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時間: 2025-02-06 10:33:20

A. 行政法它是如何控制和規范行政權的

首先從上來說,行政法就是來約束和監督行政權力行使的。其次,在我國,調整行政機關內部關系,也就是行政機關內部人員出現了問題該怎麼解決,我國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調整行政機關外部法律關系主要有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這兩部法律主要是規范行政權力行使的規范的,最後,對於在前兩部分,如果行為人對行政機關的行為不服,或是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可以提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B. 三大行政法學流派是什麼

一、三大行政法流派 : 控權論學派、平穩論學派、管理論學派。
二、各自的主張和內容:
1、控權版論學權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控制行政主體的權力,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濫用行政職權行為的侵害,以建立和維護自由,民主和人權保障的法的秩序。
2、平衡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應盡可能"在總體上平衡行政主體與相對主的權利義務關系,兼顧公共利益和人人利益",以建立維護民主和效率有機統一和協調的法的秩序。

3、管理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
三、行政法學是以行政法以及行政相關的社會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律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行政法學主要研究行政法產生和發展的規律,行政法的本質、內容和形式,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國家行政管理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當事人的地位,由此確立行政法的原則、原理和理論體系。

C. 論行政法學的三個流派

管理論主要在前蘇聯、東歐國家和我國計劃經濟時代流行,主張行政法調回整行政主體和行政相答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政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因此行政法可以稱為管理法。該學派認為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國家

D. 行政的管理論、控權論、平衡論哪個更好

行政的管理論、控權論、平衡論中控權論更好,。因為在行政的所有基礎理論中,控權論最能反映行政本質和規律性,這個理論從不同側面反映出行政的價值目標。研究發現,在行政法所調整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這一矛盾體中,管理論強調行政關系的調整,只有重點論沒有兩點論。

E. 為什麼說行政法既是控製法又是保障法

行政法理論基礎是行政法據以存在的觀念和思想前提。它既是一國現行行政法律的理論總結,又對一國的行政法治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對行政法理論的深入研究決定著我國特色的行政法學體系的建立和我國行政法治建設的方向。近年來,行政法理論基礎的研究相當活躍,出現了各種主張和觀點。但是,在行政法學界尚未形成占支配性地位的主流觀點。對各種不同的行政法理論觀點如何認識,以及理論界開展對此問題的討論本身有何意義,筆者想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行政法理論基礎的不同觀點

1.平衡論。平衡論是北京大學羅豪才教授等1993年在其論文《現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礎——論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義務平衡》一文中提出的。之後,贊同該理論的學者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這一觀點進行了論證,並且平衡論的觀點解釋我國現實社會中的行政法律關系,一定程度豐富了平衡論的理論內涵。平衡論的基本含義是在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中權利義務在總體上是平衡的。它既表現為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的平衡,也表現為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義務的平衡;既表現為行政機關自身權利義務的平衡,也表現為相對一方自身權利義務的平衡。平衡論可稱之為『兼顧論』,即兼顧國家利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註:羅豪才:《現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礎—論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義務的平衡》,載《中國法學》1993(1)。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其後在《現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礎》一文中又指出:「平衡論既不是『折衷論』也不是『調和論』。由於行政機關以國家強制力和強大的人力、物力為後盾,總是居於強者的地位,而相對一方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均居於『弱者』地位;因此,正是考慮到這種『力量對比』,『平衡論』總是將監督行政權、保障公民權、以及為相對一方設置更多的權利保障措施放在更為突出的地位。」(註:羅豪才:《現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礎—論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義務的平衡》,載《中國法學》1993(1)。)它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其一, 就行政法律關系中雙方的地位而言,平衡論認為雙方的權利義務總體上應當是平衡的;其二,就平衡論所實現的目的而言,它是「兼顧論」,兼顧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三者之間的一致;其三,實現平衡的手段是對行政權設定相應的控制手段從而實現權利義務的總體平衡;(註:王錫鋅:《再論行政法的平衡精神》,載《法商研究》1995(2)。 )其四,鑒於我國目前行政權的現狀及本身的特點,平衡論的重心是實現對國家行政權的控制。平衡論是目前我國行政法學界最有爭議的觀點,許多學者對其是與非開展討論。筆者認為,若從行政法的作用和功能上看,平衡論者堅持和主張的自有它的道理。但如果把它定位為行政法的理論基礎,似嫌勉強(關於這一問題,後面還有論述)。

2.控權論。該觀點將「控制行政權力」作為行政法理論基礎和核心。(註:張尚@①:《走出低谷的中國行政法學——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綜述》,695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 )控權論認為行政法是對行政權力控制的法。該理論從防止行政權力的擴張性和侵害可能性出發,強調必須對行政權力進行控制。它的主要觀點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認為行政機關享有權力和進行管理是一個事實問題,而非法律問題,授予行政機關權力不是行政法所能決定的。行政法所能規范的是權力行使的後果,是由於享有權力、運用權力所帶來的法律問題。第二,認為行政權的行使無須法律保障,行政法就是對行政權力進行控制的法。這一觀點較多地借鑒了西方行政法作用的理論。

3.管理論。管理論認為行政法既是管理行政機關和公務員的法,又是行政機關進行管理的法。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行政法既有保障行政權有效行使的作用,又有保障公民和組織合法權益的作用。但是,他們並沒有就此認為行政法的理論基礎就是管理論。管理論主要是從行政法的作用來認識的,沒有對其理論進行過多的分析、論證。

4.服務論。該論認為現代行政法實質上是服務行政法。它兼具服務與受益的功能,服務論為行政法的理論基礎。它的主要內容是要求「政府不應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而應以服務者的身份去為作為主人的人民提供各種服務」。它較多地從行政的功能上概括行政法的本質,並將服務論作為其理論基礎。

除上述觀點外,還有「公共權力論」(註:武步雲:《行政法的理論基礎——公共權力論》,載《法律科學》1994(3)。 )和「保權控權雙重說」。前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公共權力論」是行政法的理論基礎;後者認為行政法溶控權與保權於一體,行政法的性質主要具有雙重性;既保障行政機關有效地行使行政權,又對行政機關進行法律控制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F. 行政法為什麼應該是控權法

行政法應該是控權法將控制行政權力作為行政法理論基礎和核心。控權論認為行政法是對行政權力控制的法。該理論從防止行政權力的擴張性和侵害可能性出發,強調必須對行政權力進行控制。
它的主要觀點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認為行政機關享有權力和進行管理是一個事實問題,而非法律問題,授予行政機關權力不是行政法所能決定的。行政法所能規范的是權力行使的後果,是由於享有權力、運用權力所帶來的法律問題。
第二,認為行政權的行使無須法律保障,行政法就是對行政權力進行控制的法。這一觀點較多地借

G. 行政法學各主要流派及其比較

行政法學者對於行政法應如何調整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如何配置雙方回當事人答的權利義務,從而形成怎樣的法的秩序等問題的主張、觀點和理論,通過較長時期的爭論和在論爭中不斷完善、發展,從而逐漸形成的行政法學的各種流派。其中主要的較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即控權論學派、管理論學派和平穩論學派。
控權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控制行政主體的權力,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濫用行政職權行為的侵害,以建立和維護自由,民主和人權保障的法的秩序.
管理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
平衡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應盡可能"在總體上平衡行政主體與相對主的權利義務關系,兼顧公共利益和人人利益",以建立維護民主和效率有機統一和協調的法的秩序.

熱點內容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