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記的行政法性質
1. 婚姻登記行為具有可訴性嗎
婚姻登記行為具有可訴性嗎
婚姻登記是指戀愛的男女之間,為了實現共同生活的目的,依照法定程序,經國家婚姻登記機關核准,取得結婚證的行為。那麼,關於婚姻登記行為具有可訴性嗎?下文由我為大家分享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4修正)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婚姻登記行政案件原告資格及判決方式有關問題的答復》(法[2005]行他字第13號)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婚姻關系當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可否對婚姻登記行為提起行政訴訟及對程序違法的婚姻登記行為能否判決撤銷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有權起訴婚姻登記行為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八條規定,婚姻關系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未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婚姻登記,且不能證明婚姻登記系男女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當事人對該婚姻登記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撤銷。
相關案例
1.離婚登記作為一種行政確認具體行政行為屬於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圍——陳遠珍不服建湖縣上岡鎮人民政府離婚登記行政確認案
本案要旨:離婚登記是婚姻登記機關依當事人的申請,對當事人自願達成離婚協議,自願解除夫妻人身關系及財產分割債務處理和子女撫養問題予以認可和證明的一種行政確認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婚姻自由是人身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離婚登記作為一種行政確認具體行政行為應當納入行政案件的審查范圍。
案號:(2007)建行初字第0013號
審理法院:江蘇省建湖縣人民法院
2.婚姻登記行政行為具有可訴性——林水錦不服廈門市海滄區民政局離婚登記案
本案要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婚姻自由是人身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婚姻登記作為身份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法定要件之一,對相關當事人的人身權利有重大影響,並且不屬於《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的不可訴行政行為,因此婚姻登記行政行為具有可訴性。
案號:(2009)海行初字第18號
審理法院: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
3.婚姻登記機關違反法定程序批准離婚協議侵犯他人財產權的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李英豪不服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政府核發離婚證書案
本案要旨:婚姻登記機關在實施批准離婚這一具體行政行為時涉及確認財產的分割明顯違反法定程序,造成對當事人財產權侵犯的,屬於行政訴訟法的受案范圍。
案號:(1993)行初字第4號
審理法院: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法院
4.如果當事人不符合離婚條件而婚姻登記機關頒發了離婚證的,應由婚姻登記機關撤銷離婚登記,不得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王某訴民政局行政撤銷案
本案要旨:如果當事人不符合離婚條件而婚姻登記機關頒發了離婚證的,應由婚姻登記機關撤銷離婚登記,收回離婚證,並且對有關人員進行行政處分,所以在頒發離婚證過程中如有違法行為,當事人首先應到婚姻登記機關,由婚姻登記機關進行處理或處罰,對處理或處罰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非直接對離婚證提起行政訴訟。
權威觀點
1.離婚登記的法律性質及可訴性
筆者認為,婚姻法、《婚姻登記條例》等有關婚姻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確只規定了當事人在結婚登記時存在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情形時的救濟途徑和程序,即當事人可通過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撤銷婚姻、或者請求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並無規定當事人對離婚登記行為有爭議時的救濟渠道,即沒有無效離婚或可撤銷離婚的規定,但這只能推導出婚姻登記機關不具有自行作出撤銷離婚登記的職權,而不能得出離婚登記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結論。
