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勞動法全文
❶ 遼寧省工資支付條例是什麼
《遼寧省工資支付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規范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我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管理工作。
建設、財政、稅務、人事、工商行政管理、經濟綜合管理等有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工資支付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四條 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進行監督,有權對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違法行為予以糾正或者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提出建議,並為勞動者依法維護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提供支持和幫助。
第五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舉報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違法行為。
政府鼓勵、支持並依法保護新聞媒體對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實施輿論監督。
第六條 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勞動力供求狀況等因素,定期制定和發布工資水平宏觀調控政策。
第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當地政府有關工資水平宏觀調控政策,結合勞動力市場價位和本單位經濟效益,經與工會組織或者勞動者集體協商,確定本單位的工資水平。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增長情況、當地政府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工資指導價位和本地區、行業的勞動者平均工資水平,逐步提高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向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公布。
工資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下列事項:
(一)工資支付的項目、標准和形式;
(二)工資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加班工資計算基數;
(四)工資扣除事項;
(五)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六)有關工資支付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標准。工資標准根據勞動者所在崗位或者所從事的工作確定。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核準的《工資總額使用手冊》,在其開立的銀行基本存款賬戶支取工資性現金。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等代替貨幣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支付勞動者工資。遇法定節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工資。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可以以小時、日、周、月為周期支付工資。按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計發工資的,應當在工作任務完成的當日支付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月向勞動者支付一次工資。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姓名,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勞動者有權查詢和核對本人的工資支付情況。
用人單位可以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也可以委託銀行代發。
用人單位必須向勞動者提供一份本人工資清單,工資清單必須與實際支付的工資相符。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直接向勞動者本人支付工資的,應當辦理簽收手續。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以委託親屬或者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的,應當在約定的日期將勞動者的工資足額存入其本人賬戶。
受託銀行在工資支付中發生勞動者不能按時領取工資或者工資數額差異等問題,由用人單位負責與受託銀行協調解決。
第十七條 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計發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按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預付勞動者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屆滿時結算。
第十八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後,在試用、實習期間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除勞動者工資。
除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的事項外,用人單位扣除勞動者工資應當符合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本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規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扣除後的余額,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依法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二十一條 除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以外,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
(二)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同等時間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基數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
(三)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基數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
第二十二條 計算加班工資的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和休假期間的工資,應當按照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准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以及休假期間工資標准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工作應得的工資確定。
依照前款規定確定的加班工資基數以及假期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三條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用人單位,應當科學、合理地確定勞動定額和計件單價,並予以公布。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分別按照不低於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四條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其工資。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總和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應當按照本規定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五條 實行非全日制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應當實行小時工資制。小時工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確定,但不得低於當地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的小時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六條 勞動者在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等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工資。
勞動婦女節、青年節等部分公民節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息或者參加節日活動的,應當視同其提供正常勞動予以支付工資;勞動者照常工作的,不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七條 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資。
第二十八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的,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者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因工傷或者患職業病停止工作的,停工留薪期的工資支付依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勞動者因生育或者計劃生育手術休假期間,其工資待遇依照《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下列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提供正常勞動予以支付工資:
