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借款屬於民事訴訟法

借款屬於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5-04-09 04:54:52

1.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主要規定了執行過程中的中止和終結情形。
一、執行中止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當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在這些情況下,執行程序會暫時停止,等待相關問題的解決或相關條件的滿足。
二、執行終結的情形
同樣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當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1.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2.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3.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5.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6.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在這些情況下,執行程序將徹底結束,不再繼續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中止執行和終結執行是不同的概念。中止執行是暫時停止執行程序,待條件滿足後可以繼續執行;而終結執行則是徹底結束執行程序,不再繼續。
綜上所述: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主要規定了執行過程中的中止和終結情形。當出現特定情況時,人民法院會根據該條款的規定,裁定中止或終結執行程序。了解這些規定對於當事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情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接續上文第二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