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30條6款
㈠ 農民工支付條例30條解讀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已經2019年12月4日國務院第73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一、《條例》的適用范圍
本條例適用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農民工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工資是指農民工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後應當獲得的勞動報酬。
二、農民工工資怎麼發
1、支付形式:以貨幣形式,通過銀行轉賬或者現金支付給農民工本人,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2、支付周期: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與農民工書面約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的工資支付周期和具體支付日期足額支付工資。
實行月、周、日、小時工資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時為周期支付工資;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由雙方依法約定。
用人單位與農民工書面約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的具體支付日期,可以在農民工提供勞動的當期或者次期。具體支付日期遇法定節假日或者休息日的,應當在法定節假日或者休息日前支付。
3、注意事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資支付周期編制書面工資支付台賬,並至少保存3年。用人單位向農民工支付工資時,應當提供農民工本人的工資清單。
三、工程建設領域工資支付特別規定
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請知曉
簽訂合同,實名登記。施工總承包單位或者分包單位應當依法與所招用的農民工訂立勞動合同並進行用工實名登記。未與施工總承包單位或者分包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並進行用工實名登記的人員,不得進入項目現場施工。
每月簽字確認工資。分包單位應當按月考核農民工工作量並編制工資支付表,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後,與當月工程進度等情況一並交施工總承包單位。
妥善保管本人社保卡、銀行卡。用於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銀行賬戶所綁定的農民工本人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卡,用人單位或者其他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者變相扣押。
常看工地維權告示牌。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設立維權信息告示牌,明示下列事項:(一)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單位及所在項目部、分包單位、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勞資專管員等基本信息;(二)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工資支付日期等基本信息;(三)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和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電話、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申請渠道、法律援助申請渠道、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等信息。
工程建設領域有關單位要知曉
資金安排不足不能開工。建設單位應當有滿足施工所需要的資金安排。沒有滿足施工所需要的資金安排的,工程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依法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的,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
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到位,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
開設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於支付該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撥付工程款,並將人工費用及時足額撥付至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加強對施工總承包單位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監督。
農民工工資由分包單位委託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分包單位應當按月考核農民工工作量並編制工資支付表,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後,與當月工程進度等情況一並交施工總承包單位。
施工總承包單位根據分包單位編制的工資支付表,通過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直接將工資支付到農民工本人的銀行賬戶。
按規定存儲工資保證金。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存儲工資保證金,專項用於支付為所承包工程提供勞動的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
工資保證金實行差異化存儲辦法,對一定時期內未發生工資拖欠的單位實行減免措施,對發生工資拖欠的單位適當提高存儲比例。工資保證金可以用金融機構保函替代。
四、法律責任和後果
違反《條例》規定的單位將面臨:1、罰款;2、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融資貸款、市場准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交通出行等方面被聯合限制;3、向社會公布,向媒體公開曝光;4、失信行為記入信用記錄,納入國家信用信息系統進行公示。
違反《條例》規定的責任人將面臨:1、罰款;2、被有關部門約談,作為其業績考核、薪酬分配、評優評先、職務晉升等的重要依據;3、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舉報投訴事項告知
舉報投訴應提供的資料清單:
1、被投訴單位名稱、聯系電話和詳細地址;
2、被投訴單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
3、投訴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4、當事人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勞動合同、書面協議、用工記錄、證明身份的證件、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繳納各項社會保險的記錄等);
5、建築行業拖欠農民工工資欠條或結算單(須加蓋公章)等(適用於建築工地農民工);
6、被拖欠農民工工資明細、身份證復印件、授權委託書、聯系電話等(適用於建築工地農民工);
7、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
8、其他證據材料。
不予受理的情形:
1、法人之間、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其他組織與自然人之間、法人與自然人之間因承包、租賃、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勞務糾紛。
2、家庭保姆、家庭鍾點工與僱主的勞務糾紛。
3、離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的勞務糾紛。
4、學歷教育的在校學生勤工儉學期間與用人單位的勞務糾紛。
5、投訴事項應當或者已經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申請仲裁,或者已經提起訴訟的。
6、投訴人不提供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以及合法權益受侵害的事實等基本情況的。
7、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
8、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調整范圍、且不屬於勞動保障監察范圍的其他情形。
舉報投訴維權熱線:
屈原管理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0730-5723208
㈡ 沒簽勞動合同工傷怎麼認定賠償多少
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導致無法申請工傷認定,當事人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後,再申請工傷認定。沒有勞動合同的工傷的認定只要能提出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資料就可以。
一、沒簽勞動合同工傷怎麼認定?
只要建立了用工關系,即使未簽訂勞動合同,也是可以認定工傷的。
不簽訂勞動合同是嚴重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對於因工受傷不給予享受工傷待遇的做法也是錯誤的。可以通過仲裁和訴訟途徑主張自己的權益。
沒有勞動合同認定工傷的辦法:
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導致無法申請工傷認定,當事人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後,再申請工傷認定。
沒有勞動合同的工傷的認定只要能提出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資料就可以。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二、沒簽勞動合同工傷賠償多少?
沒簽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標准如下:
(一)醫療費
1、要求: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3款。
3、備註: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不是必須到簽有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
(二)交通食宿費
1、標准: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2、要求: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
統籌地區以外就醫。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4款。
(三)康復治療費
1、標准: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6款。
3、備註:依地方規定,康復治療需經辦機構組織專家評定。
(四)輔助器具費
1.標准: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限額標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2條。
(五)停工留薪
1、標准: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
4、備註:停工留薪期根據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但確定的部門和程序,依地方規定。
(六)護理費
1.標准:
(1)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2)評定傷殘後需要護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
工資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
2.要求:生活護理費需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工傷職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第3款、第34條。
(七)傷殘補助金
工傷賠償須經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勞動仲裁三個必經階段。很多農民工沒有勞動合同、工作證等證明,還往往需要勞動關系的認定。
此外未簽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你有權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經濟補償;
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所有工傷賠償金都應由單位承擔。
三、沒簽勞動合同工傷後被辭退怎麼辦?
如果勞動者在工傷期間被辭退,勞動者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經濟補償金的二倍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如果用人單位在工傷期間擅自單方解除勞動關系,明顯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明確規定,即用人單位的做法應屬於違法解除。
沒有簽勞動合同的話,只要您在機關單位工作了,能出具相關的證據,能證明在單位工作過。那勞動關系就成立,自然就收到勞動合同法的保護。
相關的證據包括,在單位的同事做認證,物證主要是單位給您開具的工資證明等。
然後就是根據勞動法申請工傷賠償了,工傷賠償的證明主要是醫院做的工傷鑒定結果證明。
工傷賠償標準是一次性賠付您母親正常工作時的16個月的工資,另有醫葯費和營養費單算。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
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針對用人單位單方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具有選擇權。
也就是說,勞動者有權利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就應當繼續履行;如果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勞動者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經濟補償金的二倍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
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