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理事會長
① 竇玉前人物簡介
竇玉前,一位才華橫溢的法學專家,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法學院的副教授。1971年7月出生於黑龍江北安,她以其堅定的黨員身份,致力於民事訴訟法、證據法學以及知識產權法的教學與研究領域。在教育生涯中,她於1990年至1994年間在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攻讀本科,積累了扎實的法學基礎。緊接著,她在1994年至2000年期間在哈爾濱建築大學任教,專注於法律基礎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2000年,竇玉前進一步深造,進入東北師范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自那時起,她一直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法學院的重要角色,現任法學教研部主任和教師黨支部書記。在社會兼職方面,她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她是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的理事,參與了多個法學專業組織,如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和黑龍江省法學會,且在比較法學研究會中擔任副會長。在地方層面,她是哈爾濱市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的副會長,並且還擔任了哈爾濱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這體現了她在法學界的廣泛影響力和專業素養。
竇玉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訴訟法領域,她的學術貢獻和實踐經驗對法學教育和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她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學術熱情和專業精神,為推動我國法學教育和學術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② 張衛平的任職情況
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咨詢委員、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學院客聘教授、最高人民檢察院帶教導師、重慶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1996年獲得國家政府津貼,同年獲司法部、勞動人事部「英雄模範」、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榮譽稱號。4.獲獎情況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碩士學位獲得者;1996年被司法部、勞動人事部授予英雄模範稱號;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政府津貼獲得者;1997年國務院、國家教委評為全國百、千、萬工程人才;199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2010年11月,被聘為重慶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
③ 馬愛萍的山西大學教授
個人介紹
馬愛萍,女,1963年7月出生,山西岢嵐人,漢族,中共黨員,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讀於山西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5年9月至1986年1月,在司法部舉辦的全國法律專業民事訴訟法師資培訓班學習;1988年9月至1989年6月,在西南政法學院民法助教進修班學習,取得結業證。1995年10月至1996年3月,受山西大學派遣,以特別外國人留學生身份在日本立教大學法學部留學;1996年4月至1998年3月,以日本文部省獎學金獲得者的身份,在日本立教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攻讀碩士課程,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立教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攻讀博士課程,取得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山西大學法學院教授,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訴訟法研究室主任。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山西省法學會理事、山西省法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山西省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太原市法學會法學專家顧問、太原仲裁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陽泉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山西明晟律師事務所律師。為本科生主講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訴訟法名著導讀。為研究生主講證據法學,外國民事訴訟法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訴訟法學、證據法。曾在《山西大學學報》、《中國司法》等核心期刊或專業論叢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主編教材二部,出版專著一部,參編研究生精品教材一部。1987年、1995年、2007年被評為山西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④ 李浩的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李浩(1951.11-) ,1951出生,江蘇吳江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同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學院民事訴訟法專業,師從常怡教授研習民事訴訟法。1985年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現任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現代司法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訴訟法研究會副會長,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行為法學會強制執行法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法學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會長,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究中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主研方向: 研究方向為民事訴訟法,著有《舉證責任研究》;合著《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理論與實際》、《中國民事訴訟法學專論》、《司法的現代化與民事訴訟制度的構建》等著作;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學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參加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民事訴訟法》教材編寫,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訴訟法與律師制度》的編寫。曾主持哲學社會科學國家「九五」規劃「民事證據法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事證據立法」的研究。《民事證據立法與民事證據制度的選擇》一文獲2002年度司法部優秀教材與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民事訴訟法原理》一書獲2002年度司法部優秀教材與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民事舉證責任研究》一書獲安徽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民事審判中的調審分離》一文獲全國黨校系統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民事訴訟檢察監督》一文獲全國黨校系統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民事再審程序改造論》一文獲安徽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法官素質與民事訴訟模式的選擇》一文獲安徽省第七屆「五個一」工程優秀論文獎。曾獲安徽省先進工作者稱號。目前正主持國家級重點課題「司法公正與社會公平正義」。 所獲獎勵: 1997年獲安徽省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多次獲省部級科研獎勵,其中1998年獲全國黨校系統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01年獲安徽省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02年、2006年獲司法部全國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一次,2005年獲江蘇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