筆者認為應當認可當事人對婚姻登記機關的離婚登記行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更進一步的理由有:
首先,筆者認為,離婚登記是一種公法與私法性質兼備融合,行政確認與公示公信效果兼備的復合性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八)項的規定,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婚姻自由權是公民人身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法理上分析,只要特別法沒有作出明確的特別禁止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認為離婚登記侵害自己合法權益時,就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其次,由於婚姻登記條例沒有授權登記機關可以撤銷離婚登記,我國民事訴訟中迄今也未設立無效離婚或可撤銷離婚之訴,故在現行行政救濟和民事訴訟體制下當事人對離婚登記的爭議無法獲得有效救濟,這不符合“有權利必有救濟”的法治理念。
最後,民事訴訟法關於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的規定,其法理基礎為“婚姻關系是一種人身關系,在人民法院判決解除婚姻關系並發生法律效力後,雙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分別另行結婚。因此,這類案件依其性質不宜再審”。這一法理不能構成人民法院對被訴離婚登記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限制,人民法院在對被訴離婚登記行政行為作出合法性評判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該行政行為的效力作出裁判。
如果離婚登記當事人一方在辦理離婚登記後又與他人結婚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違法而不予撤銷。應當說,近年來法院系統對婚姻登記特別是離婚登記的可訴性已基本取得統一認識,各地法院受理了不少此類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2005年10月8日給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關於婚姻登記行政案件原告資格及判決方式有關問題的答復”(法[2005]行他字第13號)中的第一項意見指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24條第2款規定,有權起訴婚姻登記行為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該意見雖然直接規定的是起訴婚姻登記行為的原告范圍,但其同時也明確了婚姻登記行為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性質及其可訴性。
在離婚登記行政案件的案由確立上,鑒於離婚登記行政行為的復合性形態,最高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法發[2004]2號)中也已將行政登記確立為一個獨立的案由,故不宜將案由確立為行政確認,而應確立為行政登記。
(註:上文中的《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八)項已被修改為第十二條第(十二)項)
2.當事人可以提起請求撤銷婚姻登記行為的行政訴訟的原因
按照《婚姻法》第十條和第十二條的規定,對於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可以申請法院宣告無效或者請示撤銷,但實踐中主要是按照民事訴訟途徑解決的。除民事訴訟外,還應當允許當事人基於同樣的事由提起請求撤銷婚姻登記行為的行政訴訟。
因為,首先,婚姻法本身並未限定只能通過民事訴訟解決婚姻無效和撤銷,且婚姻無效和撤銷本身就具有獨立性,可以與相關的財產等爭議相分離(後者可以自行解決或者另訴解決,在確認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上採取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完全由當事人自願決定。
其次,既然婚姻是以登記為法定形式的嚴格要式行為,婚姻登記不僅確認婚姻關系是否存在,而且具有獨立性,婚姻關系本身存在的無效事由和可撤銷事由均可以作為請求撤銷婚姻登記行政行為的基礎事由,按照法定事由撤銷婚姻登記行為,本質上就是否定了婚姻關系,因而與相應的民事訴訟異曲同工。正是由於兩者之間具有共同功能,也即在作用上具有可替代性,兩者不能同時並存,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
當然,按照婚姻法規定的婚姻無效事由和可撤銷事由啟動撤銷婚姻登記行為的行政訴訟的,原告的范圍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關於有權請求確認無效或者申請撤銷的利害關系人的規定。
3.婚姻登記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救濟途徑選擇原則的確定
