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⑴ 請幫忙做一下行政法學的題目,感激!(如有的題不確定的或是憑感覺做的,麻煩註明,謝謝)
16. A.B.C.D.E.
17. A.B.C.D.E.
解答:監察機關是人民政府行使監察職能的機關,依法對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實施監察。
監察機關的職責是:
(1)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在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中的問題;
(2)受理對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違反行政紀律行為的控告、檢舉;
(3)調查處理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違反行政紀律的行為;
(4)受理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不服主管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決定的申訴,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由監察機關受理的申訴;
(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監察機關履行的其他職責。
18. A.B.C.
解答:從法律學的角度來看,所謂法律程序一般應指按照一定的順序、方式和手續來作出決定的相互關系。其普遍形態是按照某種標准和條件整理爭論點、公平地聽取各方意見,在使當事人理解和認可的情況下作出決定。
19. B.C.D.
解答: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取得的行政許可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 A.B.C.
21 B.C.D.E.
解答:根據行政機關許可權的性質,行政機關分為一般許可權行政機關與部門許可權行政機關。一般許可權行政機關的許可權是全面的,涉及各個行政領域和各種行政事務,如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部門行政機關的許可權是局部性的,僅涉及特定行政領域和特定行政事務,如國務院各部委、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
一般許可權行政機關和部門許可權行政機關都是獨立的行政主體,能以自己的名義對外行使職權,由其本身承擔相應職權行為的法律責任。但部門許可權行政機關受一般許可權行政機關的領導,一般許可權行政機關有權向部門許可權行政機關發布命令、指示,部門許可權行政機關對一般許可權行政機關的命令、指令、指示有服從的義務。
22. A.B. C。D.E.
23. A.B.C.D.E.
解答:具體區別:一是從主體上看,行政強制措施的主體是行政機關,不包括司法機關,但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二者均有之。二是從行為過程看,行政強制措施屬於中間行政行為,行政強制執行屬對最終行為的執行行為。三是從保障功能上看,行政強制措施是一種事先的保障措施,而行政強制執行是一種事後保障措施。四是從法律救濟途徑看,行政強制措施適應於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行政強制執行目前還不適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除以上不同外,二者發生的前提也不完全相同,行政強制執行必須以行政處理決定為前提,而行政強制措施則以法定義務為前提。目的也不過錯全相同,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迫使相對人履行行政處理決。
24. A.B. C.D.
25. B.C.
26. B.C.D.E.
解答:行政法有下列五個特點;
①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
②行政法規范是以多種多樣的法律形式表現出來的,是由多種不同效力等級的行為規范組成的統一體。
③行政法規范的數量多,內容廣泛。
④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的易變性。
⑤行政程序性規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類行為規范,與行政實體性規范通常交織在一起,其存於同一個法律文件之中
27.A. B.C. D.
解答:行政規則是抽象行政行為的活動結果。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和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決定、命令構成行政規則體系。
1.效力等級:上位法(優)高於下位法,具體的標准見行政訴訟法律適用。
2.規則沖突——同位法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同一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28. A.B.C.D.E.
解答:作為確認行政公務行為的基本標准:
1、時間。行政公務人員在上班時間實施的行為,通常認為是執行公務的行為,在下班後實施的行為則通常認為是非執行公務的行為。
2、名義或標志。行政公務人員的行為是以其所屬的行政主體的名義或者佩戴或出示能表明其身份的公務標志實施的,視為執行公務的行為,以個人名義實施的,規則通常視為非執行公務的行為。
3、公益。行政公務人員的行為涉及公共利益的或者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通常視為執行公務行為,不涉及公共利益或者以公共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為目的的,一般則視為非執行公務的行為。
4、職權與職責。行政公務人員的行為屬於職權與職責范圍內的,視為執行公務的行為,而不屬於其職權與職責范圍的,則視為非執行公務的行為。
5、命令。行政公務人員的行為是根據其主管領導的命令、指示或者委派實施的,通常視為執行公務的行為,反之則屬於非執行公務的行為。
29.A.B. C.E.
30. A.B.D.
繼續努力,謝謝!
