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月加班工時規定
1. 勞動法規定每個月工時是多長
勞動法規定,一個月按21.75天計算的最大額定工時為174小時。每天加班不超過3小時,每月加班不超過36小時。因此,一個員工一個月的最長工時不超過210小時。考勤工時軟體推薦使用京頂HR考勤工時統計分析系統,該系統從web1.0開始就專注於考勤系統管理,能夠實現多人復雜排班、倒班、調換班、節假日排班,並合理安排員工工時休假計劃。系統可分類統計加班、管理加班調休,以及管控加班合規性。此外,它還能實時查詢出勤狀況、統計工時、分析工效,實現精細化管理。
京頂HR考勤工時統計分析系統全業務管理包含以下模塊:
1. 考勤設備服務:主要負責遠程打卡數據實時上傳。
2. 智能排班模塊:制定標准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彈性工時制班次時間,並設置具有相同上班時間的員工分為一個考勤組,制定考勤組排班計劃。
3. 職工休假模塊:管理休假,包括休假資格發放、休假申請審批、休假計劃、工時優化、休假工時統計、自動銷假等功能。
4. 年假管理賬戶:採用單獨年休假賬戶實現年假兩年並管,自動清零。這有助於員工將上一年未使用的年假轉結到第二年。
5. 時間管理賬戶:用於管理員工加班,記錄員工日常超出標准工時的時間,方便員工申請調休假或發放加班費,並建立員工時間信用管理體系。
6. 出差考勤:正常考勤員工出差,並統計出差地域補助。
7. 外出管理:管理外出單,統計外出工時並計算外出餐補。
8. 考勤工時統計:提供員工每月的工資計算所需的考勤報表、補助項統計、工時統計報表,完成這些報表上報才算完成考勤的全業務管理。
9. 工效分析:通過大數據挖掘,提供員工的項目工時、工效、休假率、出勤率等多維度分析數據,有助於准確核算工時,優化用工結構,降低維護成本。
10. 定製開發:微服務架構可以在不影響現有業務基礎上擴展新應用,實現企業一體化數字管理,避免多套系統對接,降低維護成本。
法律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和第四十四條,這些條款規定了用人單位在延長工作時間、支付加班工資等方面的法律義務。
2. 《勞動法》規定一個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多少小時
《勞動法》規定一個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三十六個小時,每日不能超過三個小時,這都是有法律規定的,而且在加班的時候用人單位還必須要支付加班的費用,如果是節假日就是屬於正常工資的三倍。
一、《勞動法》規定一個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多少小時?
1、《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3、《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4、《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七條: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企業和不能實行前款規定的統一工作時間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
5、根據以上法律規定,標准工時員工每天工作超過八小時的,就算加班時間。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二、加班補償
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1、在日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按照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2、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應以: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的工資標准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按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
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
加班費=正常工作日加班費+休息日加班費+法定休息日加班費=月工資基數/21.75乘150%乘正常工作日的加班時間+月工資基數/21.75乘200%乘休息日的加班時間+月工資基數/21.75乘300%乘法定休息日的加班時間。
三、加班的計算方式
1、包工時
包工時方式是用人單位每月固定支付員工極限加班費的方式,法定極限加班工時36小時/月,其超出部分不計算其內(註明:公休日、法定節假日則不再另算)。用人單位採用包工時方式是由於工作量使工作時長不可控因素而所致,以此保證工作項目的完成進度,通常員工加班工時都會不低於法定加班工時。
2、非包工時
非包工時方式是用人單位每月依照員工實際加班工時支付加班費的方式,法定極限加班工時36小時/月,其超出部分不計算其內。用人單位採用包工時方式是由於工作量使工作時長可控因素所致,通常員工加班工時不高於法定極限加班工時36小時/月。
綜合上面所說的,加班是屬於《勞動法》所允許的行為,但是加班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不能超過法律規定的時間,如果超過就是屬於用人單位違反了此法規,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所以,對於勞動者在加班的時候也要合法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3. 勞動合同中每月工作時間不超過180小時是否合法
是合法的。法律規定每月單位正常工作時間為176小時,那麼180小時是僅僅加班了4小時,是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新勞動合同法中規定一個月工作時間不能超過176個小時,超過176個小時的,都應當算作加班,勞動者加班的,用人單位應當足額的支付其加班費。
法律分析
勞動法並未對每月的工作時間做出具體規定,但對於每周的工作時限做出了約定。規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時,超過這個時間的都是加班,法定節假日也應該休息。勞動法沒有具體規定月工作時間,但是有一些關聯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時可以加班,但一天加班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一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排除一些特殊情況。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