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5-01-12 18:47:49

Ⅰ 民事訴訟法全文(4)

第四編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第二十四章 一般原則

第二百五十九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涉外民事訴訟,適用本編規定。本編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

第二百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外國組織或者國際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辦理。

第二百六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當事人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百六十三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

第二百六十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第二十五章 管轄

第二百六十五條 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有代表機構,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百六十六條 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章 送達、期間

第二百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採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二)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三)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

(四)向受送達人委託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五)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

(六)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三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

(七)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受送達人收悉的方式送達;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

第二百六十八條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六十九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七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限制。

第二十七章 仲裁

第二百七十一條 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在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七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採取保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涉外仲裁機構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二百七十三條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裁決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七十四條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於其他不屬於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第二百七十五條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八章 司法協助

第二百七十六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人民法院和外國法院可以相互請求,代為送達文書、調查取證以及進行其他訴訟行為。

外國法院請求協助的事項有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執行。

第二百七十七條 請求和提供司法協助,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途徑進行;沒有條約關系的,通過外交途徑進行。

外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使領館可以向該國公民送達文書和調查取證,但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並不得採取強制措施。

除前款規定的情況外,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主管機關准許,任何外國機關或者個人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送達文書、調查取證。

第二百七十八條 外國法院請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協助的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應當附有中文譯本或者國際條約規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人民法院請求外國法院提供司法協助的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應當附有該國文字譯本或者國際條約規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第二百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協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外國法院請求採用特殊方式的,也可以按照其請求的特殊方式進行,但請求採用的特殊方式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第二百八十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外國法院承認和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八十一條 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外國法院依照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後,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八十三條 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第二百八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同時廢止。

民事訴訟法庭辯論基本功與技巧

1、文字表達技巧:綜合案情,理順辯論思路,寫好代理詞、辯護詞,是庭前必做的一項基礎工作

第一,字斟句酌,用詞准確;

第二,調配語句,合理布局;

第三,篇章銜接,環環相扣;

第四,結構嚴謹,條理清楚;

第五,重點突出,詳略恰當。

2、語言表達技巧:具有駕馭、支配辯論形勢的能力。在庭審辯論中,應當做到:

第一、脫稿,並善於把前言說好。在設計這方面的語氣和選擇言詞時必須達到的效果是:

①立即抓住整個法庭的注意力;

②傳達案件的嚴重性或表現出對本案的真誠;

③表明對本案的信心。

第二,控制語速,並吐字清晰。有了好的辯論內容,還需有好的表達方式。在庭審辯論時,應做到口齒清楚,發音準確,音調和諧,快慢適度。力爭達到聲調上的抑揚頓挫,以提高論辯感染效果。

第三,善於入情入理。語言可以傷人,也可以感人。用辯論語言傷人,是不道德的。辯論語言以情感人,則是可取的。使用這一語言情感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具體案件的辯論語言感情色彩,要有與案情相適應的基調。

②絕不能帶有當事人的感情色彩。操作的情感就是經過理智語言處理過的辯論情感、法律語言情感。

③情感措辭應是發而不露、放而不縱、委婉、曲折、含蓄的中性語言。

3、形象技巧:除了文字表達、語言表達技巧外,還應具有良好的體態語言表達技巧。有聲與無聲、語言與體態的融合統一,才能體現精湛的表達能力。

第一,柔中有剛,舉止大方。

在庭審辯論中要有風度,有氣魄,不卑不亢,不趾高氣揚。在辯論得勢時,不忘乎所以,輕視對方;在失利時,不驚慌失措,手忙腳亂。發言必須權衡,切不可輕率發表無准備、無水平的言辭。在任何情形下,都應舉止大方,沉穩有序,言而有據。應具有這種剛柔並濟、以靜制動、以穩求成的形象。

第二,善於控制情緒。

法庭辯論情況也常常如此。在庭審中可能遇到事先沒有預料到或已預料到的非正常的阻礙、干擾、發難等情況。這就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緒,怒而不暴跳如雷,驚卻能聲色不露,即時採取有效措施,平息、安定、排除意外,做到應變自如,穩中求勝。

