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解釋修改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為正確理解和適用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解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二章管轄
第三章迴避
第四章辯護與代理
第五章證據
第六章強制措施
第七章附帶民事訴訟
第八章期間、送達
第九章其他規定
第二編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
第一章立案
第二章偵查
第三章提起公訴
第三編審判
第一章審判組織
第二章第一審程序
第三章第二審程序
第四章死刑復核程序
第五章審判監督程序
第四編執行
第五編特別程序
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章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三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第四章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附則
⑵ 新刑訴法司法解釋修訂內容有哪些
1、將第二條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2、將第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刪去第二款。 3、將第二十條修改為:「中級 人民法院管轄 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 (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4、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本章關於迴避的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 訴訟代理人 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迴避、申請復議。」 5、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 採取強制措施 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 移送審查起訴 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6、將第三十四條修改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 判處無期徒刑 、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7、將第三十五條修改為:「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8、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六條:「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 變更強制措施 ;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9、將第三十六條改為二條,作為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修改為: 「第三十七條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 會見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辯護律師同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適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 10、增加二條,作為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 「第三十九條辯護人認為在偵查、 審查起訴期間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 「第四十條辯護人收集的有關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現場、未達到 刑事責任年齡 、屬於依法 不負刑事責任 的精神病人的證據,應當及時告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
⑶ 刑訴法司法解釋新舊對照
法律分析:本次刑事訴訟法修改,內容豐富,對刑事審判工作的影響重大。為確保法律准確、有效實施,早在刑事訴訟法修改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即密切跟蹤立法進程,同步開展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2〕21號,以下簡稱《2012年解釋》)的前期准備工作,向院內相關部門徵求司法解釋修改意見,並就若乾重要專題委託十七家高院、八家中院和三家基層法院開展前期調研,確保司法解釋起草堅持問題導向,匯集司法實踐智慧。《刑事訴訟法修改決定》通過後,經過反復調研論證,起草了解釋稿,多次徵求中央有關部門、地方法院的意見,並邀請十餘位刑訴法專家進行論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八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⑷ 請教:最高院最近一次「刑訴法司法解釋」是在2021年2月4日,在此之前也發布過,是哪一年發布的
最高法關於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⑸ 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00條規定解讀
法律主觀:
新刑事訴訟法 將要修改,增加第73條,內容如下: 監視居住應當在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指定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法律客觀:
《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 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是指下列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刑事案件: (一) 故意傷害 案(輕傷); (二)重婚案; (三)遺棄案; (四)妨害通信自由案; (五)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六)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七)侵犯 知識產權 案件(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八)屬於 刑法 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以判處三年 有期徒刑 以下 刑罰 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 上述所列八項案件中,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 立案偵查 。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偽證罪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⒈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⒋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⒈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⒉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⒊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⒋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⒌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⒎侵犯知識產權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⒏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本項規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其中證據不足、可以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且有證據證明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⑹ 非法證據排除的最新司法解釋
2012刑事訴訟法修改,較為全面地規定了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為切實維護司法公正,維護訴訟參與人合法權利,遏制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解釋》設專節對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的具體適用作出了明確。
1. 進一步明確了「非法證據」的認定標准。《解釋》規定,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或者採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體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劇烈疼痛或者痛苦的方法,迫使被告人違背意願供述的,應當認定為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應當綜合考慮收集物證、書證違反法定程序以及所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情況作出認定。
2.進一步明確了申請排除證據的程序。規定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依法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並規定人民法院在向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送達起訴書副本時,應當告知其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的,在開庭審理前提出,但在庭審期間才發現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除外。
3.明確了對取證合法性的審查、調查程序。《解釋》規定:
(1)開庭審理前,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的,應當召開庭前會議,就非法證據排除等問題向控辯雙方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2)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的,法庭經審查,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的,應當進行調查;沒有疑問的,應當當庭說明情況和理由,繼續法庭審理。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調查,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在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出排除非法證據的申請後進行,也可以在法庭調查結束前一並進行。開庭前已掌握非法取證的線索或者材料,開庭前不提出排除非法證據申請,庭審中才提出申請的,應當在法庭調查結束前一並進行審查,並決定是否進行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調查。需要說明的是,《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曾規定:「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或者庭審中,提出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訴人宣讀起訴書之後,應當先行當庭調查。」實踐普遍反映,對取證合法性一律當庭先行調查,不適應具體案件復雜情況,不利於提高庭審質效,同時也易致庭審功能異化。鑒此,綜合各方面意見,《解釋》對上述規定作了修改完善。
(3)經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排除。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調查後,應當將調查結論告知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⑺ 2022年刑事訴訟法解釋(修正草案)內容是什麼
