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全民
Ⅰ 全民所有制與合同制有什麼不同
「全民所有制」是指企業的財產歸國家所有的企業,即為由國家財產投資的企業。現在一回般是稱為國有企答業。 「合同制」是企業的用工制度,即現行的勞動合同制用工制度。 顯然「所有制」指的是企業由誰來投資,而「合同制」是用工制度,這兩概念風馬牛不相及的。「全民所有制職工與合同制職工」的說法並不現實了。你這里說的「全民所有制職工」應該是指在實行勞動合同制前就在該全民企業工作的員工,當時也叫做「正式工」與之相對的是「臨時工」。可是,自從1995年實行《勞動法》以後,就不存在這一差別了,統一都叫做「勞動合同制用工」了。不信你看看《勞動法》那裡邊根本就找不到「正式工」與「臨時工」這兩個詞了。 自從1995年實行《勞動法》以後,全民所有制企業也依法實行了勞動合同制用工制度,即國有企業與勞動者之間也是勞動合同關系,適用《勞動法》調整,所以,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員工工資報酬也是以勞動合同的方式確定的,在重新簽訂合同時或合同期間內由企業與員工協商一致,也是可以調整的。
Ⅱ 勞動法全民所有制轉變為非全民所有制所需的條款
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指企業財產屬於全民所有的,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又稱為國有企業,包括國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只是國有企業的一種。
非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包括按照《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
雖然企業性質截然不同,但是職工在企業的地位應該是一樣的。具體是:
1、國家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職工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2、企業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3、企業工會代表和維護職工利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企業工會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4、企業應當充分發揮青年職工、女職工和科學技術人員的作用。
5、企業必須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實行經濟責任制,推進科學技術進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改造和發展。
6、企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 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 企業可以採取其他分配方式。
現在,國家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不管是哪種企業身份的職工,都要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職工的合法權益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Ⅲ 新勞動法規定全民合同制了嗎
可以這么說,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非全日制用工除外
Ⅳ 全民合同制是正式職工嗎
所謂「全民」,是指對國有企業在前些年的稱謂,現在一般都是稱做專「國企」。
「在編制」這屬詞應該是政府機關的事,即由國家財產開支的工作人員。
從以上分析看,「全民合同制」和在「編制」是相互矛盾的,卻不符合勞動法的。
如果不是你的表述出現錯誤外,最大的可能是騙局,如果說人以安排這樣的工作為向你要錢,就定是騸局了。
「普通合同制」就不用解釋了
Ⅳ 新勞動法中對於大集體和全民有明確規定么
1、95年實施的是《勞動法》,08年實施的是《勞動合同法》,兩者不存在「新」與「舊」的不同(即不存在「新勞動法」)。
2、「大集體」和「全民」等稱謂是95年勞動法實施之前我國計劃經濟時期使用頻率較高的詞,但95年勞動法實施後,企業大量開始實施改制(涉及勞動者的就是身份的轉變),相應勞動者與企業間間也相應實施合同制。因此上述等稱謂也越來越僅具有「歷史意義」。
3、現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一般為勞動合同關系,區別與「大集體」「全民」等,現在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4、關於不同勞動者之間如存在不平等待遇現象,如果有違同工同酬的可以向勞動部門投訴要求解決。
註:
a、《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同一工種已不再有大集體與全民、農民工與正式工的差別,在同一企業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同工同酬。
b、同工同酬作為一項分配原則也有相對性,即使相同崗位的勞動者之間也有資歷、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勞動報酬只要大體相同就不違反同工同酬的原則。
c、同工同酬的權利是勞動者的憲法權利。
5、勞動合同法中的集體合同不是指大集體。
註:
a、集體合同是工會(或職工代表)代表職工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經協商談判訂立的書面協議。
b、集體合同制度的主要意義在於:
第一、由工會代表全體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同用人單位相抗衡,爭取到公平合理的勞動條件(集體勞動條件是本單位內的最低個人勞動條件)。
第二、勞動關系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個人勞動合同只需就特殊情況作出規定即可,簡化了勞動合同的內容,降低簽訂勞動合同的成本。
http://hi..com/lawyer0796/blog/item/df574b358d954949251f148b.html/cmtid/37863cd28f65680a3af3cfd4#37863cd28f65680a3af3cfd4
Ⅵ 最新勞動法是否規定全民合同制是正式的職工嗎
一,《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沒有做出正式或非正式的規定。
二,對於全民(央企,國企),外資,私營,個體都是屬於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全民合同工三金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只規定了社保(五險),不存不三金的說專法。只要用人單屬位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的,都應該為勞動者繳納社保。
二,社會保險:
1,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分擔年老、失業、疾病以及死亡等社會風險,實現社會安全,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2,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3,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4,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Ⅷ 勞動法有規定全民企業招聘農民合同制工屬於全民工嗎
沒有這個來規定,現在是全員合同制源工人,1、《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的「等組織」不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其他依法登記注冊成立的單位。
2、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照的分公司,經用人單位授權或同意,可以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當分公司不能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時,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3、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招用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以外的勞動者,即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4、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者,應當年滿16周歲,且尚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
5、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家庭直接僱傭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等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6、用人單位招用與外單位保持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Ⅸ 勞動法集體職工待遇與全民職工是否相用:
全民工是指國有企業職工,但仍然是合同制工人屬性。
集體工,是版根據企業權生產需要,通過計劃內集體用工指標招收的工人,簽訂一次性勞動合同後,用企業所得支付其勞動工資和企業的福利待遇其他相應的社會保障。
合同工是企業、事業單位通過簽訂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
嚴格講,所謂的全民工,合同工,集體工等,都屬於合同制工人,只不過因其所就職的單位不同而稱呼不同罷了。
Ⅹ 什麼是全民所有制職工身份
全民所有制職工是指在實行勞動合同制前就在該全民企業工作的員工,當時也叫做「正式工」與之相對的是「臨時工」。可是,自從1995年實行《勞動法》以後,就不存在這一差別了,統一都叫做「勞動合同制用工」了。
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指企業財產屬於全民所有的,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又稱為國有企業,但廣義的國有企業還包括國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只是國有企業的一種。
自從1995年實行《勞動法》以後,全民所有制企業也依法實行了勞動合同制用工制度,即國有企業與勞動者之間也是勞動合同關系,適用《勞動法》調整,所以,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員工工資報酬也是以勞動合同的方式確定的,在重新簽訂合同時或合同期間內由企業與員工協商一致,也是可以調整的。
(10)勞動法全民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形式,同工業、交通運輸業中高度社會化的生產力相適應的。
它的特點是:在全社會范圍內,全體勞動者在生產資料所有關繫上是平等的,這不僅排除利用全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來剝削別人,而且排除了由於生產資料佔有上的不平等而引起的生活富裕程度的過份懸殊,並為在全社會范圍內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提供了可能。
但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相對於共產主義階段的全社會所有制來說,還是一種不成熟的全社會所有制。這是因為國營企業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單位,還有自己的局部利益。
因此,企業經營好壞還同企業的局部利益和職工個人利益緊密聯系。只有到了共產主義階段,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制,才完全成熟為全社會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