對於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而言,婚姻關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可以依照《婚姻法》提起民事訴訟,亦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提起請求撤銷婚姻登記機關結婚登記行為的行政訴訟以達到其否定婚姻關系的目的。婚姻法與行政法的競合勢必導致司法救濟途徑的交叉與沖突。為了保證我國司法統一,維護司法權威,降低司法成本,筆者認為,就當事人婚姻糾紛救濟途徑選則應確定以下原則:
(一)自由選擇原則,即允許當事人在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兩種司法救濟途徑中進行自由選擇,充分保護其程序選擇自由性;
(二)優先原則,若當事人提起兩種訴訟,哪個程序先啟動,則該程序優先,另一程序自動終止,若同時提起,則由其自由選擇其一;
(三)訴權保護原則,當事人不符合其所選擇救濟途徑原告主體資格被駁回起訴的,若符合另一救濟途徑原告資格另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訴訟;(四)“一事不再理”原則,即只要任一具有原告主體資格的當事人選擇民事或行政救濟方式,人民法院完整地從實體上處理了糾紛,對此糾紛人民法院不再給予重復處理;
(五)判決結果一致原則,由於婚姻關系本身存在的無效事由和可撤銷事由均可作為請求撤銷婚姻登記或宣告婚姻登記無效的基礎事由,因此無論當事人就無效婚姻或可撤銷婚姻選擇哪種司法救濟途徑,都應保證判決結果的一致性。
;2. 從婚姻登記管理這一項談民政穩定社會的影響從收養登記談民政穩定社會的影響從救災談民政穩定社會的影
沒有搞過民政工作,不太懂。不過,看看下面這篇文章,很有啟發。不妨看看後自己好好總結提煉。
新時期的民政工作應體現「五器」作用
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孫啟洋認為,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民政部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要發揮好「五器」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夯實基礎。(一)維護社會和諧的「穩定器」。民政工作是社會的穩定器,維護穩定的作用十分突出。一是穩定軍心。雙擁優撫安置工作事關軍心穩定,事關軍地和諧,歷來是捍衛國家安全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二是穩定民心。通過健全「托底性」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為困難人群構築一道最後的安全防線;健全「改善性」老人優待制度,使他們頣養天年;健全「機會性」,殘疾人保障體系,積極推進就業,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創造條件。三是穩定街頭。通過做好救助管理工作,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幫助其渡過難關,避免其因生計問題與社會發生摩擦、沖突。四是穩定災區。民政部門負責轉移安置災民,調集發放救災物資和資金,解決災民基本生活需求,擔負著穩定災區的重任。(二)實現社會公平的「調節器」。通過建立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社會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為困難群體或特殊群體提供物質上或服務上的幫助,落實一系列惠民政策,維護社會穩定,調節,水化矛盾,實現社會公平,確保所有社會成員能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三)促進社會發展的「助推器」。通過民政工作有形、有效的調節,推動社會協調、有序的發展。一是發揮民政部門在部分行業上的主導作用。在養老服務、殯葬服務、福利彩票等事業上,民政部門承擔著政策引導、行業監管、市場培育等職責,對這些行業的發展環境起著主導性作用。二是發揮民間組織載體作用。民間組織對完善市場秩序、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社會組織程度、解決社會問題,推動服務產業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載體和力量。三是發揮德政區劃布局作用。適應加快城鎮化進程和深化德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加強區劃管理工作,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統籌發展、地區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四)規范社會管理的「催生器」。通過以上三個基本職能的發揮,催生新的事物向好的、順利的方向發展,向有序、有效、有利的方向發展。一是建立起新型社區管理機制。通過建立起黨組織領導、政府指導、自治組織主導、社區民間組織協助、志願者和居民積極參與的社區管理機制,擴大基層民主,維護村(居)民的合法權益,提高社區的服務和管理功能。二是建立起社情民意反饋和群眾利益表達新機制。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具有貼近民心、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決民生的優勢和作用,是建立社情民意反饋和群眾利益表達機制的可靠資源和有效途徑。(五)弘揚社會正氣的「共振器」。一是弘揚「雙擁」精神。通過雙擁共建活動,形成全社會擁軍優屬,關心支持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共築軍政軍民團結的大好局面。二是弘揚見義勇為精神。通過依法表彰見義勇為先進事跡,保障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庭的合法權益,大力弘揚見義勇為精神。三是弘揚社會互助精神。通過發展慈善事業、開展社會捐贈活動、組織送溫暖行動,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
