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的授權理論
① 行政法關於授權的法律規定
法律主觀:
我國《民事訴訟法》中關於訴訟當事人對激伏被委託人出具授權委託書的相關規定包括明山攜有:訴訟當事人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唯豎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② 行政法中的授權與委託有何區別
一、性質不同
1、行政授權是上級行政機關或行政首長授予下級行政機關或公務人員管理有關事務的職權。
2、行政委託是行政機關在其職權職責范圍內依法將其行政職權或行政事項委託給有關行政機關、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受委託者以委託機關的名義實施管理行為和行使職權,並由委託機關承擔法律責任。
二、法定依據不同
1、行政授權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依據,如果沒有法定依據的,視為行政委託;
2、行政委託不強調有明確的法定依據,只要不違背法律精神和目的即可。
三、法定方式不同
1、行政授權的方式有兩大類:
(1)是直接授權;
(2)是間接授權,即法律、法規規定某行政機關可以根據需要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將某個特定的行政職權授予某個組織。
2、行政委託的方式較為靈活,由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以具體的委託決定來進行
四、法律後果不同
1、行政授權的法律後果,或者是使得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的職權內容增加,或者使得本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在授權范圍內能以自己名義行使行政職權,並獨立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後果。
2、在行政委託,不發生行政職權和職責的轉移,受委託的組織並不因此而取得行政職權,也不因此而取得行政主體資格。受委託組織根據行政委託行使職權必須以委託的行政主體的名義,而不是以受委託組織自己的名義進行,其行為對外的法律責任也不是由其承擔,而是由委託的行政主體承擔。
③ 什麼是行政授權什麼是行政委託它們的概念
什麼是行政授權?
我國通常意義上的行政授權概念有其獨特的內涵,系指法律、法規將某項或某一方
面的行政職權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法定方式授予某個組織的法律行為。
這一概念幾成
我國行政法學界的通說,相關研究大都以此為基礎展開。事實上,我國行政法上行政授
權概念的產生在某種意義上是以迎合行政訴訟被告的確定為目的的。由此,行政授權作
為我國行政主體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被納入了學者的視野。我國行政授權的概念實際
上涵蓋了法律、法規對行政權的設定與分配,而非行政權的轉讓,這與行政授權的本意
不合。行政權的設定或可稱為授權行政,與行政授權有本質的不同,以此概念為藍本與
行政委託作比較,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將立法機關基於立法權而行使的立法行為
作為行政權轉讓的行政行為,而將真正的行政法意義上的行政授權視為行政委託,最終
忽視了行政授權的研究。作為行政行為的行政授權,必須依據法律中明確的可以授權的
規定,且應客觀擁有所授職權,並嚴格依照授權程序進行。以不同於我國傳統意義上的
行政授權概念審視曾經與其密切聯系的一系列問題,將有助於相關理論的檢討與重構。
什麼是行政委託?
參考資料:
http://define.cnki.net/define_result.aspx?searchword=%E8%A1%8C%E6%94%BF%E5%A7%94%E6%89%98
④ 如何理解「法無授權不可為」
「法無授權不可來為源,法不禁止即自由」,是一句法諺,源於十七、十八世紀的西方。是盧梭《社會契約論》、孟德私鳩《論法的精神》的相關表述與延伸。所謂的法無授權不可為,指國家公權力的行使必須經過法律授權。法不禁止即自由,指公民的行為無法律禁止皆不違法。
⑤ 怎樣理解行政法上所說的「假委託,真授權」
法律規定的有專門管理某些事項的行政機關把這些管理事項委託給下屬行政機關或其他機關,一旦下屬行政機關或其他機關有違法情形的時候,由委託機關來承擔責任。「假委託,真授權」是指以委託的名義但把權力實質的給到被委託的行政機關,這個時候,是可以向被委託的行政機關來追責的。
⑥ 如何理解「法無授權不可為」
行政法中的一個原則,就是說,行政機關沒有法律法規的授權,是無權做出有關行政行為的,主要是為了限制行政機關的權力,保護公民權利。這跟「法不禁止即為可行」相對,後者是指公民的個人行為,只要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不能做,就可以去做。
⑦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一條的行政法原理
授權理論 限權規則 辯論原則 立法目的 教育作用 程序合法
⑧ 法無授權不可為三句話是什麼
法無授權不可,法無禁止皆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不禁止即自由。」針對國家公權力的行使,後一句則針對公民權利的保護,現已成為法治國家通行的法律原則。法無授權不可為,對於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
具體而言
這是行政法中的一個原則,是指行政機關沒有法律法規的授權,是無權做出有關行政行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行政機關的權力,保護公民權利;法無授權不可為是針對國家公民權利的行使,如今已成為法制國家通行的法律原則;法無授權不可為是指政府機關不可以超越法律授權做出行政行為,個人及企業單位沒有法律的授權都不可以做。
法無授權不可為即公權力均需要法律授權,其也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一是這個公權力給誰,法律首先會將某一個公權力賦予一個具體的機關,比如法律將行政權賦予政府,將審判權賦予法院,將立法權賦予人大等等,並且決對不會重復授權,最終具體執行的肯定是一個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