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的受益者
A. 勞動法如何規定公司培訓算不算工時
公司培訓算工時。公司培訓佔用了勞動者的時間,而且培訓是為了勞動者更好的為公司工作,其收益者是公司,所以公司在勞動者培訓時應該計算工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單位安排的培訓和考試屬於出勤工作,算入工時。
法律分析
培訓算上班時間,那是勞動者的權利也是義務,接受職業培訓,提高職業技能。用工之日指勞動者開始接受用人單位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的日期。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參加上崗前培訓,勞動關系自勞動者參加培訓之日起建立。另外,公司在非工作時間組織員工培訓的,只要超過勞動者正常上班的時間,是算加班的,用人單位是應當足額支付其加班費的。用人單位為滿足特殊崗位的需要而對特定勞動者進行專業操作技能及專業知識培訓,是符合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需要的必要舉措。只要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就可以約定服務燃蘆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公司是佔用勞動者休息時間培訓的最終受益者。通常情況下,培訓應當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進行,而將其安排在節假日或其它休息時間,無疑節約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公司自然可以通過擠出來的正常工作時消虧間獲得更多的效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拿段神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B. 請問您勞動法四十二條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 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回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答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法》是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而制定頒布的法律。從狹義上講,我國《勞動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屆人大通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從廣義上講,《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法規,以及調整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勞動法》作為維護人權、體現人本關懷的一項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稱為第二憲法。
其內容主要包括:勞動者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勞動就業方針政策及錄用職工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與解除程序的規定;集體合同的簽訂與執行辦法;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制度;勞動衛生和安全技術規程等。
C. 勞動法中第四十二條第二款怎麼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的規定,主要是說,遇到生產設回備、交通運輸線路、公答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搶修時,加班不受每晚最多加班三小時的限制。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