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管轄的規定
⑴ 我國《行政訴訟法》對裁定管轄是怎樣規定的
管轄權的轉移,又稱為移轉管轄,指的是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同意後,將行政訴訟案件的管轄權由下級人民法院轉移給上級人民法院審判,或者由上級人民法院轉移給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制度。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將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給下級人民法院審判。同時,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如果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在轉移管轄權的過程中,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必須是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行政案件;(2)轉移的人民法院對該行政案件具有管轄權,不存在爭議;(3)轉移的人民法院與接受的人民法院之間應存在上下級隸屬關系。
⑵ 行政訴訟跨區域管轄
法律分析: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18條第2款規定,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由高級人民法院結合實際審判情況,實行跨行政區域的管轄,以下為行政訴訟管轄方式:1、一般地域管轄規定
(1)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2、特殊地域管轄規定
(1)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行政訴訟的級別管轄規定
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1)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4)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四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十九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