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勞動法第98條
一、概念上的區別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獨立部門。勞動合同法,是指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上的勞動合同法就是指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可以說是《勞動合同法》的母法。
二、總體區別
(一)名稱上的區別
《勞動合同法》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而《勞動法》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在立法層次上,兩者同為法律。在企業和勞動者中容易把勞動法稱為勞動法,把勞動合同法稱為新勞動法。
(二)立法歷程上的區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並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沒有作出任何修改。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於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並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並於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三)立法內容上的區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立法內容包括13章107條,涵蓋了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內容包括8章98條,對勞動合同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其中包括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和變更、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如集體合同、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以及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內容。
總體上來說,《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在實際應用中,兩者還是存在一些差別的。
『貳』 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有什麼區別
由於《勞動合同法》部分條款規定得不明確,在實踐中導致有一些條款難內以操作,為了貫容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有必要制定實施條例。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一條就說明了其制定目的,也即通常所稱的立法目的
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制定本條例。
『叄』 國家對請假(事假、病假、婚假及產假等)有什麼規定
請假事由分事假、病假、婚假、喪假、公假、工傷假及產假等七種。
『肆』 新勞動法對98年下崗的工人有效嗎
法律分析:對於已經下崗的工人是無效的,其不涉及新勞動法規定的內容。但如果之前已經下崗的工人選擇在其他地方工作,新勞動法對其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伍』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和勞動法第98條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抄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襲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法
第九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