3. 嫁給軍人有什麼限制
一、我國軍人婚姻制度概述
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破壞軍人婚姻案件的意見的報告》將軍人婚姻定義如下:「系指軍人同已經結婚的妻子和已經訂婚的未婚妻的婚姻關系而言。已訂婚的未婚妻,一般是指群眾和親屬都已公認的同軍人有婚約關系的人。」在80年婚姻法頒布以前一直採用這種觀點。就目前我國婚姻家庭法領域不認可訂婚的法律效力,將軍人的婚約關系排除在軍婚之外,沒有軍籍的在部隊的工作人員也不適用軍婚的規定。
軍人婚姻制度是我國婚姻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下,仍有可能發生局部軍事沖突的可能。而軍人婚姻質量影響到我們軍隊的穩定和戰鬥力的提高,因此,一直將軍人婚姻予以特殊保護。軍人婚姻制度的調整范圍比較廣泛,主要是軍人和軍人,軍人和非軍人之間的婚姻關系,以及非軍人與軍人配偶之間的不正當關系等。軍人婚姻制度主要包括軍人的結婚制度、離婚制度、和軍婚的保護制度。
就我國軍人婚姻制度,從宏觀的角度而言,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涉及軍人婚姻方面的制度立法層次過低。在法律層面,僅能找到兩個法條,如《刑法》關於破壞軍婚罪的規定和《婚姻法》中關於離婚時軍人同意權的規定。其他關於軍人婚姻方面的規定,只能散見於各司法解釋、回復、批復中。這嚴重影響到了公民知法,又如何守法?甚至於有些規定在實踐中使用,對外公布范圍有限,如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在全國人大的法律資料庫里都檢索不到《軍隊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規定》本身,而只能查到關於該規定的《解疑》和《答記者問》。本人相信在軍隊系統內必定進行了適當的普法教育,但是,軍人婚姻並非只是軍人的事情,還涉及到軍人配偶及軍人婚戀對象,因此,應當以適當的形式向社會公開。二是專制色彩過於明顯,有些規定明顯侵犯了人權。如絕對禁止軍人與外國人結婚,及剝奪了軍人配偶的離婚自由權。三是,對有些沒必要保護的,過分保護,而對有些需要保護的,又沒有進行特殊保護等。下文中詳細論述。
二、我國軍人結婚制度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結婚可以分為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下面分別對軍人結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進行論述。
(一)軍人結婚的實質要件
軍人結婚除了需要滿足一般人結婚的條件,即婚姻法第5條,第6條,第7條的規定:結婚雙方必須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禁止結婚。
根據《軍隊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下面簡稱《規定》)和總政治部就對該規定的釋疑(下面簡稱《釋疑》要求,對軍人婚配對象和結婚時間限制較一般婚姻嚴格。
對軍人婚配對象限制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主要限制軍人在駐地,部隊內部和單位內部找婚配對象,具體根據軍人身份不同而限制不相同。義務兵不能在部隊內部或駐地找對象。士官原則上不得在部隊駐地或本部隊內部找對象結婚,但也有例外。孤兒、傷殘人員和個別年齡超過三十周歲回原籍找對象確有困難的士官,要求在部隊駐地找對象的,應當從嚴掌握,由軍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批准;在邊緣地區服役的中級以上的士官,駐地找對象的要簽訂轉業安置協議方可在駐地找對象。具體條件和程序如下:在邊疆國境縣(市)、沙漠區、國家劃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區和總部確定的一、二類島嶼部隊服役的個別中級以上士官,本人提出在部隊駐地找對象的,必須符合當地民族政策,由團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與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協商同意,經師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批准,並簽訂轉業軍人就地安置協議書的,方可允許在部隊駐地找對象結婚。另一方面,禁止軍人與外國人、中國國籍的但在國外或境外從事分裂祖國和破壞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活動的人通婚。
對軍人結婚時間限制適當放寬,但仍較一般人限制嚴格。《規定》提倡軍人晚婚,規定義務兵和地方應屆的高中生畢業學員(即生長幹部學員),禁止在校學習期間結婚。對幹部本科學員、研究生學員和年齡較大的士官學員,採納了院校的意見,學習期間准許其申請結婚。
我們認為,對軍人的婚配對象限制過於嚴格。
