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歐美比較行政法

歐美比較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5-04-27 20:57:10

㈠ 古德諾的個人經歷

1883~1914 年 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法律
1914~1929 年 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長,先後教授行政法、歷史和政治學,是美國政治學會的主要創建人,並於1903年成為該學會第一任主席 。
1900 年 參加起草了《紐約市憲章》。
1911~1912 年 任美國 W.H. 塔夫脫總統的節約與效率委員會委員 。
1913 年曾到北京任中國政府的法律顧問,於1915年發表《共和與君主論》,認為共和制度不適宜中國,為袁世凱的復辟製造輿論。
著作:有《比較行政法 》、《政治與行政》、《美國的市政府》、《美國行政法原則》等。其中,《比較行政法》是其成名作,該書被譯成世界各國語言,使古德諾稱譽於全世界。1900年的《政治與行政》是古德諾的另一部代表作。本書被稱為美國行政學的第一本專著,與伍德羅·威爾遜的《行政學之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1887)一文並成為美國行政學的開山之作。

㈡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的區別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的區別是:兩者的定義不同;兩者的具體內容不同;兩者的范圍大小不同。行政法是有關行政活動、行政機關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行政法規是行政法的一部分。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的區別如下:
1、兩者檔歷稿的定義不同。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孝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兩者的具體內容不同;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而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
3、兩者的范圍大小不同。行政法是有關行政活動、行政機關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等。行政法規是行政法的一部分。
行政法概念:
1.對於行政法,比較普遍的觀點是,行政法可以描述但不可定義。從描述的角度來講,行政法是有關行政的主體及職權、行為及程序、違法及責任和救濟的 法律爛拆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4.在我國,行政法僅在學科類別的范疇內使用,作為上述法律規范的總稱,沒有單一的指向性,且我國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其大致包括以下幾類: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立法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㈢ 西方社會兩大法系的區別

西方社會兩大法系在法的淵源、法的分類、法典編纂、訴訟程序和判決程式區別:

1、法的淵源不同。

在大陸法系國家,正式的法的淵源只是指制定法,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沒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在英美法系國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淵源,遵循先例是英美法系的一個重要原則,承認法官有創製法的職能,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法的分類不同。

大陸法系國家法的基本分類是公法和私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商法,公法主要指憲法、行政法、刑法、訴訟程序法,進入20世紀後又出現了社會法經濟法勞動法等有公私法兩種成分的法。

英美法系國家無公法和私法之分,法的基本分類是是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是在普通法院判決基礎上形成的全國適用的法律,衡平法是由大法官法院的申訴案件的判例形成的。

3、法典編纂的不同。

大陸法系國家承襲古代羅馬法的傳統,一般採用法典形式。

而英美法系國家通常不傾向採用法典形式,制定法往往是單行法律、法規。即使後來英美法系國家逐步採用法典形式,主要是判例法的規范化。

4、訴訟程序和判決程式不同。

大陸法系國家一般採用審理方式,奉行干涉主義,訴訟中法官居於主導地位;法官審理案件除了案件事實外,首先考慮制定法如何規定,隨後按照有關規定來判決案件。

英美法系國家採用對抗制,實行當事人主義,法官一般充當消極的、中立的裁定者的角色;法官首先要考慮以前類似案件的判例,從以前判例中概括出可以適用於本案的法律規則。

㈣ 比較行政法簡介

在行政法學領域,對於基礎理論問題的研究普遍受到忽視,不論是國內學者還是全球范圍內,這一現象都較為突出。這主要源於兩個原因:首先,行政法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學者們往往更側重於研究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而對理論層面的探討相對欠缺;其次,行政法學在法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不夠明確,使得構建深度理論體系的挑戰增大。

鑒於此,針對行政法學理論研究的滯後,我撰寫了《比較行政法學》一書。需要澄清的是,比較行政法與比較行政法學並非同一概念,兩者的研究領域和體系存在明顯差異。比較行政法主要關注行政實在法,通過比較不同法系、國家和地區的行政法律制度,旨在揭示其優缺點。相比之下,比較行政法學關注的是行政法學理論層面的比較,包括不同學者觀點、理論流派和方法論的評估,以期釐清行政法學概念和問題的優劣。

然而,全球行政法學界在這兩個領域中的研究分布並不均衡。比較行政法的研究更為普遍,優質的教科書和專著並不少見,而比較行政法學的研究則相對匱乏,至今尚未找到系統的教科書或專著。盡管論文形式的比較行政法學有所存在,但受限於篇幅等因素,它們難以構建起完整的學科體系。在我的專著中,我將研究集中在比較行政法學上,可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國內在這類研究領域的空白。

㈤ 古德諾的代表作有哪些

《比較行政法》《政治與行政》。
《比較行政法》《政治與行政》都是是美國政治學家、教育學家弗蘭克·J·古德諾的著作,被譽為公共行政學的開山之作。

㈥ 西方兩大法系的名稱、代表國、淵源、特點與比較

兩大法系歷史傳統的比較- -

西方社會存在兩大法系,一是大陸法系,一是英美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羅馬法系、羅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在歐洲大陸,後擴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國。歷史上的羅馬法以民法為主要內容。法國和德國是該法系的兩個典型代表,此外還包括過去曾是法、西、荷、葡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日本、泰國、土耳其等國。舊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法律,大陸法系以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形成了兩個支流。

