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證人只能是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證人只能是

發布時間: 2025-02-18 18:16:18

『壹』 刑事訴訟法學求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在「糾問式訴訟」中,訴訟程序的進行主要取決於(B )
A.被害人 B.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官吏 C.被追訴人 D.被害人的近親屬

2.外國人在我國實施犯罪,必須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是( D)
A.各國駐華領事館的外交代表 B.途經中國的各國駐第三國外交代表
C.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 D.不享有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

3.在我國刑事訴訟中,證人只能是(B )
A.法人 B.自然人
C.非法人組織 D.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通說認為,證人只能是公民個人,法人和非法人團體不具有證人資格,這是因為只有公民個人才能借感官感知案件事實,而法人和非法入團體本身並無這種感知能力。同時,由於了解案件情況而產生的作證義務,是公民個人的法定義務,故意作偽證、隱匿罪證,必須負偽證的法律責任,而法人和非法人團體則無法承擔這種法律責任。因此,證人只能是公民個人,任何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都不能作為證人

4.在我國刑事訴訟中,受「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約束的訴訟主體是(A )
A.公、檢、法專門機關 B.被害人 C.被告人 D.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

5.在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應當由( D)
A.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B.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 C.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D.軍隊保衛部門立案偵查

6.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關於迴避的規定不包括(D )
A.自行迴避 B.申請迴避 C.指令迴避 D.無因迴避

7.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階段書記員迴避的決定主體是(C )
A.審判長 B.刑庭庭長 C.法院院長 D.審判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8.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為自己提供法律服務的最早時間是(A )
A.審查起訴之日起 B.審判之日起 C.偵查之日起 D.提起公訴之日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9.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的原則是,若被告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原告人的損失(D )
A.可由國家代為承擔賠償責任 B.可以其家庭財產賠償 C.可以其服刑期滿後勞動所得賠償 D.仍只能以被告人本人財產為限進行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規定》第三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後查明被告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應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10.下列訴訟階段中,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是( C)
A.上訴、抗訴期內 B.二審階段 C.偵查階段 D.刑事執行階段
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90條規定:在偵查、預審、審查起訴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要求,已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記錄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訴後,人民法院應當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並已給付,被害人又堅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11.依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間是(B )
A.3個月 B.6個月 C.12個月 D.18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12.依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訴訟文書的送達主體是( A)
A.司法機關 B.被告人 C.辯護人 D.自訴人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