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
『壹』 法律援助要填經濟收入,一般低於多少可以申請
法律援抄助要填經濟收襲入,一般低於多少可以申請
這個各地標準是不一樣的
比如滬司發法制[2006]13號文件,本市法律援助對象困難標准確定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倍;
(二)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三)農民工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的,不再審查其經濟困難條件;
(四)公民因見義勇為導致訴訟或者仲裁需要法律援助的,無需審查其經濟狀況。
『貳』 哪些案件申請法律援助免於審查經濟困難標准
各國有關法律援助條件的規定基本相同,即其一:申請援助的事項具有合法性;其二,申請人確無經濟能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務費用。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和律師法第六章的規定精神,中國在法律援助條件的掌握上,既借鑒了各國法律援助條件中反映一般規律的做法,又充分考慮了各地經濟的不同發展程度和公民收入水平的差異。我們所規定的法律援助條件有一般性條件和特殊性條件兩種情況。
一般性條件是:
l、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這里所謂"合法權益",是指所申請援助的事項符合法律的規定,是法律所應予保護的權利或法律允許行使的權利。如公民的請求贍養、工傷索賠、因被侵權請求國家賠償,都是法律明文規定予以保護的權利;公民的刑事辯護權,是法律允許行使的權利,都具有法律援助條件所要求的合法性。所謂"有充分理由",是指申請人能夠提供證明自己所主張利益請求的事實依據。所謂"需要法律幫助"是指,當事人自己不懂得法律,沒有參與庭審的訴訟技巧,不藉助法律援助人員的法律幫助就不能有效地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如果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本身就是法律工作者,則無需向其提供法律援助。此條件亦稱為"合法性"條件。
2,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衡量申請人是否符合此標准,主要是根據各地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的水平,參照當地政府所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和勞動部門制定的"失業救濟標准"來確定。對於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和"失業救濟標准"的,應予以全部免收法律服務費用;對於家庭人均收入雖然高於以上兩個標准,但全部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確有困難的,則應酌情減收法律服務費用。
特殊條件是指,符合法律(包括司法解釋)明文規定的當事人,無需審查其是否具備以上一般條件,即可經過法院指定獲得法律援助。例如,《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的盲聾啞、未成年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在刑事審判中如果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法律援助。對於法院的這類指定,我們應該優先保證。此外,對於《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的"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司法部與最高人民法院的聯合發文中作了具體規定,把"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具體化為六種情況。其中,"經濟困難"的情況具體化為兩條,即:"①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②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
『叄』 申請法律援助符合經濟困難的標準是哪些
1、犯罪嫌疑抄人在被偵查機關第襲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3、公訴案件的自訴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注意公民因經濟困難需要法律援助的,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
『肆』 申請法律援助時經濟困難的標準是多少是當地人均工資的多少
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准按照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
下列申請人為符合低收入戶條件:
(一)屬城鎮居民的,其個人及其家庭成員在申請日之前12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城鎮居民低收入戶上一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
(二)屬農村居民的,其個人及其家庭成員在申請日之前12個月的人均純收入,低於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農村居民低收入戶上一年度的人均純收入標准。
前款所稱的家庭成員,是指申請人的配偶和與申請人共同生活的具有法定贍養關系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具有法定扶養關系的兄、弟、姐、妹,具有法定撫養關系的子女、養子女、繼子女、非婚生子女等。
申請人住所地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申請人因遭遇突發性事件造成經濟困難的,由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審查認定。
下列申請事項不再作經濟狀況審查:1、主張因見義勇為或者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2、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身體受到嚴重損害請求賠償的。
申請人持有下列有效證件、證明材料的,無需提交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並應當被認定為經濟困難: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
2、農村特困戶救助證;
3、農村「五保」供養證;
4、人民法院給予申請人司法救助的決定;
5、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出資供養或者由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證明材料;
6、殘疾證及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無固定生活來源的證明材料;
7、依靠政府或者單位給付撫恤金生活的證明材料;
8、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證明材料;
9、領取設區的市、縣(市)總工會發放的特困證的職工;
10、法律、法規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能夠證明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的其他證件、證明材料。
『伍』 怎麼申請法律援助什麼情況才可以夠條件申請,法律援助。
(1)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①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②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③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④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⑤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⑥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法律授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除此之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2)在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①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②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③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應予以注意的是,經查證後如公民不符合經濟困難標準的,不予提供法律援助,但是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小貼士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如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陸』 我省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哪些條件就應當認定為經濟困難
何為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為經濟困難的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完全免費的法律幫助的一種制度。服務的形式可以是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提供刑事辯護,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等,目的是確保公民不會因缺乏經濟能力或弱勢處境而在法律面前處於不利地位,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哪些事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法律援助是政府責任。根據該條例第二章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第一到第六項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什麼情況下可以終止法律援助?
《條例》第六條對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質量作了明確規定,「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並且《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但是,這並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柳曉森)
《人民日報》 2004年08月30日
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並不是說經濟困難的人都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有范圍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六大民事、行政事項可請求法律援助。根據《條例》的規定,以下六種情況,如果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當然,各地可以作出補充規定。
五種刑事案件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條件限制。刑事案例中的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受經濟狀況限制的刑事訴訟。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怎樣才算「經濟困難」
何謂「經濟困難」?《條例》並沒有規定一個全國統一標准,而是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目前,我省及其他一些地方多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為「經濟困難」。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符合條件的公民,可以向當地區縣或市法律援助中心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不能申請援助咋辦
《法律援助條例》規定了申請援助的案件范圍,那麼,在此范圍之外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沒錢打官司咋辦?據了解,除了國家規定的范圍之外,各省也可以自己作一些補充規定。另外,對一些經濟困難的案件,很多有正義感的律師往往自願無償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
『柒』 關於法律援助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有關規定有哪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