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的審理程序
㈠ 民事訴訟法170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規定為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當事人認為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其他規定審理或者裁定轉為普通程序;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民事訴訟流程是什麼
1、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書,並且根據所告的人數提交副本;
2、人民法院收到起訴書或則口頭起訴,進行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天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天內裁定不予受理並通知當事人;
3、對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案件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4、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天內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同時,被告在收到起訴書之日起15天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後,人民法院應當在5天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給原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民事案件,不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
(一)人身關系、財產確權案件;
(二)涉外案件;
(三)需要評估、鑒定或者對訴前評估、鑒定結果有異議的案件;
(四)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的案件;
(五)當事人提出反訴的案件;
(六)其他不宜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的案件。
第一百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案件,可以一次開庭審結並且當庭宣判。
第一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兩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六十九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的,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其他規定審理或者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當事人認為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其他規定審理或者裁定轉為普通程序;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第一百七十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㈡ 民事案件法院審理程序是怎樣的
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或口頭起訴後,會對起訴進行審查。如果符合起訴條件,將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如不符合,將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有異議,可提起上訴。立案後,法院會在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被告需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被告未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法院受理案件時,會告知當事人相關訴訟權利義務。合議庭成員確定後,三日內通知當事人。
審理案件時,法院需在開庭前三日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時,需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及開庭時間、地點。使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在立案後六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需延長,由院長批准,可延長六個月,仍需延長的,需報請上級法院批准。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法院必須保障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起訴權利。符合起訴條件的,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的,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可對此裁定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