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資薪金結構
A. 工資薪金包括哪些內容
工資薪金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1、計時工資,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運動員體育津貼;
2、計件工資,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工作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3、獎金,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其他獎金;
4、津貼和補貼,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
5、加班加點工資;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准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
工資薪金總額包括企業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打工工資不給處理如下:
1、可以直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和舉報,要求其支付工資並給予賠償;
2、可以向各地勞動執法部門舉報,勞動部門的執法監察人員會幫助協調解決;
3、可以到各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去申請仲裁,如果對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哪些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B.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工資的構成
1、工資結構是由企業來決定的,勞動法中並沒有明確規定工資構成,但是基本薪金是不能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的。
2、公司的工資結構一般有:
(1)基礎工資:基礎工資即保障職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設置這一工資單元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維持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基礎工資主要採取按絕對額或系數兩種辦法確定和發放。
(2)、崗位(職務)工資或技能工資:崗位工資或技能工資是根據崗位(職務)的技術、業務要求、勞動繁重程度、勞動條件好差、所負責任大小等因素來確定的。它是結構工資制的主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激勵職工努力提高技術、業務水平,盡力盡責完成本人所在崗位(職務)工作的作用。
(3)、效益工資;效益工資是根據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職工實際完成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效益工資發揮著激勵職工努力實干,多做貢獻的作用。效益工資沒有固定的工資標准,它一般採取獎金或計件工資的形式,全額浮動,對職工個人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4)、浮動工資:浮動工資是勞動者勞動報酬隨著企業經營好壞及勞動者勞動貢獻大小而上下浮動的一種工資形式。形式多樣。有利於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促使職工群眾關心集體事業。
(5)、年功工資:年功工資是根據職工參加工作的年限,按照一定標准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它是用來體現企業職工逐年積累的勞動貢獻的一種工資形式。它有助於鼓勵職工長期在本企業工作並多做貢獻,同時,又可以適當調節新老職工的工資關系。
3、你們公司的行為是合法的;
(1)、《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中所稱「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的標准應付給勞動者全部勞動報酬)。
(2)、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
(2)勞動法工資薪金結構擴展閱讀:
企業試行結構工資制是內部工資制度改革的新探索。從實踐看,需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要端正試行結構工資制的目的,明確試行結構工資制是為了更好地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調動職工積極性。關鍵要看是不是具備了實行結構工資制的條件。
2、由於企業職工的勞動特點不同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勞動,因此,具備條件的企業試行的結構工資制,應區別於國家機關的以職務工資為主的結構工資制,盡可能充分適應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
3、由於企業職工的是物質生產者,因此,企業試行的結構工資制,其工資結構中活的部分應保證佔有較大比例,以利於將職工的工資同其本人的實際勞動成果緊密聯系起來,及時、有效地激勵職工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4、由於結構工資制要對勞動諸要素進行比較細致的劃分和歸類,並要求工資各單元與之相對應及隨其浮動,因此,實行這種工資制度,要求企業有較高的管理水平、較健全的規章制度,同時要求企業經濟效益能持續穩定增長,有較強的資金負擔能力。
C.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工資組成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1)計時工資;
(2)計件工資;
(3)獎金;
(4)津貼和補貼;
(5)加班加點工資;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工資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工資是指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前款所稱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勞動合同薪酬部分有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這些部分共同組成的,所以薪酬並不是只針對公司每個月給職工支付的基本工資。獎金和各種福利補貼也是屬於薪酬的組成部分。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等。
拓展資料: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