隨著社會的發展,犯罪手段與犯罪工具多樣化,對其的分辨與打擊也越來越難。針對這種情況, 刑事訴訟法 也與時俱進,做了一些修訂。那麼刑事訴訟法解釋(修正草案)內容是什麼?接下來是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刑事訴訟法的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 2018年刑事訴訟法解釋(修正草案)內容是什麼 : 一、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二、將第十八條改為第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在對 訴訟 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 非法拘禁 、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 立案偵查 。對於公安機關 管轄 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三、將第三十二條改為第三十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被開除公職和被吊銷 律師 、公證員執業證書的人,不得擔任 辯護人 ,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監護人 、近親屬的除外。」 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 法律咨詢 ,程序選擇建議, 代理 申訴 、控告,申請 變更強制措施 ,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辯護。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五、將第三十七條改為第三十九條,第三款修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六、將第七十三條改為第七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 監視居住 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 羈押 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七、將第七十九條改為第八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批准或者決定 逮捕 ,應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認罪認罰情況,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等情況,作為是否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考慮因素。對於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 取保候審 或者監視居住。」 八、將第一百零六條改為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修改為:「(一)「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等機關對於刑事案件,依照法律進行的收集 證據 、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 九、將第一百一十八條改為第一百二十條,第二款修改為:「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從寬處理的法律規定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 十、將第一百四十八條改為第一百五十條,第二款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在 立案 後,對於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 技術偵查措施 ,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 十一、將第一百六十條改為第一百六十二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的,應當記錄在案,隨案移送,並在起訴意見書中寫明有關情況。」 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七十條:「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監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充偵查。 「對於監察機關採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對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動解除。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拘留後的十日以內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十三、將第一百六十九條改為第一百七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 有期徒刑 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十四、將第一百七十條改為第一百七十三條,修改為:「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告知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對下列事項的意見,並記錄在案: 「(一)涉嫌的犯罪事實、 罪名 及適用的法律規定; 「(二)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 「(三)認罪認罰後案件審理適用的程序; 「(四)其他需要聽取意見的情形。 「人民檢察院依照前款規定聽取值班律師意見的,應當提前為值班律師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必要的便利。 「犯罪嫌疑人、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十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七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同意量刑建議和程序適用的,應當在辯護人在場的情況下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 「(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十六、將第一百七十二條改為第一百七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人民檢察院可以在 起訴書 中就主刑、附加刑、 刑罰 執行方式等提出量刑建議。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應當在起訴書中寫明,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十七、第二編第三章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八十二條:「犯罪嫌疑人自願如實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重大 立功 或者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也可以對涉嫌數罪中的一項或者多項不起訴,公安機關可以撤銷案件。 「根據前款規定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 孳息 作出處理。」 十八、 將第一百七十八條改為第一百八十三條,修改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 一審 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或者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或者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至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應當是單數。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 十九、將第一百八十五條改為第一百九十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審判長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審查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和認罪認罰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 二十、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一條:「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量刑建議明顯不當的; 「(六)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在審判過程中,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二十一、 第三編第二章增加一節,作為第四節: 「第四節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二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認罰並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適用速裁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 公訴 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三) 共同犯罪 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對指控的事實、罪名、量刑建議有異議的; 「(四)被告人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沒有就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等事項達成調解或者和解協議的; 「(五)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 「第二百二十四條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規定的送達期限的限制,不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意見。 「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應當當庭宣判。 「第二百二十五條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有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或者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情形的,應當按照本章第一節的規定重新審理。」 二十二、將第二百五十條改為第二百六十一條,第二款修改為:「被判處 死刑 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 死刑緩期執行 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 減刑 的,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查證屬實,應當 執行死刑 的,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對於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二十三、將第二百六十條改為第二百七十一條,修改為:「被判處 罰金 的罪犯,期滿不繳納的,人民法院應當強制繳納;如果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二十四、第五編增加一章,作為第三章: 「第三章缺席審判程序 「第二百九十一條對於 貪污 賄賂等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潛逃境外,監察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前款案件,由犯罪地或者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第二百九十二條人民法院應當通過有關國際條約中規定的司法協助方式或者受送達人所在地法律允許的其他方式,將傳票和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人。被告人收到傳票和起訴書副本後未按要求歸案的,人民法院應當 開庭審理 ,依法作出判決,並對 違法所得 及其他涉案財產作出處理。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缺席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九十四條人民法院應當將 判決書 送達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不服判決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辯護人經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第二百九十五條在審理過程中,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理。 「罪犯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歸案的,人民法院應當將罪犯交付執行刑罰。交付執行刑罰前,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罪犯有權對判決、裁定提出異議。罪犯對判決、裁定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理。 「依照生效判決、裁定對罪犯的財產進行處理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返還、賠償。 「第二百九十六條由於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原因 中止審理 超過六個月,被告人仍無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或者同意繼續審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況下缺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 「第二百九十七條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審理;但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無罪,人民法院經缺席審理確認無罪的,依法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否對 刑事訴訟法解釋(修正草案)內容是什麼 有所了解了呢?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對刑事案件的審判與申訴更加有利,同時對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的活動有所幫助,也對徘徊在違法犯罪邊緣的行為起到了約束作用。
⑻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新舊對比
法律分析:新修改的法律,新舊對比主要在以下幾點: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人權司法保障。2.堅持以審判為中心,有效維護司法公正。3.規范涉案財物處理,加強產權司法保護。4.做好監察法與刑事訴訟法的銜接,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