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訴訟法異同
Ⅰ 三大訴訟法的舉證責任有什麼區別
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行政訴訟,一般情況被告負舉證責任;刑事訴訟,公訴機關負被告人有罪舉證責任。
Ⅱ 比較刑事、行政、民事三大訴訟法對於優先管轄權的區別
刑事訴訟優抄先管轄權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5條: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行政訴訟優先管轄權規定:《行政訴訟法》第20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優先管轄權規定:《民訴法》第35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歸納總結為:刑事訴訟: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由最先收到以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Ⅲ 我國三大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的異同
我國三大訴訟來法規定源的共同基本原則
1.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 進行訴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3.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 審判公開進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據法律可以規定例外。
5. 實行迴避制。
6. 實行兩審終審制。
7. 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8. 被告人、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護,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律師承擔法定的司法援助義務。
Ⅳ 行政復議、三大訴訟法中的有/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區別
一、行政復議有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區別。
1、有獨立請求是指第三人的復議請求並非依附於申請人或被申請人,而是排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復議請求的獨立的復議請求。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主要是一些競爭性許可案件、公平競爭權案件。如行政許可案件中,有三位自然人甲、乙、丙競爭一個執照。行政主體將許可證頒發給甲,乙不服提起行政復議,要求撤銷頒證行為,頒發給自己。
2、無獨立請求的第三人則是指第三人的復議請求不具有獨立性,而是依附於申請人或被申請人的復議請求,該種第三人在復議中處於輔助地位,其復議目的是請求復議機關維護申請人或被申請人的復議請求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二、行政訴訟案件中有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區別。
因為行政訴訟案件一般都是由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引起的,很多案件也是由行政復議才引起行政訴訟,所以同行政復議案件中有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一樣的區別。
三、民事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區別。
1、參加訴訟的根據不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對原、被告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則對原、被告爭議的訴訟標的無獨立請求權而與原被告之間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2、訴訟地位不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參加訴訟中相當於原告,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則是有著獨立訴訟地位的訴訟參加人,而且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更多時候是處於被告的境地。
3、享有的訴訟權利不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由於其處於原告的訴訟地位,所以其享有管轄異議權之外的原告的所有的訴訟權利。而基於其訴訟地位,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只享有為維護其民事權益所必須的訴訟權利,而不享有與處分實體權利有關的訴訟權利,包括放棄、變更訴訟請求和申請撤訴,此外,也不享有管轄異議權,而只享有相對的上訴權。
4、參加訴訟的方式不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以起訴的方式參加訴訟,可以完全出於其自願,不願意參加訴訟的,可另行起訴,法院不能強制其參加訴訟。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參加訴訟。在後一種方式下,一經通知,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即負有參加訴訟的義務。否則,會招致缺席判決。
四、刑事訴訟不存在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說法。
Ⅳ 司法考試訴訟法怎麼復習三大訴訟法比較19講有用嗎
千萬別買這書,買了就瞎。
訴訟法千萬不要比較記憶。
Ⅵ 三大訴訟法管轄原則的區別
三大訴訟法比較 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地域管轄1、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經復議改變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 2、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3、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沖突解決:最先收到起訴狀法院(1)被告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為一般原則,原告所在法院管轄為例外規定;(22-23)(2)民事訴訟中有大量的特殊地域管轄的規定。(24-35條) ( 離婚管轄的特別規定; 特殊地域管轄9種;專屬管轄:不動產,港口,被繼承人死亡住所地或主要遺產所在地。對於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時的沖突解決:最先立案法院(1)犯罪地法院(即犯罪行為發生地)管轄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包括戶籍所在地、居所地)管轄為輔;(2)最初受理地法院審判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轄為輔;(3)刑事訴訟中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管轄的規定。 被告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和學習工作地沖突解決:最先受理法院管轄異議接到應訴通知10日內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應當在審限內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爭議的人民法院分別逐級報請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管轄權向下轉移能。上級法院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法院審判能。上級法院有權審理下級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下級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有上級法院審理。不能。依法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級法院管轄。註:檢察院認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而向中院提起公訴的普通刑事案件,中院受理後,認為不需要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可依法審理,不再交基層法院審理。http://wenku..com/view/3536b944b307e87101f6961d.html
Ⅶ 請問哪位高手知道三大訴訟法,即形式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區別
三 大 訴 訟 法 比 較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訴 訟 參 與 人
解釋第97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1. 檢察院
2. 參加人
① 當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再審申請人)
② 訴訟代理人(法定訴訟代理人、委託訴訟代理人)
3. 勘驗人、鑒定人、證人、翻譯人員(狹義訴訟參與人,又稱其他訴訟參與人)
1. 當事人
① 被害人(僅指公訴案件被害人,無上訴權,所以請求人民檢察院抗訴)
② 自訴人
③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分界:提起公訴)
④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
2. 其他訴訟參加人
① 法定代理人(第82條)
② 訴訟代理人(原告)
③ 辯護人(被告)
④ 證人
⑤ 鑒定人
⑥ 翻譯人員
期間 年/月/日/時 月/日/時
上訴的 提起
當事人
當事人(應當提交上訴狀/第147條) 1.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2. 被告人的辯護人和進親屬,經被告人同意(用書狀或者口頭/第180條)
3.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當事人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申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或檢察院提出申訴
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抗訴 1.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抗訴
2.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提請上級檢察院抗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向同級法院抗訴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決定立案
(受理)
7日
7日
仲裁/5日 1. 普通程序7日
2. 簡易程序3日/解釋第118條
3. 收到自訴狀或者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內
提交答辯狀
10日
15日 不提交答辯狀,但被告及辯護人在開庭前5日提供有關材料
一審期限
3個月內/第57條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特別程序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1.6個月內
2.特殊情況,可以延長6個月
3.還需延長,報上級法院
3個月
1.立案之日起30日內
2.公告期滿後30日內 1.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超過1個半月
2.經省級高院批准或者決定,延長1個月
受理後20日內
上訴期間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0日,不服裁定的5日