第三、注意區分第一輪辯論以及隨後的二、三輪辯論的區別。

一輪辯論可以事先准備,而在後的多輪辯論則應視法庭辯論情況隨機應變,應針對對方上一輪的觀點進行有的放矢的駁斥,但不應一味重復己方已經充分闡述過的觀點。

Ⅱ 日本司法制度的變遷

一、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沿革
日本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其現行的法律制度是以19世紀後半葉即1868年的「明治維新」為契機,以歐洲大陸法系為基礎,並受英美法系的影響(主要是引入了美國的法律制度),又繼承了自身傳統的法律文化(主要是中國唐代律令為藍本的「大寶律令」制度)而逐步演變發展起來的。
(一)二戰以前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
從17世紀開始到19世紀中葉,日本是由有勢力的封建領主(德川幕府)掌握著國家政權。由於日本當時採取鎖國政策,與外國的邦交及通商都處於停止狀態。直到19世紀中葉受歐美各國開放的壓力,才打破了鎖國政策,並從「明治維新」建立新政權後,才開始了近代國家的建設,並借鑒法國和德國的法律制度,開始建設日本近代的法律制度。其中,法國對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影響最為明顯。如1880年的《治罪法》和1890年的《刑事訴訟法》,就是仿照法國的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即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最早立法。同時,日本在刑事司法方面的立法,也受德國的影響,1890年的《法院組織法》就是以德國《法院組織法》為藍本的,並且日本1889年的《明治憲法》和1890年的《裁判所構成法》,也是借鑒德國憲法制定的。此外,日本還借鑒英國的司法制度制定了陪審法,從1928年開始,實行了15年陪審制度,後來由於案件逐年減少,加之二戰爆發,為了節約由於陪審所需要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於是1943年取消了陪審制度。
( 二)日本二戰以後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後,按照《波茨坦宣言》和日本投降書的規定,日本廢除了《明治憲法》。美軍作為聯合國佔領軍進駐日本後,在美國的參與和扶助下制定了實行國民主權原則的日本憲法。以此為契機,日本進行了包括刑事司法制度在內的一系列「美式司法」改革,即所謂二戰後日本的第一次現代司法制度改革。在此次改革中,日本大量引入英美法系特別是美國的法律制度,主要體現在:賦予法院(日稱裁判所)完全的司法權和違憲審查權,禁止設置二戰前行政法院那種特別法院;增設了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建立起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的審判機構體系;在審判程序方面,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制度中採用的是當事人主義的訴訟原則;將司法「三曹」(指法官、檢察官、律師,又稱「法曹」)合而為一,實行同一的嚴格的司法考試和研修制度等。1946年頒布的《日本憲法》關於「國民權利義務」一章中,規定了訴訟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權利,如沉默權、令狀主義、質問權等,這便形成了日本的刑事訴訟程序的骨架。這些規定是以《美國聯邦憲法》為根據制定的,並成為日本刑事訴訟法上各種原則的基礎。因此,二戰後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帶有美國司法制度的色彩。

Ⅲ 民事訴訟法舊版2012全文

法律主觀:

指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關於調整民事訴訟活動,確定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07年10月28日纖游弊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目錄第一編總則第一章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第二章管轄第一節級別管轄第二節地域管轄第三節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第三章磨盯審判組織第四章迴避第五章訴訟參加人第一節當事人第二節毀族訴訟代理人第六章證據第七章期間、送達第一節期間第二節送達第八章調解第九章保全和先予執行第十章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第十一章訴訟費用第二編審判程序第十二章第一審普通程序第一節起訴和受理第二節審理前的准備第三節開庭審理第四節訴訟中止和終結第五節判決和裁定第十三章簡易程序第十四章第二審程序第十五章特別程序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二節選民資格案件第三節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第四節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第五節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第六節確認調解協議案件第七節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第十六章審判監督程序第十七章督促程序第十八章公示催告程序第三編執行程序第十九章一般規定第二十章執行的申請和移送第二十一章執行措施第二十二章執行中止和終結第四編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則第二十四章管轄第二十五章送達、期間第二十六章仲裁第二十七章司法協助

