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壹』 民事訴訟第36條是什麼
第三十六條 人民復法院發現制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釋義】
移送管轄,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後,發現該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而依法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的制度。移送管轄實際上移送的是案件,不發生管轄權的轉移。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3-35、14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定》第1、2條
『貳』 惡意管轄權異議的處罰依據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不得實施遲延或拖延訴訟的行為,或干擾訴訟的進行,應協助法院有效率地進行訴訟。當事人濫用管轄權異議,浪費司法資源,妨礙了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三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叄』 民事法院無管轄權案件移送依據哪條規定
民事案件中法院對無管轄權的案件進行移送的參考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36條的規定,法院在受理以後才發現沒有管轄權的話,應當移送到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接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就不能再自行移送了。
一、民事法院無管轄權案件移送依據哪條規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三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二、對法院移送管轄不服應該怎麼辦?
如果不服法院裁定,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如果當事人一方對一審法院移送管轄的裁定不服而上訴的,會由中級法院進行審查,並通過裁定方式來決定是否應該移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撤銷執行案件,並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實際上對人民法院移送案件的程序在法律上也沒有什麼特別詳細的規定,但是管轄權移送以後會及時的通知原被告雙方,雙方當事人對法院作出的移送管轄的決定存在爭議的話,是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的。
『肆』 我國法律規定的必要共同訴訟人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第三十六條的相關規定,引起必要共同訴訟的情形包括:
1、 掛靠關系中的掛靠者與被掛靠者作為共同訴訟人。
2、個體工商戶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時應作為共同訴訟人。
3、個人合夥中的合夥人作為共同訴訟人。
4、企業法人分立的,應以分立後的法人為共同訴訟人。
6、保證關系中的共同訴訟人。
7、繼承關系中未一同起訴的其他繼承人應當作為共同原告。
(4)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擴展閱讀:
必要共同訴訟人
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並審理後作出同一裁判的訴訟。
必要的共同訴訟人,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
構成必要的共同訴訟,必須具備的條件為:
(1)訴訟標的必須是共同的(對訴訟標的有共同的權利義務,並基於同一法律事實或同一法律原因所產生的)
(2)人民法院必須予以合並審理
必要共同訴訟人的之間採用協商的原則,協商一致的訴訟行為對全體有效。
『伍』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應當怎麼辦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接受原告起訴後,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時,查明這個案件應當由哪一個人民法院管轄後,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只能接受移送,不能把移送的案件自行移送給其他人民法院,以免互相推諉,影響案件的及時審理。但是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該案確實不屬於自己管轄時,可以報請共同的上級人民法院作出決定,是否由它管轄。
案件的移送主要發生在同級人民法院之間,有的也發生在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例如基層人民法院由於工作疏忽,而受理了法律規定應當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的專利或海關行政案件,那麼就應當主動將案件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陸』 本地法院到外地法院查封需要通知外地法院嗎
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內件不屬於本院管容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6)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法條: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