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司法考試選擇
❶ 請問司法考試全都是選擇題嗎
司法考試不全都是選擇題。
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大綱》作為命題依據。
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方式。考試分為四張試卷,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試題。各卷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十四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所轄縣(縣級市、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的縣(縣級市、區)(不屬於國家或者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的縣級市、區除外);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九省、自治區所轄縣(縣級市、區);重慶、陝西省(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的適用以報名人員報名時戶籍為准,報名時戶籍在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可以申請享受放寬政策。
普通高等學校2016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其學歷學位證書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符合報考學歷學位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或者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公證員執業證的;
(3)被處以二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期限未滿或者被處以終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
(4)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或者以其他形式騙取報名的。
已經領取A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已經領取B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尚未取得高等學校本科以上畢業證書人員,不得再次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國家司法考試
司法考試一般指國家司法考試 。
國家司法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和《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法律職業證書考試。
擔任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每年的通過率一般在全國考生人數的10%左右。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統一頒發相關證書並可以從事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的工作。
❷ 2009年司法考試行政法每日一練(8月29日)
單項選擇題
林某不服甲縣環保局的處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甲縣法院以超過起訴期限為由裁定不予受理。林某向乙市中級法院上訴,乙市中級法院經審理發現林某的起訴並未超過起訴期限,符合行政訴訟起訴條件。乙市中級法院應如何處理?
A.判決撤銷甲縣法院的裁定
B.自行受理此案
C.指令乙市丙縣法院依法受理此案
D.指令甲縣法院依法立案受理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8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裁定確有錯誤,且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定,指令原審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或者繼續審理。據此可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❸ 2009年司法考試行政法每日一練(8月25日)
單項選擇題
李某與張某因工作產生矛盾。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期間,李某不斷向張某發送手機簡訊,對張某進行人身攻擊,但張某考慮到自己的幹部身份未向公安機關報案。2007年10月8日上午,李某醉酒後將張某打成輕微傷,張某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並要求公安機關對李某以前的簡訊辱罵行為一並處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公安機關到現場後即應對李某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但不得超過24小時
B.公安機關無法當場向李某宣告處罰決定書的,應在2日內送達李某
C.公安機關對張某的詢問筆錄應交給張某核對,張某確認無誤後應簽名,並由詢問的警察在筆錄上簽名,公安機關加蓋印章
D.公安機關對李某用簡訊辱罵張某和傷害張某的行為,應分別作出處罰決定,合並執行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5條第1款規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據此可知,保護性約束措施至行為人酒醒為止,沒有具體時間的限制。因此,A項說法錯誤。
第97條第1款規定,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並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二日內送達被處罰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因此,B項說法正確。
第84條第1款規定,詢問筆錄應當交被詢問人核對;對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其宣讀。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的,被詢問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更正。被詢問人確認筆錄無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詢問的人民警察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據此,只需警察簽名即可,不需要加蓋公安機關的印章。因此,C項說法錯誤。
第16條規定,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據此,合並執行的期限有一個限制,D項說法不全面,因此不選。
❹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行政法-單項選擇題(2.8)
一、單項選擇題
區政府對城市某小區進行改造,在小區外張貼公告,該公告內容為: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80天,所有居民必須搬離本小區,居民根據協議領取補償款。關於該公告的性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行政指導
B.行政合同
C.單方行政行為
D.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參考答案
【考點】治安管理處罰;復議機關的確定
【答案】C
解析:行政指導是指行政機關在其職責范圍內為實現一定的行政目的而採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則、規則或政策的指導、勸告、建議、提醒等不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行政行為。本題中,區政府的公告直接影響了小區居民的權利,該公告的性質不是行政指導。A項錯誤,不當選。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機關為實現行政職能與行政相對人經過協商達成的設立、變更和終止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本題中,區政府的告示並非和居民協商作出,而是單方性的行政行為,不是行政合同。B項錯誤,不當選。C項正確,當選。
區政府的公告,雖以公告之名,但並非抽象行政行為,當然也不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公告的內容是對特定的人——“小區居民”、特定的事——“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80天,所有居民必須搬離本小區,居民根據協議領取補償款”的處理行為,其內容已經對該小區居民的權利義務造成實質影響,該公告的性質是具體行政行為。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C。
❺ 司法考試行政法包括哪些法律
每一年國家司法考試採取閉卷、筆試考試方法。考試分為四張考試試卷,每張考試試卷
分值為150分,四卷滿分為600分。考試試卷一、考試試卷二、考試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
考試試卷一:綜合知識。涵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考試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涵蓋: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考試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涵蓋: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考試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涵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這當中,核心部門法為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其實就是常說的三大實體法和三大訴訟法)共5門。
我們國內人民法院分為四級,第四級法院在我們國內法院體系中被稱為基層人民法院。其他三級分別是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相關規定(四)第二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未就其股權轉讓事項徵求其他股東意見,或者以欺詐、惡意串通等手段,損害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主張根據同等條件購買該轉讓股權的,人民法院需要予以支持,但其他股東自清楚或者需要清楚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同等條件那天起三十日內沒有主張,或者自股權變更登記那天起超越一年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其他股東僅提出確認股權轉讓合同及股權變化效力等請求,未同時主張根據同等條件購買轉讓股權的,人民法院不能支持,但其他股東非因自己因素致使沒辦法行使優先購買權,請求損害賠償的除外。
股東以外的股權受讓人,因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而不可以達到合同目標的,可以依法請求轉讓股東擔負對應民事責任。
司法的基本原則:
1、司法統一原則 統一的國家需統一的社會主義法制來維護,國家的統一肯定要求法制的統一。
2、以事實為按照,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我們國內刑事訴訟法第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一定要以事實為按照,以法律為准繩。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以事實為按照,以法律為准繩。行政訴訟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按照,以法律為准繩。律師法第3條第2款規定,律師執業一定要以事實為按照,以法律為准繩。這些規定確立了我們國內司法工作「以事實為按照,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我們國內早在1954年憲法中就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上全部平等。」同年制定的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也把這一原則作為一項重要的司法原則加以規定。
4、保證人權原則 保證人權已成為我們國內很多實體法和程序法的重要內容,以此成為我們國內一項重要的司法原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司法活動中一定要真真切切尊重和保證人權。
5、接受監督原則。 接受監督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進行司法活動的途中,需要接受國家權力機關、檢察機關、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等的監督,真真切切糾偏自己的違法行為,預防司法腐敗的出現,促進司法公正的達到。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十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