當事人申請再審 2年內 2年內 無期限限制
提起再審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再審對原判決的態度 1.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解釋第77條)
2.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第62條) 1. 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民訴意見199、200)
2.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178條)
當事人的申訴是再審案件的來源,雖然不能直接引起審判監督程序。
不能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203條)
二審的開庭和書面審理 1.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2.事實有爭議的、認為認定事實不清楚的,開庭審理。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3.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不公開審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其它法律特別規定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當事人申請:離婚和商業機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14-16歲
4.16-18歲,一般也不公開
5.商業秘密(申請、確實)
中級管轄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對國務院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提起訴訟的案件;
4.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指:被告為縣級以上政府;重大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重大涉外、涉香、澳、台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專利糾紛案件、重大涉香、澳、台案件)。
4.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即中院)管轄
1.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不予受理 1.第36條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後,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解釋第44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111條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意見144: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解釋第188條 對於自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起訴:
(六)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
(七)經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後,自訴人反悔,就同一事實再行告訴的。
按撤訴處理
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按申請撤訴處理
1.原告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
2.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原告應交而未交訴訟費的 1.自訴案件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2.自訴案件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4.公訴案件,檢察院在補充偵察期限內沒有提請恢復審理(解釋第157條)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證據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被害人陳述;
5.證人證言;
6.犯罪嫌疑認、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7.鑒定結論;
8.勘驗、檢查筆錄
中止訴訟 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7.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解釋第51條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管轄
1.自訴人或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
2.以及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被告人脫逃
3.由於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
4.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中止審理。
解釋第181條、第204條
終結訴訟
1.原告死亡,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放棄訴訟權利的;
2.作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後,其權利義務的承受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3.因中止訴訟1、2、3原因中止訴訟滿90日仍無人繼續訴訟的,裁定終結訴訟,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解釋第52條
1.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2.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3.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迴避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檢察人員迴避,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偵查人員迴避,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3.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4. 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同級人民檢察委員會決定。
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證據 1.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
3.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經過審理,分別判決 1.維持判決
2.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履行職責判決
4.變更判決
5.駁回訴訟請求判決
6.確認判決
審理上
訴,分別
處理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4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4.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1、2、3、4
1.維持原判;
2.應當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
1. 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
2. 適用法律錯誤
3. 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4. 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
三 大 訴 訟 法 比 較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訴 訟 參 與 人
解釋第97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1. 檢察院
2. 參加人
① 當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再審申請人)
② 訴訟代理人(法定訴訟代理人、委託訴訟代理人)
3. 勘驗人、鑒定人、證人、翻譯人員(狹義訴訟參與人,又稱其他訴訟參與人)
1. 當事人
① 被害人(僅指公訴案件被害人,無上訴權,所以請求人民檢察院抗訴)
② 自訴人
③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分界:提起公訴)
④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
2. 其他訴訟參加人
① 法定代理人(第82條)
② 訴訟代理人(原告)
③ 辯護人(被告)
④ 證人
⑤ 鑒定人
⑥ 翻譯人員
期間 年/月/日/時 月/日/時
上訴的 提起
當事人
當事人(應當提交上訴狀/第147條) 1.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2. 被告人的辯護人和進親屬,經被告人同意(用書狀或者口頭/第180條)
3.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當事人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申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或檢察院提出申訴
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抗訴 1.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抗訴
2.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提請上級檢察院抗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向同級法院抗訴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決定立案
(受理)
7日
7日
仲裁/5日 1. 普通程序7日
2. 簡易程序3日/解釋第118條
3. 收到自訴狀或者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內
提交答辯狀
10日
15日 不提交答辯狀,但被告及辯護人在開庭前5日提供有關材料
一審期限
3個月內/第57條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特別程序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1.6個月內
2.特殊情況,可以延長6個月
3.還需延長,報上級法院
3個月
1.立案之日起30日內
2.公告期滿後30日內 1.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超過1個半月
2.經省級高院批准或者決定,延長1個月
受理後20日內
上訴期間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0日,不服裁定的5日
當事人申請再審 2年內 2年內 無期限限制
提起再審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再審對原判決的態度 1.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解釋第77條)
2.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第62條) 1. 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民訴意見199、200)
