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准法律行為舉例

行政法准法律行為舉例

發布時間: 2025-04-12 12:30:20

Ⅰ 闖紅燈是行政違法行為嗎

闖紅燈屬於行政違法行為,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屬於民事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
行人闖紅燈,沒有發生交通事故的,屬於行政違法行為,要接受罰款處理;如果在闖紅燈過程中發生了交通事故,則是民事違法行為,涉及民事賠償時,要承擔部分責任。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又稱為當場處罰程序,指行政處罰主體對於事實清楚、情節簡單、後果輕微的行政違法行為,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程序。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的行政處罰案件,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違法事實確鑿;(2)對該違法行為處以行政處罰有明確、具體的法定依據;(3)處罰較為輕微,即對個人處以5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對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行政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嚴格遵循以下程序;(1)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人員的身份;(2)告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根據;(3)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4)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5)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行政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其所屬行政機關備案。當事人對以簡易程序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四條 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向社會公布。

Ⅱ 我國行政法規具體有哪些

行政法規如下: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的行政處罰,不能夠規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的人身權未經法律規定的程序,不受侵犯;所以行政法規不能對公民的人身權作出限制性規定或者懲罰性規定。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內容的法律法規:規定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方針、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和職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考核、獎懲;有關行政體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等等。特別行政法:指規范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如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財政、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
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區別如下:
1、廣義的行政法規內容包括調整國家行政機關活動的一切方面,它既包括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憲法制定的關於國家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法令,也包括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憲法、法律、法令,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關於國家行政管理的各種法規;
2、狹義的行政法規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程序發布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在我國法制中,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而制定的法規的總稱;3、簡言之,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Ⅲ 什麼是准法律行為

法律復行制為具有以下三個特徵:第一,法律性。法律行為是法的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意義、可以用法律進行評價的人的行為,由此區別於一般的社會行為。第二,社會性。法律行為作為人的活動,具有社會性的特徵,法律行為並不是一種孤立的行為,而是其他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或一個方面。第三,法律行為是能夠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為是人所實施的行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應了人們對一定的社會價值的認同,一定利益和行為結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動方式的選擇。

Ⅳ 行政違法行為舉例10個

行政違法行為舉例10個,具體如下:
1、吸毒;
2、違規建設建築;
3、偷稅;
4、逃避追繳稅款;
5、抗稅行為;
6、行政主體越權行使行政權力;
7、行政行為無法律依據
8、行政行為缺乏事實依據;
9、行政行為做出超過時效;
10、在作出行政行為沒有保障相關人的參與權。
行政違法的特徵: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主體身份或以行政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