟法、商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私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經濟法學、知識產權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

(1)2015自考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自學考試學習方式靈活、工學矛盾小、費用低,實行「寬進嚴出」,「教考分離」,

自學考試採用學分累計的方式逐步完成學業,學習者完成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並取得合格成績,完成畢業論文或其他教學時間任務,思想品德鑒定合格者准予畢業取得相應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學歷。

本科專業的理論考試課程門數不少於20門,總學分不低於125學分(不包括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學分數);獨立本科段專業的理論考試課程門數不少於10門,總學分不低於70學分(不包括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學分數)。

『貳』 湖北自考行政管理學,我一科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考了68分,但是現在變成了00261行政法學,是要重考嗎

你這是遇上自考專業課程改革,正常的這種改革都會有一個前後課程替代表,版也就是說你之前的行政權法與訴訟法這么課程取消後,可以免考新計劃的一門課程,兩者學分差不多。具體替代關系不清楚,你可以聯系自考辦工作人員。
你不用去重考。當初用企業管理替代了物理(工),簡單說你前面的課程考完就可以不用考新計劃對應的課程,可以用舊課程的單科成績去申請最後的畢業。

『叄』 自考行政管理專業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根據全國考辦函《關於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信息管理系統中處理考委[2013]3號文件要求停考「民法原理與實務」等10門課程相關問題的通知》要求,2015年,將行政管理學專業(獨立本科段)中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00923,7學分)調整為行政法學(00261,5學分),行政管理學專業(獨立本科段)總學分調整為69學分。請各有關單位及時告知考生,做好課程考試准備工作。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行政機關在決策體制上一般實行( D) 4-60
A.民主集中制 B.集體負責制
C.合議制 D.首長負責制
2.下列屬於授益性行政行為的是(B ) 10-197
A.行政確認 B.行政給付
C.行政復議 D.行政徵收
3.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這種權屬糾紛解決方式屬於(B ) 15-266
A.行政調解 B.行政裁決
C.行政仲裁 D.行政處分
4.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上訴期限是( A) 29-538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5.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和發布的規章不一致,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C ) 9-151
A.地方人民政府作出解釋或裁決 B.部委作出解釋或裁決
C.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裁決 D.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或裁決
6.行政訴訟證據的證明對象是(B ) 28-503
A.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可訴 B.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成立
C.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合理 D.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
7.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為,應當予以(C ) 17-294
A.變更 B.重做
C.撤銷 D.維持
8.在我國,行政監察的對象是(C) 20-340
A.公民、法人和組織 B.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C.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 D.涉嫌違法犯罪的組織或者個人
9.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連續2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將被(B) 6-99
A.開除 B.辭退
C.懲戒 D.調離
10.行政復議機關受理復議申請後,作出復議決定的期限是(B) 21-369
A.30日內 B.60日內
C.90日內 D.180日內
11.行政訴訟的特有原則是( B ) 24-440
A.檢察監督原則 B.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C.司法審查原則 D.獨立審判原則
12.行政補償的產生是因為( A) 23-403
A.合法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B.不當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C.違法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D.過錯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13.在我國,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C) 2-31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D.各部委
14.一事不再罰原則的適用是指(C ) 13-233
A.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
B.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C.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
D.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15.行政訴訟變更判決適用於(C) 31-564
A.行政許可顯失公正 B.行政裁決顯失公正
C.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D.行政強制顯失公正
16.在下列情形中,應列入行政賠償范圍的是(B ) 22-377
A.某高壓電設置不當致人死亡 B.某公安機關將某人錯誤拘捕10天
C.某鎮政府徵收500畝農田 D.某執法人員執法中將小商販打傷
17.對行政裁判案件的執行,原則上由(C ) 32-585
A.基層人民法院受理 B.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C.第一審人民法院受理 D.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
18.行政主體對於行政合同的履行、變更或解除享有(A) 16-276
A.優益權 B.受償權
C.豁免權 D.處置權
19.對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地方人大常委會有權(B ) 19-326
A.改變 B.撤銷
C.改變和撤銷 D.確認無效
20.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其一審管轄法院是(B) 26-474
A.基層人民法院 B.中級人民法院
C.高級人民法院 D.專門人民法院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行政關系主要包括(ACBE ) 1-8
A.行政管理關系 B.企業、法人等組織的內部行政管理關系
C.內部行政關系 D.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E.行政救濟關系
22.在受到執法人員的不利處理時,行政相對人享有(ADE) 7-107
A.陳述申辯權 B.知情權
C.拒絕處分權 D.申訴權
E.請求賠償權
23.下列屬於不可訴的行政行為有(ACD) 25-449
A.行政處分 B.行政處罰
C.行政調解 D.行政仲裁
E.行政合同
24.在我國,間接行政強制的種類有(CD) 14-250
A.警告 B.罰金
C.執行罰 D.代執行
E.抵繳
25.關於行政許可,下列表述正確的有(AB) 11-201
A.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B.行政許可是授益性行政行為
C.行政許可要符合比例原則
D.任何規范性文件都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E.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可以自主轉讓
26.行政行為的特徵有(ABCDE ) 8-111
A.服務性 B.從屬法律性
C.裁量性 D.單方性
E.強制性
27.行政救濟的種類有(ABCDE) 18-310
A.行政復議 B.行政訴訟
C.行政賠償 D.行政補償
E.信訪制度
28.在我國行政徵收的類型有(AB) 12-219
A.稅收 B.排污費
C.機場建設費 D.五險一金
E.滯納金
29.在我國,行政立法的主體有(ABCDE) 9-147
A.國務院 B.國務院各部委
C.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D.較大市人民政府
E.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
30.當法律、法規授權的社會組織、企業或事業法人在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時,他們的法律地位體現為(ABC) 5-83
A.具有與行政主體相同的法律地位
B.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法律、法規授予的行政職權
C.對其所行使的行政職權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D.在不行使行政職能時也享有行政權
E.具有行政訴訟被告的主體資格

