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服務的意義

法律服務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0-12-19 15:45:11

① 臨海市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何積極意義

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保障

② 法律的意義

古希臘法律思想特點

柏拉圖的法律思想

一、柏拉圖的生平與著作

柏拉圖(公元前~公元前347年),生於雅典的一個貴族之家。他的父母都是名門望族的後裔,母親更是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梭倫的後代。由於出身高貴,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教育。從20歲起受教於蘇格拉底,從事哲學學習和研究。曾一度渴望在政治上嶄露頭角,但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刑,使他放棄了從事政治的願望。後流亡國外,40歲後回雅典並創立了「阿卡德米學園」。在學園中,柏拉圖一邊講學,培養人才;一邊著述,宣講其哲學和政治哲學,前後達41年之久。該學園在歷史上延續了900年,是全希臘文化知識的中心。

柏拉圖是歐洲歷史上第一位保留下完整著作的思想家,前後共著對話25篇。有關政治法律理論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國》(成於壯年)、《政治家篇》(成於中晚年)、《法律篇》(絕筆)。一般說來,《理想國》代表了他對政治和社會的主要理想,而《法律篇》則是面對現實所寫成的有關法治的著作。

二、正義論與人治論

(一)正義之國與人的類型

柏拉圖的哲學基礎是理念與現實的區分,在柏拉圖看來,世界由「理念世界」和「摹本世界」兩部分組成。理念是精神的,是第一性的,盡管它是無形的,但它是萬物的根源,是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而摹本世界,則是有形的,虛假的,變化不定的,只能算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人由於分享理念程度的不同,相應地便分別具有了金、銀、銅鐵的三種不同的性質,人也就具有不同的類型和品質:

金→哲學家→智慧

銀→勇士→勇敢

銅鐵→生產勞動者→節制

然而,節制的品質不僅應當為生產勞動者所擁有,也應當成為所有三種人的品質,因為一個國家必須保持和諧協調,只有當人們各盡其職、各守其位時,國家才可能產生「正義」的品德,成為正義之國。當個人的三種品質(慾望、激情和理智)在個體中協調運行秩序井然時,個人就成了正義之人。這意味著理性支配慾望,精神支配肉體;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柏拉圖所說的正義就是一種道德正義。

③ 法律志願服務的理論意義

奉獻愛心,弘揚正義

④ 國家成立提供公益法律服務的專門機構有什麼重要意義

法律抄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襲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⑤ 法律解釋的必要性

內容摘要:「徒法不足以自治」,在法治社會的建立、發展和完善過程中,特定的法律執法主體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職業法律群體的法官作用尤為重要。他們將抽象的法律規范用語民事糾紛和刑事犯罪案件的解決,妥善的處理規范和具體案件之間的矛盾,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法律方法便是法律解釋。本文試對法官解釋法律這一司法過程中的現象作法理論上的探討。分析了法官解釋法律的必要性及其限制。

關鍵詞:法律解釋不確定性法律漏洞

「徒法不足以自治」,在建立法治社會中,職業法律群體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中國普通老百姓而言,法律對於他們更多意味著幫助他們解決民事糾紛,懲罰犯罪,維護穩定的社會生活秩序,保障他們的安全與權益,所以筆者從一個現實實用主義者角度出發認為法律的意義在於將其與個案相結合,做出對具體案件的具體判斷和裁決,當然,法律實現這一價值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特殊群體對其進行的解釋,也即「法律解釋的目的不是為了恢復立法者的原本意思,而是為了適用法律…….」「法律解釋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認識法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法律文本能適用於具體案件」[1]梁慧星先生認為,法律解釋的目標,「是指解釋者通過對法律條文、立法文獻及其附隨情況進行解釋,所欲探究和闡明的法律規范之法律意旨」。[2]法律解釋按照解釋的主體的不同,可以作出不同的分類。筆者在本文中僅就與自己所學的訴訟過程中的法官解釋法律必要性作一些淺析的探討。

一、 案例:問題的提出

案例一:蘇力教授曾經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來說明法律解釋的重要性,那就

是「王海事件」。在1995年底到1996年初沸沸揚揚的王海「知假買假」事件中,很多人對於王海是不是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所說的「消費者」意見不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的規定「消費者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人」,可見消費者目的的確定性。因此,王海到底是否屬於消費者呢?答案不一。

案例二:《濟南時報》2001年12月2日第17版所登載的「珍貴野羚牛殺人案」一文中所稱的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文規定:對危及人身安全的,對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傷害的,已經傷害的或者正在傷害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其採取措施,必須報經國家林業部門批准。

這一規定充分體現了我國法律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但是如果野生動物致人傷害甚至死亡應當由誰來承擔責任呢?是國家承擔責任呢還是由無法承擔責任的動物承擔呢?