1、為了方便軍隊管理而限制軍人婚配對象,應該說是舍本求末。第一,出於方便軍隊管理的需要,縮小軍人的通婚圈,使某些軍人婚配困難。俗語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婚姻是愛情的結晶,往往需要雙方的長時間的接觸和雙方的相互關愛、了解、磨合。而軍人與軍人、軍人與駐地的異性青年在長期一起工作或交往,為相互了解提供了便利。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職業,能夠相互理解,有共同語言,容易迸發愛情的火花。而規定限制這些異性青年的婚配,軍人豈不失去地利,增加婚配難度。第二、該規定扼殺了軍人與心愛之人的愛慕之心,為將來的婚姻生活帶來了不幸的瞞下了隱患,不利於軍人長期安心為國效勞,同時也徒增部隊今後對軍人婚姻的管理難度。
2、為了維護當地居民的婚配比例的平衡,而限制軍人與當地姑娘,特別是邊緣山區的姑娘的婚配,是基於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利於改善當地的軍民關系和國防安全。筆者認為,該種限制在目前的背景下,仍應該堅持。但是一概不允許,義務兵和士官與當地軍民婚姻,則過於絕對。在駐軍比較少的地方,軍人與當地異性(主要是女性)的婚配,不會使當地居民的婚配關系失衡,則不應當予以禁止。因此,規定應當做一個更加靈活的規定,具體是否應當禁止,應由各軍區具體規定,哪些地區應當予以限制,限制強度如何。
3、為了維護國家和軍隊利益的需要,限制軍人的婚配對象是確有必要的,但過於寬泛。將所有的外國人排除在軍人婚配對象之外,筆者認為值得商榷。第一,將所有的外國人排除在軍人婚配對象之外的潛在思維是所有其他國家和外國人均是我國的假想敵,且都會參與對中國的間諜和破壞活動。隨著國際交往的加快,跨國戀情和跨國婚姻將會越來越多的涌現,而我國軍人人數眾多,也難免會發生,而絕大多數 國家和公民與我國並沒有軍事上的利益沖突,限制似無必要。以台灣《軍人婚姻條例》[台灣「立法院」認為現在台軍軍人的婚姻生活與安全保障沒有必然關系,於2005年9月27日廢除「軍人婚姻條例」,現役軍人婚姻事項回歸「民法」規范。我們認為國防利益無小事,且該條例有諸多值得借鑒之處。]為例:認為對軍人婚配對象的限制僅以危害國家安全者為限,且實行嚴格的「無罪推定原則」。其中第四條規定:「軍人遇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結婚:一、因犯內亂、外患罪經判決確定者。二、外籍人士有事實足認有危害國家安全者。」我們認為,雖然台灣之規定,衡量了個人利益與「國家」安全利益,不可全盤吸收。因為外籍人士是否有危害我國國家安全之事實,很難調查取證。因此,我們採用折衷的方法,使其既具有可行性,又最大限度的保護軍人的婚姻自由。(1)應當規定,與軍人結婚之對象經判決確認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主義制犯罪的,禁止結婚。(2)對於欲與外籍人士結婚之軍人,可以分為掌握國家絕密、國家機密、國家秘密和無國家秘密四等。對於掌握國家絕密和國家機密之軍人,應當限制其與外國人通婚,但是如果屬於華裔或外籍華人,且經我國駐所在國使領館詳細調查的,沒有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可以特許結婚。對於掌握國家秘密和沒有掌握國家秘密的軍人,原則上可與外籍人士通婚,有危害國家安全之嫌的可作例外處理。如果其結婚後,則應當加強軍人對配偶的保密工作教育,並盡量說服軍人之配偶等結婚以後放棄原有國籍到中國加入到我國居住,對其出入境採用審批制。
關於軍人結婚的時間限制,我們認為現行的規定比較合理的。一是限制低齡女人結婚,與憲法和計劃生育工作提倡的晚婚倡導想符合,也能體現軍人崇高的政治覺悟。另外也考慮到大齡學員的實際情況,允許其結婚,比較務實應值贊賞。台灣《軍人婚姻條例》規定,接戰地域直接參加作戰,或擔任緊急防務者,不得結婚。規定較為合理,應予以引進。
(二)軍人結婚的程序要件。
新的婚姻登記條例大大簡化了結婚的程序,普通人結婚在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前提下,只需要提供: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簽字聲明即可到一方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結婚。免除了原先需要提供的婚檢和單位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軍人婚姻仍然不適用新的婚姻登記條例,且軍人有不同於一般婚姻的程序要件,簡單介紹如下:
1、軍人應當向單位提供戀愛報告,單位對戀愛對象負責政治審查。
根據《規定》要求,軍人應當慎重選擇戀愛對象,軍官和文職幹部確立戀愛關系以後,應當主動向所在的黨組織報告,由團級以上的單位政治機關對其戀愛對象進行政治審查。
2、軍人應當在結婚前一個月向單位提交申請,單位負責審查。
現役軍人結婚須提前一個月向所在單位黨組織和政治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審查同意後,填寫《申請結婚報告表》作為歸檔材料;由政治機關出具《婚姻狀況證明》,作為登記結婚的依據。審查內容還包括軍人配偶的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要求軍人配偶應當是政治可靠,思想進步、品行端正。
4. 領取結婚證一定要到戶口所在地去辦理嗎
法律分析:是的。辦理結婚證必須在戶口所在地進行辦理。行政機關登記辦理結婚證的行為,在行政法上屬於一種行政確認行為,是對雙方的愛情關系給予一種法律效力上的確認和保護。男女雙方在辦理結婚證時,可以共同到任意一方的戶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辦理結婚證,需要帶上雙方的戶口本、證件合照以及身份證。
法律依據:《婚姻登記條例》第四條 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5. <<婚姻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