『肆』 行政法包括哪些法

行政法包括的法律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行政法的法律體系:
1、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
2、行政執法:涉及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等;
3、行政訴訟法:規定了行政訴訟的程序和原則;
4、行政監察法:涉及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
5、行政程序法:規定了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應遵循的程序規則。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法體系由《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行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以及《國家賠償法》等八部重要法律構成,共同規范行政機關的職權行使與公民、法人的相應權利義務,確保行政活動的合法性與效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伍』 2015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考點串講:行政立法行為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質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法學上往往賦予「行政立法」以不同的含義。筆者認為,行政立法是行政機關根據法定許可權並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發布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
(二)行政立法的性質
1、憲政行為說
2、行政行為說。該說又可分為授權立法說和職權立法說兩派。
二、行政立法的分類
(一)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
分類標准:行政立法權的取得方式。
1、職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憲法和組織法所賦予的行政立法權所進行的立法活動。
2、授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單行法律和法規或授權決議所授予的立法權而進行的立法。
(二)執行性立法和創制性立法
分類標准:行政立法的功能。
1、執行性立法。是指行政機關為了執行或實現特定法律和法規或者上級行政機關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規定而進行的立法。
2、創制性立法。是指行政機關為了填補法律和法規的空白或者變通法律和法規的規定以實現行政職能而進行政法英傑的立法。
(三)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分類標准:行政立法的主體。
1、中央行政立法。是指中央行政機關制定和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活動。
2、地方行政立法。是指地方行政機關依法制定和發布行政規章的活動。
三、行政立法的原則
(一)民主立法原則
(二)法制統一原則
(三)可操作性原則
四、行政立法的程序
(一)行政法規、規章的提議和起草
(二)行政法規、規章草案的審查和審議
(三)行政法規、規章的發布
(四)行政法規、規章的修改和廢止
制定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行為
褲銷仿一、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概念
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機關及被授權組織實施法律和執行政策,在法定許可權內制定的除行政法胡纖規和規章以外的決定、命令等普遍性行為規則的總稱。
(一)制定主體
(二)制定程序
(三)名稱
(四)性質
二、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種類
(一)創制性文件
創制性文件,是指行政機關或被授權組織為不特定公眾創設新的權利義務的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它有兩類,即政法英傑依職權的創制性文件和依授權的創制性文件。
(二)解釋性文件
解釋性文件,是指行政機關為了實施法律、法規和規章,斗搜統一各個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理解及執行活動,對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解釋而形成的規范性文件,包括法定解釋性文件和自主解釋性文件。
(三)指導性文件
指導性文件,是指行政機關對不特定公眾事先實施書面行政指導時所形成的一種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
三、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
(一)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並非都是法源
(二)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都是「依據」
(三)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位階
本章思考題:
1、簡述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質。
2、簡述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的區別。

『陸』 行政訴訟法與行政法規的主要關系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關系是行政訴訟法是行政法是規定行政機關及行政相對人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行政訴訟法是規范行政訴訟行為,調整行政訴訟關系的程序法規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柒』 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行政訴訟范圍的事項有