Ⅳ 國外有民事糾紛調解嗎

國外有民事糾紛調解,各個國家的訴訟和解制度 有所區別:
(一)美國的積極和解
在美國,大約90%以上的民事案件在審前程序中以和解解決,真正進入到審判程序的不到10%。但是,如此高的和解率長期以來並非法官積極介入的結果,而是當事人的律師之間協商的產物。1938年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制定之時,美國法官在和解程序中扮演的是「消極」仲裁人的形象。為了克服發現程序的濫用等導致的訴訟延遲、費用過高等弊端,1983年《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第16條第1款第5項規定:「審理前會議的目的之一是促進案件的和解,法院可以要求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出席審理前會議或者通過電話達成協議,以便使爭議可能以和解的方式解決。」[1]這條的修改使法官在訴訟和解中的作用予以重新定位,它標志著美國由司法消極主義向司法積極主義的轉化。法官不僅要為當事人提供一種機會或者對話渠道,更有可能成為調解人主動進行調解。實務中很多法官也認為在審前會議中由法官主導,積極促進和解才是對付案件數量增加和訴訟遲延的最好方法。
(二)英國的申請「合意判決」
英國的訴訟和解與美國有許多相通之處。英國的民事訴訟中,當事人達成的和解協議並不當然具備強制執行力。要獲得此種效力,必須申請「合意判決」。申請「合意判決」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申請法院將和解事項記錄在法院的裁決上,這種裁決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二是當事人向法院申請製作「Tomlin」裁定。[2]英美兩國訴訟上和解性質為私法行為,故和解協議如有瑕疵,可援用無效或可撤銷予以救濟。
(三)德國的勸告和解
訴訟和解制度是德國一項重要訴訟制度。1877年民事訴訟法典規定了起訴前的任意和解,1924年改為強制和解。現行德國民事訴訟法第279條規定,不管訴訟到何程度,法院應該注意使訴訟或者各個爭點得到和解解決。在訴訟中勸告和解成為德國法官的一項重要職責。法官勸試和解在審理程序中進行,屬「調審合一」模式。在德國,法官的和解勸告是在公開的法庭上於雙方當事人對席時進行的,這可以看作是對訴訟和解予以程序保障的表徵。從法院在訴訟和解的作用上看,德國的訴訟和解可謂是「法官主導型」。
(四)法國的勸試和解
法國的立法非常重視訴訟和解。1935年法國修改民事訴訟法時,首次將法官勸試和解規定其中。現行民事訴訟法典規定,對當事人勸試和解是法官的職責;當事人在訴訟程序中的任何時候均可自行和解或者在法官主導下和解;法官在認為有利的時間與地點均得試行和解等。總之,法國訴訟和解的理念與德國基本一致。但是法國的法官對訴訟和解則採取消極態度。
(五)日本的嘗試和解
日本新民事訴訟法第89條規定:「法院不管訴訟進行到任何程度,都可以嘗試和解或者使受命法官嘗試和解」。法官為實現和解積極地進行周旋工作。日本訴訟和解是訴訟程序的一部分,具有和訴訟程序判決相同的效力。在其成立程序上若存在和再審相同的瑕疵,可以依再審之訴要求撤銷。
從上述各國關於訴訟和解制度的立法來看,訴訟和解的發展經歷了由消極的法官介入到積極的法官介入。加強法官的職權作用成為訴訟和解制度的一大亮點。尤其是採取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美國也在不斷調整法官在訴訟中的職權。這說明了在兩大法系的不斷發展與融合中,都認識到了法官在訴訟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絕對的當事人主義或絕對的職權主義對於解決民事糾紛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在當事人與法官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正確配置他們之間的權利。