⑵ 2010年司法考試必備之《行政法》講義(四)
2010年司法考試必備之《行政法》講義(四)
第四章 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一、初創階段(1949-1957年)
這是中國行政法制開始生長和發展的時期,是我國社會主義行政法的初級階段。這個時期,國家制定和頒布了大量的行政組織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了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職權、工作方式和責任。同時,國家還制定和頒布了大量的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了國家機關對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務,以及人、財、物各個領域管理的許可權及管理方式。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國家共頒布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829項。這個時期,國家還建立了行政監察制度和公民控告政法英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制度。
二、停滯和遭受摧殘階段(1957-1978年)
這是中國行政法制發展緩慢、徘徊、停滯和倒退的時期。其中「*」十年,行政法制更是歷經磨難和備受摧殘。
三、重建和反展階段(1978-1989年)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通過,是中國行政法制重建和走向發展的新巧慧滾時期。這期間,最主要的工作有五項:
(一)恢復原有法制,解決行政領域無法可依的問題
(二)制定新憲法,確定行政法制的宗旨和發展方向
(三)改革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
(四)確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
(五)建立行政司法制度,保障公正行政
四、發展和向新模式轉化階段(1989-)
所謂「向新模式轉化」,是指行政法由原來主要適應計劃經濟的模式向現在適應市場經濟的模式轉化,由過去主要執行管理職能的模式向現在既具管理職能,又具控權職能的模式轉化。這主要體現為六個方面:
(一)在行政管理領域確立依法行政原則
(二)制定行政訴訟法,建立行政訴訟制度
(三)制定國家賠償法,建立行政賠償制度
(四)制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建立公務員制度
(五)制定《行政監察法》,完善行政法制監督
(六)健全行政程序法制,加強對行政權行使過程的監督和制約
第二節 我國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
一、「史前階段」(1949-1978)
新中國成立後30年中,行政法學在我國學科分類目錄上一直處於空白狀態,行政法學學科並未建立起來。
二、創建階段(1978-1985)
1983年出版的、王岷燦主編的《行政法概要》,是我國第一本行政法學統編教材。
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行政法學的教學、科研已在我國全面展開,行政法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學分支學科在我國正式建立起來。
三、全面發展階段(1985-1989)
1985年以後,行政法學迅速在全國發展起來,就行政法著述來說,已達幾十種之多,既有教科書,又有專著;既有研究中國行政法的著作,又有研究外國行政法的著作;既有行政法英傑政法的論著,又有譯著,更有大量的論文、譯文。
四、深入發展和學術流派逐步形成階段(1989-)
1989年以後,我國行政法學深入發展,主要體現在質上,體現在深度碧虛上。這主要體現在:專題性研究成果大批涌現;行政訴訟法的研究在行政法學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行政法學研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若干學術流派出現。
第三節 各國行政法學的主要流派
一、行政法學主要流派的形成及其歷史背景
行政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調整對象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對於行政法應如何調整此種關系,如何配置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從而構成怎樣的法的秩序,行政法學者有不同的主張、觀點、理論,逐漸形成了行政法學的各種流派。其中主要的、較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即控權論學派、管理論學派和平衡論學派。
控權論學說主要在英美國家流行。孝余
管理論學說主要在原蘇聯、東歐國家和我國計劃經濟時代流行。
平衡論創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羅豪才教授等提出。之後,平衡論學說在中國一直在不斷發展、完善,90年代中後期開始在行政法學界佔主導地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對平衡論持有異議,有些學者仍然主張新控權論或新管理論。
二、行政法學主要流派的基本觀點
(一)控權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於保障私人的權利和自由。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權力。
3、控權論特別強調嚴格的依法行政原則,主張嚴格限制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
4、行政法的主要手段有兩個:司法審查和行政程序。
(二)管理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調整國家管理關系、規定國家管理的原則和制度。
3、管理論通常將管理原則視為法的原則,並且以堅持******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等作為最重要的管理原則。
4、行政法律關系主要是命令——服從關系,從而行政法的手段主要是強制和命令性的。
(三)平衡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既要保障行政管政法英傑理的有效實施,又要防止公民權利的濫用或違法行使。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3、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但對依法行政的內涵應予以新的解釋。
4、平衡論主張綜合運用行政法的各種手段,即在必要的場合運用命令、強制手段,同時在大多數場合盡量避免採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強制手段,淡化權力色彩。
本章思考題:
1、簡述控權論的基本觀點。
2、簡述管理論的基本觀點。
3、簡述平衡論的基本觀點。
4、試論我國行政法發展的社會背景。
⑶ 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考研經驗分享
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考研經驗分享
我是二戰考生,不過考中國人民大學是第一次。雖然二戰換學校換專業這個決定非常冒險,但最終幸運地以初復試雙第一的成績被錄取。我的復試成績是403分,初試成績是398分,其中政治74分,英語一82分,法學綜合124分,行政法學118分。
⑷ 行政法學押題精華之論述題(二)
(1)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平等但非對稱性;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關系爭議往往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決機構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決,通過法院的司法程序是當事人選擇的最終機制。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1)從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來看,行政法調整著廣泛而重要的社會關系,這類社會關系與國家權力、公民權利息息相關,是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行政法與憲法的關系來看,行政法是憲法重要的實施法;
(3)從行政法與其他基本法律部門的關系來看,行政法對其他部門法的影響越來越大。
行政法的作用:
(1)行政法具有規范行政權、促進行政管理和服務有效實施的作用;
(2)行政法具有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的作用。
(1)具有公定力,行政行為一經作出,不論其實質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為合法而要求所有機關、組織或個人予以尊重的一種法律效力。
(2)具有確定力,有效成立的行政行為,具有不可變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不可爭辯的效力。
(3)具有拘束力,行政行為成立後,其內容對有關人員或組織所產生的法律上的約束效力,有關人員和組織必須遵守、服從。
(4)具有執行力,行政行為生效後,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須自覺履行相應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拒絕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一方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