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最基本原則

行政法最基本原則

發布時間: 2025-02-24 12:08:08

1.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下列內容: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
(1)行政公開原則;
(2)公眾參與原則;
(3)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分為兩個方面:
(1)行政效率原則;
(2)便利當事人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有三個子原則:
(1)行政信息真實原則;
(2)信賴保護原則;
(3)行政允諾應予兌現,行政機關應作其諾言的「奴隸」;
6、權責統一原則。分為兩個子原則:
(1)行政效能原則;
(2)責任行政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2. 六大行政法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六個,分別是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誠實守信原則、高效便民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反應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3. 行政法的六個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一、合法行政原則;二、合理行政原則;三、程序正當原則;四、高效便民原則;五、誠實守信原則;六、權責統一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4.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內容:
1. 合法行政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為時必須遵守現行的法律,並且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進行活動。
2. 合理行政原則:該原則主要要求行政行為應當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禁止行政主體任意武斷或專橫。行政行為應達到一個正常理智的人所認為的合理與適當水平,並且應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 程序正當原則:這一原則包含以下三個子原則:
- 行政公開原則:要求行政活動過程應當公開透明,以便公眾監督。
- 公眾參與原則:指行政機關在作出重要行政決策時,應當給予公眾參與的機會。
- 迴避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處理與其有利益沖突的事務時,應當迴避,以保證行政處理的公正性。
4. 高效便民原則:該原則分為兩個方面:
- 行政效率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應當高效率,以保證行政管理的順暢進行。
- 便利當事人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應當考慮到當事人的便利,盡量減少當事人的負擔。
5. 誠實守信原則:這一原則包含以下三個子原則:
- 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要求行政機關提供的行政信息必須真實可靠。
- 信賴保護原則:要求行政機關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行為的合理信賴,不得擅自撤銷或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行為。
- 行政允諾應予兌現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對其承諾必須履行,不得違背承諾。
6. 權責統一原則:該原則分為兩個子原則:
- 行政效能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應當保證行政效能,以達到行政管理的目的。
- 責任行政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以保證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5.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都是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合法行政原則,在結構上包括兩個方面:

1.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律,即「依法行政」。行政機關違反法律作出的規定和決定,不能取得法律效力。行政機關不積極執行和實施法律規定的義務,就將構成不作為違法。

2.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即「無法律無行政」。沒有法律根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義務的決定。否則,就將構成行政違法。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是指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其核心含義,是行政裁量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決定的武斷專橫和隨意。它要求行政行為符合法律的目的,具有合理的動機,考慮相關因素,符合正當程序和最一般的法律正義要求。

行政合理性涉及到行政裁量權。行政裁量權包括三個方面:種類裁量權、幅度裁量權、程度裁量權。

合法行政原則與合理行政原則之間的關系:合法行政原則與合理行政原則都是行政行為應當同時遵循的原則。從廣義上講,合理行政原則也屬於合法行政原則。我們只是在合法行政原則的基礎上探討合理行政原則,也就是說,行政行為應當首先要合法,然後再合理。所以,行政機關的行為包括三種狀況:(1)合法、合理。(2)合法、不合理。(3)不合法、不合理。不存在「合理、不合法」的狀況。

例1:某市為加強道路交通管理,規范日益混亂的交通秩序,決定出台一項新舉措,由交通管理部門向市民發布通告,凡自行攝錄下機動車輛違章行駛、停放的照片、錄像資料,送經交通管理部門確認後,被採用並在當地電視台播出的,一律獎勵人民幣200元—300元。此舉使許多市民踴躍參與,積極舉報違章車輛,當地的交通秩序一時間明顯好轉,市民滿意。新聞報道後,省內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來取經、學習。但與此同時,也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違章駕車者去往不願被別人知道的地方,電視台將車輛及背景播出後,引起家庭關系、同事關系緊張,甚至影響了當事人此後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車人以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害,把電視台、交管部門告上法庭的;有違章司機被單位開除,認為是交管部門超范圍行使權力引起的;有搶拍者被違章車輛故意撞傷後,向交管部門索賠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駕車人索要高額「保密費」的,等等。報刊將上述新聞披露後,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舉措引起了社會不同看法和較大爭議。