(一)依法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的活動;
(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行職務的活動;
(三)以本單位勞動者代表身份參加本單位的集體協商活動;
(四)工會基層委員會依法開展工會活動;
(五)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證;
(六)義務獻血、參加民兵組織訓練或者預備役訓練;
(七)憲法、法律規定的公民應當履行義務的其他活動。
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經單位批准參加脫產、半脫產學習、進修、培訓的,其工資待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確定。
第三十三條 勞動者被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拘役、有期徒刑適用緩刑的,或者被假釋、監外執行、取保候審的,在此期間用人單位未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在原單位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或者本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執行。
勞動者被依法判處拘役以上刑罰,或者被依法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以及受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的,用人單位不支付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間的工資。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困難暫時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經與工會組織或者勞動者代表協商一致後,可以按照協商的日期支付工資,除實施改制的用人單位外,延期支付工資不得超過30日。超過30日的,應當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實施改制的用人單位,改制前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必須在改制方案中明確支付被拖欠工資的時間和數額。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停工、停業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重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的,支付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決定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裁決撤銷或者判決無效的,應當支付勞動者被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期間的工資,其工資標准為本市同期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勞動者本人工資高於本市同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按照勞動者本人前12個月的平均正常工作時間工資計算。
第三十七條 用人單位破產、終止或者解散的,經依法清算後的財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優先用於支付欠付的勞動者工資和社會保險費。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有權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一)未按勞動合同或者集體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的;
(二)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工資的;
(三)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的;
(四)以實物、有價證券等代替貨幣支付工資的;
(五)違反本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完善投訴、舉報處理制度和案件查處督辦制度。
第四十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於拒不糾正無故拖欠或者剋扣勞動者工資行為的用人單位,應當記錄在案並納入企業信用評價系統,及時向社會發布其不良用工信用記錄公告,同時通報稅務、海關、銀行、工商行政管理、招投標機構等有關單位。對用工信用不良記錄被公告的用人單位,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得授予該用人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任何榮譽稱號。
第四十一條 農村進城務工勞動者集中的用人單位,必須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書面通知,定期向其報告用工和工資支付情況。
第四十二條 對發生過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行為的用人單位,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
發生過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行為的建築施工企業,必須在建設工程開工前,按照工程合同價款的一定比例,在規定日期向銀行專戶預存工資保證金。
發生過拖欠工程款的建築開發企業,必須在開發新項目前提供擔保。
工資保證金和工程擔保制度的具體實施辦法,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省建設行政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報省政府批准後施行。
第四十三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處無故拖欠工資或者剋扣工資案件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不能對工資數額舉證的,可以參照該用人單位同崗位勞動者的平均工資或者本市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按照有利於勞動者的原則認定工資數額。
第四十四條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因工資支付發生爭議的,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當事人一方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制定工資支付制度或者工資制度未向勞動者公布的;
(二)未向勞動者本人提供工資支付清單的;
(三)未使用《工資總額使用手冊》支取工資的;
(四)未按規定保存工資支付憑證的。
第四十六條 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或者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工資保證金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處1000元罰款,勞動和社會保障、建設等有關行政部門可以依法採取行政措施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抗拒、阻撓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監督檢查,或者不按其要求報送書面材料,隱瞞工資支付事實,出具偽證或者隱匿、毀滅證據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照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工資,致使勞動者難以追償其工資而引發嚴重影響公共秩序事件的,由公安機關對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對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或者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逾期既不申請復議,也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處理決定或者處罰決定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一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對符合受案條件的舉報不予受理或者發現工資支付違法行為不予查處以及有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十二條 本規定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履行了勞動義務。
(二)剋扣工資,是指除本規定第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對於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不支付工資(含加班工資,下同)或者未足額支付工資的行為。
(三)無故拖欠工資,是指除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和實施改制的用人單位外,用人單位延期支付工資超過30日的行為。
(四)工會組織,是指用人單位依法成立的工會組織及其上級工會組織。
第五十三條 勞動者的日工資,按國家工時制度的規定,每月以平均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按日工資除以8小時計算。
第五十四條 本規定自200610月1日起施行。
❷ 遼寧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2002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促進就業,維護勞動力供求雙方和職業介紹機構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凡在我省行政區域內擇業求職、招用人員以及從事職業介紹活動的單位及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採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勞動力市場。第四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勞動行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勞動力市場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力市場的規劃、組織、協調、管理、服務和監督。其所屬的勞動就業機構受勞動行政部門委託,具體負責勞動力市場工作。