案例三:02年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懂事長宋衛平將在甲B聯賽執法中涉嫌收受俱樂部賄賂的裁判名單上交有關部門。但是我國刑法現在存在著這樣的盲點,裁判到底屬不屬於國家工作人員,所以對貪贓和吹黑哨的足球裁判無法對應現成的司法條文給定罪。足協官員利用權力直接受賄,按犯罪追究沒有問題;但是對不在其編制中的臨時約請和指定裁判身份難界定能不能視為「受委託從事公務的人員」?是一種委託管理還是聘用勞務關系;足球的現場裁判行為算不算公務行為?這些問題在我國的法律規范中都沒有規定。

以上的這些疑難案件的存在給我們這樣一種印象:明確的法律條文在與具體案件結合進行適用時卻變得模糊了。法律的確定性要求與法律適用過程中產生的這種模糊性幾乎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體,是法官在適用法律時經常遇到的,法官為了處理案件,作出確定的裁判,就必須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方式之一就是解釋。

二、 法官解釋法律的必要性

(一)法律的相對不確定性

眾所周知,法律規范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准則,具有指引、評價和預測作用,確定性因而成了法律的內在要求。法律的確定性意味著法律規范規定了某種行為與一定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所以才具有可預見性,人們在行為之前就可以參照法律文本預見自己的行為後果而慎重設計自己的行為。法律的可預見性又要求法律盡可能對每一種行為模式作出設計,並預告每一種行為的後果,也就是說,法律的規定應盡可能面面俱到。確定性還意味著法律不是朝令夕改的規則體系,一旦法律設定了某種權利義務關系方案,就應當盡可能避免對該方案不斷修改,以免讓人無所適從。

但是,社會的絕對發展和法律的相對穩定性是存在矛盾的。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發展的,即使在一個靜態的社會中,也不可能創造出能預料到一切可能發生的爭議並預先加以解決的永恆不變的法律。立法者制定法律時不可能捕捉到社會生活的每時每刻所發生的所有變化,只是根據一個時期內相對穩定的社會關系來調整這些社會關系的法律,而那些在這一時期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正在萌芽狀態的或正處於質變階段的社會關系無法顧及,相對穩定的法律面對這些千變萬化的客觀事物,往往顯得捉襟見肘。伴隨著法律穩定性之優點而來的缺乏應變性之弊端只有依靠司法解釋以彌補,才能使穩定的法律適應已發展了的社會情況,適應於豐富多變的案件。正如哈耶克所說的:「我們應當學到了足夠多的東西,以避免用扼殺個人互動的自生自發秩序的方式摧毀我們的文明,但是要避免這一點我們就必然鄙棄這樣一種幻想:即我們能夠經由審慎的思考而創造人類的未來……這是我現在對我就這些問題四十年研究所下的最終結論。」[3]

哈耶克立基於人類理性有限的洞見,反對建構主義唯理論所主張人類可以知道並掌握社會成員的偏好並考慮到型構社會所需境況的所有細節。事實上,人類社會存在許多零散化、個人化的知識,這是任何個人、社會、國家都無法掌握的,基於此,立法者不可能制定完美無缺的法典,法官在作出判決時必然會運用分散化、個人化知識,這是立法者難以掌握的。

(二)法律的漏洞性

任何法律文本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法律規范。在法律的制定過程中,由於起草者、制定者的無意或疏忽,甚至是標點符號的誤用,都會引起法律條文意義上的歧義,從而使法律條文的具體應用具有爭議性。