問題:請談談你對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舉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認識。(注意:不能僅就此舉引發的一些問題、個案談具體適用法律的意見)

講解:本題考點是合法行政與合理行政的關系。本案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市」為廣州市。廣州市出台的治理交通秩序的新舉措,是一個抽象行政行為,內容是懸賞舉報。據此,廣州市交通管理部門對舉報交通違章者進行獎勵,對交通違章者進行處罰和曝光。這就涉及到廣州市治理交通秩序新舉措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問題。

但是,本題沒有標准答案,因為缺少合法性判斷的條件。交通新舉措是否合乎上位法的規定,題目中並沒有予以說明。所以,考生可以自己作出判斷。合理性問題同樣需要考生的衡量,因為題目中列舉了交通新舉措的利與弊。如果認為利大於弊,則是合理的,反之則是不合理。所以答案有三種可能性:(1)合法、合理;(2)合法、不合理;(3)不合法、不合理,這些都屬於正確答案。但是,不存在合理但不合法的情形,因為只有對合法行為,我們才討論其合理性問題。

(三)程序正當原則

1.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2.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和決定,尤其是作出對公民不利的決定,應當聽取公民的意見。

3.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履行職責,與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四)高效便民原則

1.行政效率原則。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不完全作為。遵守法定時限,禁止不合理延遲。

2.便利當事人原則。行政機關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的程序負擔,是行政侵權行為。

(五)誠實守信原則

1.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

2.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要對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六)權責一致原則

1.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2.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據報道,在城市建設中,有的政府部門發出有關土地使用的許可證照後,因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廢止,或城市規劃修改等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了公共利益而撤回已生效的許可。也曾有個別地方的政府部門在頒發土地使用證照過程中確有審查不嚴的問題,為彌補過錯過失而以公共利益需要為由收回已生效的許可;或為了以更高價位將土地出讓給他人,而以公共利益需要為由收回已生效的許可。

6.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哪幾種

法律分析:
1. 依法行政原則:行政行為必須依照法律進行,確保行政權力的合法性和合規性。
2. 行政合理性原則:行政行為在內容上必須合理,即行政處罰的力度應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3. 程序正當原則:行政行為的實施必須遵循法定的程序,確保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誠信原則: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應保持誠信,不得濫用職權或欺騙相對人。
5. 高效便民原則:行政行為應當高效執行,方便人民群眾,提高行政效率。
6. 權責統一原則: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時,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7.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及其含義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及其含義如下: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主要有三層意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要嚴格依法進行;合法行政中的「法」法律淵源表現為法律、法規和規章;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無明文規定即禁止」;
2、合理行政原則。「合理行政」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
3、程序正當原則。程序的正義就是對程序施加了道德標准和要求,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的程序才能叫做符合程序正義的程序;
4、高效便民原則。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機關能夠依法高效率、高效益地行使職權,最大程度地方便人民群眾;
5、誠實守信原則。確立了行政機關的誠信原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信賴利益保護原則;
6、權責統一原則。權責統一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享有法定職權時,同時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8.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徹於行政法之中,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和實現的基本准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熱點內容
立法工作中 發布:2025-02-24 14:49:52 瀏覽:487
法律援助審批通過之後 發布:2025-02-24 14:43:26 瀏覽:525
合同法屬於社會法 發布:2025-02-24 13:57:16 瀏覽:293
合同法誠實信用原則的功能 發布:2025-02-24 13:10:52 瀏覽:911
德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24 12:40:36 瀏覽:951
法院案例信息 發布:2025-02-24 12:40:34 瀏覽:247
健全有關師德師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24 12:39:07 瀏覽:666
行政法最基本原則 發布:2025-02-24 12:08:08 瀏覽:665
活動組織者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發布:2025-02-24 11:54:26 瀏覽:22
法學實驗崗 發布:2025-02-24 11:50:44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