工商、財政、物價、城建、公安、稅務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勞動部門做好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工作。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檢舉控告受理制度和勞動監察制度,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第二章 職業介紹第六條 縣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對本地區職業介紹機構的設置、布局做出規劃。
職業介紹機構活動場所的設置,不得影響居民生活和環境綠化。第七條 開辦職業介紹機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機構名稱、章程;
(二)有固定的場所及相應的工作設施;
(三)有5萬元以上開辦資金;
(四)有明確的業務范圍;
(五)有3名以上熟悉勞動法律、法規和業務並取得資格證書的專職工作人員;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八條 勞動行政部門開辦職業介紹機構,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開辦職業介紹機構,由市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審批、核發《職業介紹許可證》,並憑《職業介紹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企業法人登記,領取營業執照。未取得《職業介紹許可證》者,不得從事職業介紹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出賣、偽造、塗改、出租、轉讓、轉借《職業介紹許可證》。第九條 職業介紹機構應當為勞動力供求雙方提供下列服務:
(一)提供勞動力供求信息;
(二)為勞動力供求雙方提供勞動就業政策咨詢;
(三)為職業培訓單位和求職人員提供培訓信息;
(四)指導用人單位和擇業求職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取得勞動部頒發的《境外就業服務許可證》或者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頒發的《外派勞務人員許可證》的職業介紹機構,還可以開展國外和境外就業服務。第十條 勞動行政部門開辦的職業介紹機構應當為殘疾人和失業2年以上的職工免費提供擇業求職服務。第十一條 職業介紹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與職業介紹無關的經營活動;
(二)超越規定范圍從事職業介紹活動;
(三)以欺詐、誘感、脅迫方式進行職業介紹活動;
(四)提供虛假勞動力供求信息;
(五)發布未經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同意的招用人員廣告和招聘出國、出境勞務人員廣告;
(六)擅自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介紹就業;
(七)介紹求職人員從事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
(八)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二條 職業介紹機構必須按規定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年審。未經年審或者年審不合格的,不得繼續從事職業介紹活動。第十三條 職業介紹機構更名、換址,應提前30日報原審批機關辦理變更手續。停辦的,應報原審批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並由原審批機關收回《職業介紹許可證》。第十四條 職業介紹機構進行職業介紹活動,應當按規定向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收取中介服務費,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准。具體收費項目、標准由省財政、物價部門制定。第十五條 職業介紹機構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管理、指導和監督,定期向勞動行政部門報送業務報表和報告工作情況。第三章 擇業求職第十六條 年滿16周歲、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可以擇業求職。第十七條 擇業求職人員可以經職業介紹機構或者直接向用人單位求職。求職時,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城鎮失業人員擇業求職,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失業登記,辦理《失業證》。
外國人和港澳台人員在我省求職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❸ 遼寧女職工權益保護辦法
法律客觀:
勞動保護的目的是為勞動者創造安全、衛生、舒適的勞動工作條件,消除和預防勞動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傷亡、職業病和急性職業中毒,保障勞動者以健康的勞動力參加社會生產,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沈陽市企業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全文具體如下:第一條為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保護女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我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的女職工。第三條各級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工會、婦聯有權對本辦法執行情況實施監督。第四條用人單位對適合女職工從事的工種崗位,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聘用,不得任意提高對女職工的錄用標准。禁止招收、僱用、聘用未滿十六周歲的女工。第五條保障女職工的休息權,不得擅自延長工作時間。確因生產、經營需要進行加班加點的,應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適當延長工作時間,但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加班部分應按規定支付加班費。第六條對女職工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應按國家法律、法規給予特殊保護。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為由,辭退女職工或單方面解除其勞動合同,不得扣發、降低其工資和取消其福利待遇。第七條女職工在月經期間,所在單位應發給女職工一定數量的衛生用品,不得安排其從事高空、低溫、冷水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第八條女職工在孕期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延長工作時間或安排其夜班勞動,原從事經常彎腰、攀高、下蹲、抬舉等容易引起流產、早產的作業應在妊娠後暫調做其他工作。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做產前檢查,應計算在勞動時間之內,有勞動定額的,應扣除其定額。第九條女職工產假按下列規定執行:(一)正常生育的,假期為九十天。晚育並領取《獨生子女光榮證》的,按市政府規定,增加產假六十天。產假期間按出勤工資照發。(二)生育期間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三)孕期不滿四個月流產(含自然流產、人工流產)的,假期十五天至三十天,懷孕四個月以上流產的假期四十二天。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的產假期間工資照發。第十條女職工哺乳期為一年。哺乳時間每日兩次,每次三十分鍾,可以合並使用,哺乳時間應計算在勞動時間之內並核減勞動定額。第十一條對哺乳期內的女職工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不得從事夜班勞動及國家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特殊情況,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休哺乳假一年,其待遇按省、市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對產假期滿上班後的女職工,應允許有一周至兩周的適應時間,有勞動定額的,也應在一周至兩周後恢復原定額。第十三條女職工所在單位每兩年對女職工進行一次婦科病和乳腺病檢查,並建立女職工衛生保健檔案。第十四條女職工較多單位,應按國家《工業企業衛生設計標准》設置女工衛生沖洗室及其他衛生保健設施。第十五條女職工勞動保護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所在單位主管部門申請調解,調解無效可向當地政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自接到申請書之日起至三十日內作出處理,女職工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第十六條對違反規定、侵害女職工勞動保護權益的企業經營者或直接責任者,縣級以上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企業應給予被侵害女職工合理的經濟補償。對歧視、虐待、侮辱女職工的行為,有關部門應予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七條本辦法在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市勞動局負責解釋。第十八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❹ 遼寧省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分析:遼寧省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一檔標准為19.2元,二檔標准為17.2元,三檔標准為15.9元,四檔標准為14.3元。
一般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是一個月。根據法律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但是對於非全日制的用工形式來說,支付周期則一般是不得超過15天,可以為一個星期。
工資是指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在政治經濟學中,資本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