另外,表示和展示法律的語言存在局限性。語言是表述和展示法律的當然載體,但是,面對無限的立法客體即使語言世界再豐富也會顯得蒼白無力。「語言是無限客體世界之上的符號世界,世界上的事物比用來描述它們的詞彙要多得多。」由於語言的有限性,一詞多義的現象不可避免,因此極易造成語言的歧義性,由於對於語言的理解受到語言環境、對象、條件以及理解者的經驗、知識、利益等因素的影響,當語言脫離其發出者而被表述和展示於他人時,人們對語言的理解就未必是發出者的本意。因此,通過法官的法律解釋,統一人們對語言的不同理解是極其必要的。正如哈特對法律語言進行分析後指出,與所有的經驗領域一樣,在法律規則的領域存在著一般語言所能提供的指引上的限度,表達法律規則的語言並不具有數學的精確或邏輯上的嚴密,這使法律具有一種人類語言本質所決定的「空缺結構」。 [4]

再者,立法者方面還存在一些使法律存在漏洞的原因。立法者認識能力存在局限性。立法者並非是萬能的,他們不過是被推到立法者位置的常人,常人預料不到的事情,他們同樣可能預料不到。立法者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對立法客體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只是整個立法客體的一個部分,不可能透視立法客體的全部,只是對它的一定程度的認識。同時立法者的這種一定程度的認識還要受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他們只能對一定時期某些問題的基本方面及普遍可能的解決措施達成共識,但對某些特殊問題或某些問題的特別解決措施並沒有達到共同意見,所以法律規范中的語言一般都是高度概括性的術語。立法者無法克服的問題就只能由特殊情況下特別案例中法律的適用者即法官來解決了。前面提及的案例三中職業聯賽中裁判是否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問題,就是立法者制定法律時候沒有預想到的特殊問題,因此只能由個案的法官來作出解釋裁量。我們都知道人的認識過程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立法者對立法客體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永遠沒有窮盡的,不可能達到認識的頂點。現代社會發展變化之迅猛是驚人的,而立法者不是萬能的,他們制定的成文法不可能涵蓋和預測所有現實社會中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全部內容,因而法律存在空白、漏洞的情況在所難免。

⑥ 試述法律援助的意義

法律援助制度,又稱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為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國家對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當事人或者為特殊條件的當事人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司法救濟制度。在刑事訴訟中 ,法律援助的意義體現在對辯護制度的保障方面。刑事訴訟是國家追究和懲罰犯罪的司法行為 ,是對涉嫌犯罪人的生命權、自由權以及政治經濟權利等基本人權的法律處理。從國家立法目的上看 ,這一司法行為的目的有兩個方面 ,即追究犯罪與保障人權。其中 ,基於保障人權這一訴訟目的 ,專門設立了辯護制度 ,即在刑事訴訟中確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制度。這不僅是對基本人權的尊重 ,更在於體現國家這一司法行為的公正。法律援助在刑事訴訟中的特定意義就體現在為辯護制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法律援助在刑事訴訟中的特定意義 ,是通過對辯護制度的保障體現國家司法行為的公正。其具體的體現是落實在對被告人能夠獲得辯護 ,並且是獲得律師辯護的權利的保障上。現代法制對於刑事審判公正原則的基本要求之一 ,就是任何涉及對刑事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如何處罰的審判 ,都必須給予他充分的辯護權 ,包括保障其獲得律師幫助的權利。沒有律師辯護的刑事審判在程序上不能說是公正的審判 ,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因此 ,在刑事訴訟中建立和實施法律援助制度 ,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不斷健全完善的重要標志。

⑦ 法律服務數字化是什麼發展法律服務數字化有什麼意義未來會存在什麼問題

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數字化其實就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在法律服務方面的應用。
隨著現在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覺醒維權意識,法律服務數字化的主要意義在於:能把律師從繁雜的文書工作中解放出來;可以讓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法律服務;可以提升承辦案件質量,更好的保障當事人的權益;法律服務行業數字化是大勢所趨,未來的行業都會牽扯到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運用,而作為法律服務工作者,則更應該深刻的了解和運用這些技術,才能很好的提供法律服務。法律服務數字化也可以提升律師辦案效率、提升辦案水平、有助於維護案件的公平正義。
關於未來的發展會存在什麼問題,之前在法制日報的一篇報道中見過一篇關於法律服務數字化的報道,裡面報道的雷騰律所滕立章律師對法律服務數字化會存在問題的觀點,比較贊同。
以下是引用滕律師觀點(節選法制日報):「滕立章認為,當前法律服務行業數字化最大的問題就是定位,目前所說的律所法律服務數字化,更多的是將繁瑣的工作簡單化、格式化,真正智能化應用相對較少。
「說到底,目前很多法律服務數字化產品只能算是輔助辦公系統,畢竟沒有一個案件完全相同,很多還是依賴於律師的辦案經驗,尋求最好的解決思路。」滕立章說,如果將辦案系統變成噱頭,依賴其粗製濫造辦理案件,最終傷害的還是律師行業,也不利於數字化服務產品本身的發展。
(法治日報鏈接:

⑧ 加強法律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通過學習法律只是,可以使自己的法律意識有所提高,能夠領悟到法律的深層內涵,處理事情一般會理性些,從而可以使大學生思想產生質的轉變。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講解很多鮮活生動的案例,使我們理解到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鄧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掌握了基本的法學知識,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范,理解和實踐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依法制國的基本方略,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做為新一代的大學生,作為21世紀的中國的建設者,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加強自我修養,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通過學習經濟法規,學習合同法,學習婚姻法等。可以使大學生深刻理解到我們的權利和義務,使我們能夠在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正確的行使我們的權利,正確的履行我們應盡的義務。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更能正確地遵守法律規定,使我們更能夠在工作生活中免受困擾,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法律知識是大學生必備素質之一,我們必須通過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和規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公平交易,平等……,在生活過程中,遵守法律,享受個人權利,履行義務。

同時還能學到國與國之間的法律,這些法律所規范的范圍不僅僅在國內,而是規范國際關系。了解如何處理國際關系。

作為新世紀大學生,是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也是先進文化技術水平的先進代表,所以大學生要樹立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人民公僕的義務感。在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努力家強公民意識,法律意識的培養,樹立人民公僕的法律義務感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備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通過學習,在心中重新建立了法的概念,全面認識了法的功能,懂得了法律是整個社會的調解器的功能。懂得了法律在社會中的全面調解功能,我國法律的調解范圍已經涉及民主保障、社會管理、經濟協調、文化科技發展、生態平衡、環境保護、人口控制、資源節約以及權利制約、國際糾紛仲裁等十分廣闊的領域,成為了整個社會的調解器。但是我國法律相對來說還並不是很完善,完善法律也將成為新一代大學生的工作。

學習法律常識,普及法律,刻不容緩。通過學習法律只是,可以使自己的法律意識有所提高,能夠領悟到法律的深層內涵,處理事情一般會理性些,從而可以使大學生思想產生質的轉變。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講解很多鮮活生動的案例,使我們理解到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鄧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掌握了基本的法學知識,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范,理解和實踐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依法制國的基本方略,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做為新一代的大學生,作為21世紀的中國的建設者,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加強自我修養,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通過學習經濟法規,學習合同法,學習婚姻法等。可以使大學生深刻理解到我們的權利和義務,使我們能夠在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正確的行使我們的權利,正確的履行我們應盡的義務。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更能正確地遵守法律規定,使我們更能夠在工作生活中免受困擾,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法律知識是大學生必備素質之一,我們必須通過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和規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公平交易,平等……,在生活過程中,遵守法律,享受個人權利,履行義務。

同時還能學到國與國之間的法律,這些法律所規范的范圍不僅僅在國內,而是規范國際關系。了解如何處理國際關系。

作為新世紀大學生,是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也是先進文化技術水平的先進代表,所以大學生要樹立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人民公僕的義務感。在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努力家強公民意識,法律意識的培養,樹立人民公僕的法律義務感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備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通過學習,在心中重新建立了法的概念,全面認識了法的功能,懂得了法律是整個社會的調解器的功能。懂得了法律在社會中的全面調解功能,我國法律的調解范圍已經涉及民主保障、社會管理、經濟協調、文化科技發展、生態平衡、環境保護、人口控制、資源節約以及權利制約、國際糾紛仲裁等十分廣闊的領域,成為了整個社會的調解器。但是我國法律相對來說還並不是很完善,完善法律也將成為新一代大學生的工作。

學習法律常識,普及法律,刻不容緩。

熱點內容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
商業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1-18 03:44:47 瀏覽:538
社矯條例 發布:2025-01-18 03:18:09 瀏覽:923
交通法規禁止 發布:2025-01-18 03:14:28 瀏覽:342
社會與法一夕陽紅直播 發布:2025-01-18 02:37:46 瀏覽:724
謠言轉發多少條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01:48:20 瀏覽:471
女性就業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9:02 瀏覽: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歸屬問題 發布:2025-01-18 01:22:43 瀏覽:87
國際經濟法原理 發布:2025-01-18 01:22:39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