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的收入條件

法律援助的收入條件

發布時間: 2021-12-24 15:52:13

A. 法律援助服務需要滿足什麼經濟條件

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案件代理時,應當出示經濟困難的書面證明。法律援助申請經濟困難的證明,由申請人住所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持有《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北京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以及《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難補助金領取證》等證明材料的,判定為經濟困難。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殘疾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受理的法律援助機構無需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外地務工人員在京工作期間,因勞動欠薪、社會保險繳納以及工傷賠償需要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
申請人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致殘,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需要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B.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完全可以的,去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問問,提供你生活經濟困難的材料,一般就能通過。
申請工傷認定有期限限制啊,一年,否則找到律師也辦不了了。

C. 請法律援助要什麼條件

《法律援助條例》規定,個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回自己合法答權益確需法律幫助;2、受援人確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部分或全部法律服務費用。其中,農村的屬社會救濟對象;城鎮的其家庭成員收入不超過市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且無其他經濟來源。3、申請事項符合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

D.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范圍:

(一)刑事訴訟辯護、代理;

(二)請求給回付贍答養費、撫育費、扶養費;

(三)請求給付社會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撫恤金、救濟金、勞動報酬;

(四)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農村「五保戶」、患有嚴重疾病的人請求侵權賠償;

(五)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六)見義勇為者請求獎勵與保護;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七)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八)請求國家賠償;

(九)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務。

E. 申請法律援助時經濟困難的標準是多少是當地人均工資的多少

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准按照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
下列申請人為符合低收入戶條件:
(一)屬城鎮居民的,其個人及其家庭成員在申請日之前12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城鎮居民低收入戶上一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
(二)屬農村居民的,其個人及其家庭成員在申請日之前12個月的人均純收入,低於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農村居民低收入戶上一年度的人均純收入標准。
前款所稱的家庭成員,是指申請人的配偶和與申請人共同生活的具有法定贍養關系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具有法定扶養關系的兄、弟、姐、妹,具有法定撫養關系的子女、養子女、繼子女、非婚生子女等。

申請人住所地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申請人因遭遇突發性事件造成經濟困難的,由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審查認定。
下列申請事項不再作經濟狀況審查:1、主張因見義勇為或者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2、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身體受到嚴重損害請求賠償的。
申請人持有下列有效證件、證明材料的,無需提交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並應當被認定為經濟困難: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
2、農村特困戶救助證;
3、農村「五保」供養證;
4、人民法院給予申請人司法救助的決定;
5、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出資供養或者由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證明材料;
6、殘疾證及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無固定生活來源的證明材料;
7、依靠政府或者單位給付撫恤金生活的證明材料;
8、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證明材料;
9、領取設區的市、縣(市)總工會發放的特困證的職工;
10、法律、法規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能夠證明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的其他證件、證明材料。

F. 申請法律援助有什麼條件和要求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G.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什麼條件。

前提是經來濟困難。
公民對自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H. 法律援助的條件 經濟困難月收入多少

全國沒有統一的標准,具體規定月收入多少,一般是個省市區根據自己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和自身的條件自行規定。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和找專業律師的區別 發布:2025-04-30 17:39:11 瀏覽:362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房 發布:2025-04-30 17:29:36 瀏覽:116
江西省水利工程條例 發布:2025-04-30 17:22:18 瀏覽:283
江蘇省司法廳官網 發布:2025-04-30 17:13:02 瀏覽:525
唐嫣發律師函 發布:2025-04-30 17:12:41 瀏覽:306
我國民事訴訟法最新的修改是在哪一年 發布:2025-04-30 17:10:45 瀏覽:564
勞動法辭職延期 發布:2025-04-30 16:45:02 瀏覽:49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考題 發布:2025-04-30 16:30:19 瀏覽:109
企業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4-30 16:27:04 瀏覽:719
合同法第54條的相關案例 發布:2025-04-30 16:25:40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