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二次修訂的時間是
㈠ 新勞動法是否有關於對50歲以上的職工不能辭退的規定
我國的勞動法自1995年1月1日起實施,並於2009年進行了首次修訂。最新的勞動法是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第二次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然而,在2018年的這次修訂中,並未加入關於50歲以上職工不能被辭退的規定。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四種。一是患有職業病或因工負傷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二是患病或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三是女職工在孕期、產假、哺乳期內的;四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這四種情形中並未對年滿50歲的勞動者設定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但符合這些情形的年滿50歲的職工,是不能被解除勞動合同的。
在第四種情形中,即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涵蓋范圍較廣。相關法律法規包括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婦女權益保護法等。目前,我國的退休年齡根據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女職工為50周歲,女幹部為55周歲,男性為60周歲。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女職工達到50周歲時,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勞動合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終止勞動合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然而,在解讀勞動法規時,應從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整體精神出發。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於2008年9月生效,而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實施,2012年12月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於2013年7月1日起生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勞動合同終止。根據社保法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需滿足兩個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達到15年。但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人雖達到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不足15年,無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社保法規定,對於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繼續繳費至滿15年。這意味著,如果職工未滿足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單位職工在未達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前,不屬於勞動合同終止的范疇。因此,如果女職工未滿50周歲,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理論上不屬於勞動合同終止的范疇,也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
那麼,哪些職工到了50歲不能解除勞動合同呢?勞動法規定了四種情形,而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六種情形。勞動合同法新增的兩種情形包括:一是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醫學觀察期間的;二是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根據這一規定,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女性在45周歲以上,女幹部在50歲以上,男性在55周歲以上的職工,都不屬於解除勞動合同的范疇。如果用人單位要強行解除勞動合同,將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需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賠償金。
綜上所述,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規定50歲以上的勞動者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主要是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或是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和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其他情形。
㈡ 我國勞動合同法有幾次修改分別是什麼時候
1、《勞動合同法》在2012年被修正過一次;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主席令第專65號/已被屬修改/2007.06.29發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主席令第73號/現行有效/2012.12.28發布
㈢ 上海市《勞動法》規定一個月應該上多少小時的班
《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有關規定,每周工作不得超過四十個小時,每月不得超過168個小時,其中每月加班不得超過36個小時;
平時加班是按150%支付,雙休加班按200%支付,國家按300%支付 。
㈣ 最新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分別是哪一年頒布和實施的
現在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是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專2007年6月屬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3年有過修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