一、行政訴訟范圍有哪些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三項規定的「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

(一)請求判決撤銷或者變更行政行為;

(二)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

(三)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違法;

(四)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無效;

(五)請求判決行政機關予以賠償或者補償;

(六)請求解決行政協議爭議;

(七)請求一並審查規章以下規范性文件;

(八)請求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

(九)其他訴訟請求。

當事人未能正確表達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

第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一)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

(二)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三)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規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五)未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

(六)重復起訴的;

(七)撤回起訴後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八)行政行為對其合法權益明顯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九)訴訟標的已為生效裁判所羈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訴條件的。

人民法院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是指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處理結果。

第十一條行政機關為實現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標,在法定職責范圍內,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協商訂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權利義務內容的協議,屬於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一項規定的行政協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下列行政協議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一)政府特許經營協議;

(二)土地、房屋等徵收徵用補償協議;

(三)其他行政協議。

二、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1、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3條第1款的規定:「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行政訴訟法的上述規定,確立了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這一規定,也是《憲法》第126條、《人民法院組織法》第4條有關規定在行政訴訟中的具體化,行政訴訟活動必須遵循。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行政訴訟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這一原則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實真相,以法律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

3、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由此確立人民法院通過行政審判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特有原則,簡稱合法性審查原則或司法審查原則。合法性審查包括程序意義上的審查和實體意義上的審查兩層涵義。程序意義上的合法性審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有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實體意義上的審查,是指人民法院只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不審查抽象行政行為,一般也不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理進行審查。就是說,這是一種有限的審查。

4、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這一規定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法制原則,在行政訴訟中的具體體現。在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中,一方是行政主體,它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處於管理者的主導地位;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他們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處於被管理者的地位。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從屬性行政管理關系。但是,雙方發生行政爭議依法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後,他們之間就由原來的從屬性行政管理關系,轉變為平等性的行政訴訟關系,成為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原告與被告的訴訟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5、使用民族語文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8條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中國的三大訴訟法都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作為基本原則予以規定。

6、辯論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有權進行辯論。」所謂辯論,是指當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就案件的事實和爭議的問題,充分陳述各自的主張和意見,互相進行反駁的答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辯論原則具體體現了行政訴訟當事人在訴訟中平等的法律地位,是現代民主訴訟制度的象徵。

7、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6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行政訴訟法》第七章又將這一規定具體化,使之成為行政審判中的四項基本制度。

8、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人民檢察院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監督,主要體現在對人民法院作出的錯誤的生效裁判,可以依法提起抗訴。

三、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的區別是什麼

1、二者受理的機關不同。行政訴訟由法院受理;行政復議由行政機關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受理,特殊情況下,由本級行政機關受理。

2、二者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人民法院處理行政訴訟案件屬於司法行為,適用行政訴訟法;行政機關處理行政爭議屬於行政行為的范圍,應當適用行政復議法。

3、二者適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復議適用行政復議程序,而行政訴訟適用行政訴訟程序。行政復議程序簡便、迅速、廉價,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訴訟程序復雜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復議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而行政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度等。

4、二者的審查強度不同。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原則上法院只能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而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可以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

5、二者的受理和審查范圍不同。《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對於受理范圍均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從列舉事項來看,《行政復議法》的受案范圍要廣於《行政訴訟法》。此外,《行政復議法》還規定對國務院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審查申請。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監督,且各有所長,不能互相取代。因此,現代國家一般都同時創設這兩種制度。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上,或將行政復議作為行政訴訟的前置階段;或由當事人選擇救濟途徑,或在當事人選擇復議救濟途徑之後,仍允許其提起行政訴訟。

熱點內容
醫保卡買日用品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3 06:33:14 瀏覽:428
司法月度匯報 發布:2024-11-13 04:22:11 瀏覽:872
華政東方法學 發布:2024-11-13 04:09:33 瀏覽:315
現階段科學立法的阻滯因素 發布:2024-11-13 04:06:18 瀏覽:533
外國公司聘請中國法律顧問 發布:2024-11-13 04:06:17 瀏覽:929
合夥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3 03:43:57 瀏覽:438
衛生法律責任特點 發布:2024-11-13 03:19:28 瀏覽:311
假授權委託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3 02:38:34 瀏覽:687
給投資公司做法律顧問 發布:2024-11-13 02:36:23 瀏覽:77
順城法院網 發布:2024-11-13 02:26:35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