西方兩大法系歷史傳統的比較

西方社會存在兩大法系,一是大陸法系,一是英美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羅馬法系、羅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在歐洲大陸,後擴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國。歷史上的羅馬法以民法為主要內容。法國和德國是該法系的兩個典型代表,此外還包括過去曾是法、西、荷、葡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日本、泰國、土耳其等國。舊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法律,大陸法系以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形成了兩個支流。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到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法被傳入這些國家和地區,英美法系終於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英美法系中也存在兩大支流,這就是英國法和美國法。它們在法律分類、憲法形式、法院權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

兩大法系在法律歷史傳統方面或者也可以說是它們兩者在宏觀方面的差別:

1、從法律淵源傳統來看,大陸法系具有制定法的傳統,制定法為其主要法律淵源,判例一般不被作為正式法律淵源(除行政案件外),對法院審判無約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傳統,判例法為其正式法律淵源,即上級法院的判例對下級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有約束力。

2、從法典編纂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採用系統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單行的法律和法規。當代英美法系雖然學習借鑒了大陸法系制定法傳統,但也大都是對其判例的匯集和修訂。

3、從法律結構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基本結構在公法和私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傳統意義上的公法指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訴訟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結構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從歷史上看,普通法代表立法機關(協會)的法律,衡平法主要代表審判機關(法官)的法律(判例法),衡平法是對普通法的補充規則。

4、從法律適用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法官在確定事實以後首先考慮制定法的規定,而且十分重視法律解釋,以求制定法的完整性和適用性;英美法系法官在確定事實之後,首先考慮的是以往類似案件的判例,將本案與判例加以比較,從中找到本案的法律規則或原則,這種判例運用方法又稱為"區別技術"。

5、從訴訟程序傳統來看,兩大法系也存在一些傳統的差別,如大陸法系傾向於職權主義,即法官在訴訟中起積極的作用,英美法系傾向於當事人主義,即控辯雙方對抗式辯論,法官的作用是消極中立的。

6、從職業教育傳統來看,大陸法系在律師和法官的職業教育方面突出法學理論,所以大陸法系自古羅馬以來就有"法學家法"的稱號;而英美法系的職業教育注重處理案件的實際能力,比如律師的職業教育主要通過協會進行,被稱為"師徒關系"式的教育。

㈦ 為什麼法國行政法比較發達

1.
公私法之二元分化

公私法之分自古羅馬有之,而在法國自
17

18
世紀始,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和中央集權統
一國家的形成、
產生了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分離,
導致了兩種不同的權力形態
——
私權和
公權,
並以此為調整對象分別形成了法國法律制度特有的基本結構和相對獨立的兩大法律部

——
私法和公法,至此方使公私法二元制度結構在法國成形且得以極大發展。

2.
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


法國有兩種法院體系。一種是普通法院,也叫私法法院,這種法院審理除行政案件以外的
所有案件。
另一種就是行政法院。兩種法院均有各自明確的審級劃分和管轄,互相獨立,平
行存在。

法國法院的這種建制一般稱其為雙軌制,
雙軌制之效用在於使法國

有了一部由行
政法庭制定的專門法
---
行政法


並且行政法庭因

更了解行政行為的必要性而通常比普通法
院更多地考慮個人利益

更適宜解決法國的社會問題、維護和保障法國的法治秩序。

3.
法國行政法實質是判例法

法國行政法領域把判例制度發揚光大。

法國行政法的主要淵源並不是成文法典,而是源於
行政法院的判例。

法國的經典行政法理論都是在
19
世紀末期和
20
世紀初期根據最高行政
法院的判決發展而來的。
因為行政法院存在的歷史比較短暫而且行政法沒有像民法和刑法那
樣完備的法典,所以行政法院在實踐中必須更多地依靠判例。

4.
公務法人制度

法國法律承認三種行政主體,即國家、地方團體和公務法人。
對於前二種行政主體,一般國
家行政法理論都無異議,
而單就公務法人制度則大有差異。
可以說在法國,
公務法人制度如
同行政法院與行政判例制度一般構成了法國行政法影響世界各國法治的主要方面。

公務法
人是在以地域為基礎的國家和地方團體以外的另一種行政主體。
」「
公務法人是國家行政主體
為了特定職能目的而設立的服務性機構,
與作為機關法人的行政機關不同。
公務法人的職能
側重於服務,而機關法人的職能側重於管理。

公務法人是公法人的一種。
法國是大陸法系國家的典型代表,素有"行政法母國"之譽,其行政法被許多國家奉為典範.法國最先從理念上承認行政法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法,並通過行政法院富有創造性的努力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行政法體系.支撐這一龐大的行政法體系的是隱藏在其背後的行政法基本原則.

熱點內容
勞動法年假規定本單位 發布:2025-04-28 05:39:25 瀏覽:868
CBA規章規則現狀 發布:2025-04-28 05:33:07 瀏覽:54
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中規定的內容有 發布:2025-04-28 05:27:21 瀏覽:780
著作權立法目的 發布:2025-04-28 05:10:36 瀏覽:206
經濟法個人信息保護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28 04:38:58 瀏覽:383
法庭慰對法官 發布:2025-04-28 04:22:34 瀏覽:824
勞動法全集微信號 發布:2025-04-28 04:22:27 瀏覽:965
2016年中山勞動法底薪多少錢 發布:2025-04-28 04:22:26 瀏覽:184
稅鎮司法所 發布:2025-04-28 04:13:59 瀏覽:659
珠寶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04:13:56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