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的證人證言
1. 刑事訴訟法關於證人證言的規定
法律主觀:
刑訴法證人證言的規定:證人無特殊情況應當出庭作證,法官認為該證人證言對定案有重大影響的可以強制出庭。不過也有例外,不出庭的需要說明理由。證人證言須經過質詢和查證才可以作為定案根據。
法律客觀: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信粗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晌褲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七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詢問、宴坦簡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並且經過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
法庭筆錄中的證人證言部分,應當當庭宣讀或者交給證人閱讀。證人在承認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2. 刑事訴訟中證人證言屬於書證嗎
證人證言不屬於書證,根據刑訴法規定,證人證言應該和書證並列,都是證據的一種類型。公安機關辦案的時候,會收集和案情相關的證據材料,公民有義務作證,提供幫助。而書證一般是書面憑證,比如合同、房屋產權證等。
一、刑事訴訟中證人證言屬於書證嗎?
不屬於,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2款規定:證據有下列七種:
1、物證、書證;
2、證人證言;
3、被害人陳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5、鑒定結論;
6、勘驗、檢查筆錄;
7、視聽資料。根據此規定,證人證言不屬於書證,證人證言與書證是證據的兩種形式。
作證是公民的光榮義務,法律沒有拒絕作證的規定。證人作證時,應告知他要如實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同時,法律規定對證人的人身安全予以保護。庭審中詢問證人,由審判長主持。
二、書證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1、從概念上的認知角度而言,書證具有廣義與狹義的雙重屬性,狹義上的書證主要是指文書,即以書面文字材料為本質特徵的證明文書,而廣義上的書證則包括文書在內的可通過其客觀載體來體現特定思想內容的一切物質材料。在一般證據法意義上,書證是採用廣義的理解來對其概念加以界定的。
2、書證在形式上必須是文字、符號或圖案等來記載或表達人的特定思想內容的物質材料,並且,這種為一定方式所記載的思想內容,應按照通常標准為人們所認識和理解,以此作為傳播信息資源的必要媒體。
3、書證由於其所載現的實體具有明確的思想內容,因此容易被常人所理解。
4、書證不僅內容明確,且形式上也相對固定,穩定性較強,一般不受時間的影響,易於長期保存。
5、書證具有物質性,基於書證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必須以反映一定的物質材料作為其存在的客觀載體。
6、書證具有思想性、客觀性、真實性、並與案件有關聯性。
綜上所述,刑訴法中對證據類型做出明確規定,目前刑事證據分為七種,其中就有證人證言和書證,這兩類證據也是常用的,都屬於間接證據。在證據效力上看,書證應該強於證人證言。公安機關辦案,對案情有了解的公民,都應該配合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