Ⅳ 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指導:民事訴訟法指南四

第四篇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六十二、重點法條:
第238條。
第239條。
第240條.
第241條。
第242條。
相關法條:《民訴意見》第304、308、309條。
意思分解:
關於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原則,應掌握:
1、 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原則
具體要求:外國人、無國籍人或外國企業和組織在我國起訴、應訴,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凡是屬於我國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我國人民法院享有管轄權;外國法院的裁判須經我國法院依法審查並予承認後,才能在我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2、 適用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的原則
國際公約中的規定與國內法有沖突時,適用公約的規定,但是對於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3、 司法豁免是一種有限的豁免。即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人其所屬國主管機關宣布放棄司法豁免的,或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人向駐在國起訴引起反訴的,均不享有豁免權。
4、 委託中國律師代理訴訟的原則
外國人、無國籍人或我國企業和組織在中國起訴、應訴,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只能委託中國律師代理訴訟,外國律師不能以律師的身份參加訴訟;外國駐華館、領館官員受本國公司的委託,可以以個人名義(不屬於職務行為)擔任訴訟代理人,但在訴訟中不享有司法豁免權;外國駐華館、領館可以授權本館的官員以外交代表的身份為其本國當事人在中國聘請訴訟代理人。
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或者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5、 使用我國通用的語言、文字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我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當事人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以上內容,均規定在以上內個法條中,均需掌握。
六十三、重點法條:
第243第。
第244條。
第245條。
第246條。
相關法條:《民訴意見》第279、293、294條。
意思分解:
關於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應掌握:
1、 牽連管轄(第243條)。應予重點掌握,2000年律考曾考查過。
2、 協議管轄(第244條)。
3、 應訴管轄(第245條)。
4、 適用專屬管轄的三類合同類型(第246條)。
不要混淆:
1、 牽連管轄適用的范圍限於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引起的訴訟。
2、 關於協議管轄,應注意:
(1) 適用范圍同於牽連管轄;
(2) 協議應用書面形式;
(3) 協議管轄選擇的法院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點;
(4) 違反我國民訴法關於級別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3、 關於應有盡有訴管轄,應注意非涉外民事訴訟並不適用之。
六十四、重點法條:
第247條。
意思分解:
在涉外民事訴訟中,如果當事人在我國領域內居住,訴訟文書和法律文書的送達方式,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一般規定;如果當事人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則按照涉外民事訴訟程度的特別規定送達。
1、 依條約規定的方式送達。即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我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2、 通過外交途徑送達。即人民法院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交給我國外交機關,帽我中外交機關轉交給受送達人所在國駐我國的外交機構,再由其轉送該國的外交機關,然後由該外交機關將訴訟文書轉交給該國有管轄權的法院,最後由法院將其送達人。
3、 由我國駐外國使、領館代為送達。對住在外國的中國籍當事人可以由我國司法機關直接委託我國駐當事人所在國使、領館代為送達訴訟文書。
4、 向受送達人設在我國的代表機構送達。
5、 郵寄送達。在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郵寄送達。
6、 公告送達,在以上幾種送達方式都不能採用時,可以通過公告送達,公告送達的期間為6個月,自公告之日起6個月的即時視為送達。
六十五、重點法條:
第248條。
第249條。
相關法條:本法第250條。
意思分解:
在涉外民事訴訟中,如果當事人在我國領域內有住所的,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的一般規定。如果當事人不在我國領域內居住的,則應適用民事訴訟法涉外訴訟程序中的特別規定。具體為:
1、 被告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半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30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 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是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裁定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於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30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3、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期限不受《民事訴訟法》第一審普通程序和第二審程序審理的限制。
六十六、重點法條:
第251條。
第252條。
第253條.
第254條。
第255條。
第256條。
意思分解:
涉外民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是拽在涉外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招待或難以執行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採取扣押被申請人的財產等措施。
涉外財產保全,當事人既可以在訴訟開始後提出申請,也可以在訴前申請保全。介是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進行保全。當事人申請訴訟閃保全的人民法院裁定準許保全後,申請人應當在30日內提起訴訟,逾期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涉外財產保全,人民法院基於當事人的申請,以裁定的方式決定保全。保全裁定一經作出,應及時送達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並立即生效,予以執行,如果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措施,如果申請有錯誤,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抽受的損失;人民法院決定保全的財產,需要監督的,應當通知有關單位負責監督,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六十七、重點法條:
第257條。
第258條。
第259條。
相關法條:《仲裁法》第65--72第;《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第11條。
意思分解:
1、 注意涉外仲裁中申請採取財產保全和強制執行的法院管轄(第258、259條)。
2、 涉外仲裁中,可提請中國的涉外仲裁機構仲裁,也可向國外趾裁,也可向向國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換言之,涉外仲裁不存在專屬管轄問題。切記!
3、 我國的涉外仲裁機構主要是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和海事仲裁委員會。
六十八、重點法條:
第262條.
第263條。
第264條。
意思分解:
司法協助是律考重點,應予重視。
1、 司法協助是指不同國家的法院之間,根本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的原則,在司法事務上相互協助,代為一定的訴訟行為。
司法協助可分為:一般司法協助,即代為送達文書和調查取證;特殊司法協助,即對外國法院裁判和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2、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一般司法協助主要指人民法院和外國法院可以相互請求,代為送達文書、調查取證及其他訴訟行為。
我國人民法院與外國法院之間司法協助,有兩種途徑:一是依照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途徑進行;二是沒有條約關系的通過外交途徑進行。此外,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可以向該國公司送達文書和調查取證,但不得違反中國的法律,並不得採取強制措施。外國法院委託我國法院協助的事項不得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或社會公共利益。
外國法院請求我國法院提供司法協助的,應當提交請示書。 請求書以及所附文件,應當附有中文譯本或者國際條約規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3、 我國提供司法協助,依照中國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外國法院請求採用特殊方式的,也可按照其請求的特殊方式進行,但請求採用的特殊方式的,也可按照其請求的特殊方式進行,但請求採用的特殊方式不得違反中國法律。
六十九、重點法條:
第266條。
第267條.
第268條。
第269條。
意思分解:
1、 對外國法院裁判和對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也是律考重點,應予重視。
外國法院的裁判需要在中國承認與執行的,可以通過兩種渠道提出:一是直接由當事人向我國有管轄權的中胡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二帥外國法院按照我國與外國間的條約關系申請。二是由外國法院按照我國與外國間的條約關系或互惠關系向我國法院提出申請。
請求承認與執行的外國法院的裁判必須是發生法律效力的確定裁判,並且該裁判明確需要在中國領域內執行。這是外國法院的裁判明確需要在中國領域內執行。這是外國法院的裁判得以承認與執行的基本條件的。
我國人民法院接到申請後應當依照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或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如外國法院的裁判符合法定的執行條件,並且其內容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不違反我國的主權安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承認其效力。外國法院的裁決在承認其效力後需要執行的,人民法院發出執行令,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執行程序和措施予以執行。、
2、 外國仲裁裁決需要我國法院承認與執行的,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互惠原則辦理。
按照我國1986年12月2日加入的《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即《紐約公約》),我國僅對另一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適用該公約。因此,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需要由我國法院承認與執行的,如果其所在國是《紐約公約》的成員國,應當按照公約的規定辦理;如果不是《紐約公約》的成員國,應當按照公約的規定辦理;如果不是《紐約公約》的成員國,但同我國訂有雙邊司法協助條約的,按條約規定辦理;如果既不是《紐約公約》成員國,又與我國沒有司法協助條約關系,則按互惠原則處理。

