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的直接言詞證據規則
發布時間: 2025-04-30 00:27:30
① 直接言詞原則
法律分析:
直接言辭原則是現代各國審判階段普遍適用的訴訟原則,它包含直接原則和言詞原則。直接原則,又稱直接審理原則,是指辦理案件的法官、陪審員只能以親自在法庭上直接獲取的證據材料作為裁判之基礎的訴訟原則。言詞原則,又稱言詞審理原則,要求當事人等在法庭上須用言詞形式開展質證辯論的原則。該原則是公開原則、辯論原則和直接原則實施的必要條件。集中審理原則,又稱不中斷審理原則,是指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應當在不更換審判人員的條件下連續進行,不得中斷審理的訴訟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合議庭工作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除因迴避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不能繼續參加案件審理的之外,不得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更換。更換合議庭成員,應當報請院長或者庭長決定。合議庭成員的更換情況應當及時通知訴訟當事人。
第九條 合議庭評議案件應當在庭審結束後五個工作日內進行。
第十四條 合議庭一般應當在作出評議結論或者審判委員會作出決定後的五個工作日內製作出裁判文書。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