2.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178條)
當事人的申訴是再審案件的來源,雖然不能直接引起審判監督程序。
不能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203條)
二審的開庭和書面審理 1.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2.事實有爭議的、認為認定事實不清楚的,開庭審理。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3.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不公開審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其它法律特別規定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當事人申請:離婚和商業機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14-16歲
4.16-18歲,一般也不公開
5.商業秘密(申請、確實)
中級管轄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對國務院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提起訴訟的案件;
4.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指:被告為縣級以上政府;重大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重大涉外、涉香、澳、台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專利糾紛案件、重大涉香、澳、台案件)。
4.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即中院)管轄
1.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不予受理 1.第36條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後,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解釋第44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111條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意見144: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解釋第188條 對於自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起訴:
(六)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
(七)經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後,自訴人反悔,就同一事實再行告訴的。
按撤訴處理
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按申請撤訴處理
1.原告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
2.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原告應交而未交訴訟費的 1.自訴案件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2.自訴案件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4.公訴案件,檢察院在補充偵察期限內沒有提請恢復審理(解釋第157條)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證據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被害人陳述;
5.證人證言;
6.犯罪嫌疑認、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7.鑒定結論;
8.勘驗、檢查筆錄
中止訴訟 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7.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解釋第51條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管轄
1.自訴人或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
2.以及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被告人脫逃
3.由於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
4.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中止審理。
解釋第181條、第204條
終結訴訟
1.原告死亡,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放棄訴訟權利的;
2.作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後,其權利義務的承受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3.因中止訴訟1、2、3原因中止訴訟滿90日仍無人繼續訴訟的,裁定終結訴訟,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解釋第52條
1.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2.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3.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迴避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檢察人員迴避,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偵查人員迴避,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3.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4. 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同級人民檢察委員會決定。
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證據 1.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
3.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經過審理,分別判決 1.維持判決
2.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履行職責判決
4.變更判決
5.駁回訴訟請求判決
6.確認判決
審理上
訴,分別
處理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4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4.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1、2、3、4
1.維持原判;
2.應當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
1. 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
2. 適用法律錯誤
3. 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4. 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
Ⅷ 民事申訴狀與民事再審申請書有什麼區別
申請再審是一種法律明文授予的權利,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范圍內內進行。申請再審權是一種特殊的訴權容。我國三大訴訟法中,民事訴訟法已基本進行了對再審申訴的訴權化改造,允許對民事生效裁判在生效起兩年內申請再審。在這一法律規定授權下,要求法院對生效案件進行重新審判的,叫「申請再審」,對應的文書叫「民事再審申請書」。超過時限的,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申請再審條件,但仍然對民事生效裁判提出訴求的,一律叫「申訴」,這時候的文書就叫民事申訴狀。
此外,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都沒有授權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因此刑事、行政案件沒有申請再審的說法,因此只能叫「申訴」,不能叫「申請再審」。申請再審是一種訴權,法院受理申請再審後必須進行程序處理,並給予是否再審的裁定,而「申訴」不是訴權,法院接到申訴狀之後,沒有法律義務進行程序上的處理,只能期待主動發現案件是否存在問題,然後再依照法律規定的職權決定是否啟動再審。
Ⅸ 三大訴訟法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訴訟和仲裁都來是解決自糾紛兩個法律途徑,為了保證訴訟仲裁的順利開展,國家有一系列的訴訟仲裁法規,保障了訴訟仲裁的運行,其中也規范了司法工作人員的行為,維護司法的威嚴和公正。
Ⅹ 三大訴訟證據制度的適用的區別
三大訴訟證據制度在適用過程中的不同之處:
1、證明責任的分配不同:
在刑事訴訟中,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責輕重的責任由審判機關、檢查機關、偵查機關承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則上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
行政訴訟中的證明責任,由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承擔。
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是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分別由當事人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
2、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有所不同:
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有的證據種類。
現場筆錄是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特有的證據種類。
3、證明標準的法律規定不盡相同
對證明標准,我國三大訴訟法採取的術語相同,均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民事訴訟法153條規定「事實清楚」,行政訴訟法54條規定「證據確鑿」,但從實質上來說,法律規定的三種訴訟的證明標準是相同的。
4、證明對象不同:
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有關犯罪行為構成要件和量刑情節的事實。
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民事糾紛產生和發展的事實和民事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事實。
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主要是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有關的事實。
5、證明的程序規則不同:
刑事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是偵查和審查起訴過程中的證明規則。
民事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規則體現在處分原則和辯論原則之中。
行政訴訟特有的證明程序規則是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調查手機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