Ⅵ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法律主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根據法律規定,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後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法律客觀:
《民事訴訟法》第三條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或者對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法規有效性校驗:2024年6月17日

Ⅶ 民事訴訟法一共修改了多少次

民事訴訟法自從通過以後一共修改過三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修訂: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7)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的目錄:

第一編總 則

第一章 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第二章 管 轄

第一節 級別管轄

第二節 地域管轄

第三節 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

第三章 審判組織

第四章 回 避

第五章 訴訟參加人

第一節 當事人

第二節 訴訟代理人

第六章 證 據

第七章 期間、送達

第一節 期 間

第二節 送 達

第八章 調 解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執行

第十章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第十一章 訴訟費用

第二編 審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節 起訴和受理

第二節 審理前的准備

第三節 開庭審理

第四節 訴訟中止和終結

第五節 判決和裁定

第十三章 簡易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審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別程序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選民資格案件

第三節 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

第四節 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

第五節 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第六節 確認調解協議案件

第七節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

第十六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十七章 督促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三編 執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規定

第二十章 執行的申請和移送

第二十一章 執行措施

第二十二章 執行中止和終結

第四編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則

第二十四章 管 轄

第二十五章 送達、期間

第二十六章 仲 裁

第二十七章 司法協助

Ⅷ 最新民事訴訟法全文2024年版

第一章 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2. 該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3.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4.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5.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二章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律師
6.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7.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8.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9.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10.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三章 訴訟參加人
11.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12.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13. 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第四章 證據和訴訟程序
14.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15. 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章 民事訴訟的保障措施
16. 經當事人同意,民事訴訟活動可以通過信息網路平台在線進行。民事訴訟活動通過信息網路平台在線進行的,與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章 特別規定
17.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和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的具體情況,可以制定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熱點內容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1-12 18:47:49 瀏覽:35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遠在身邊二 發布:2025-01-12 18:46:50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