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公司的法律風險
『壹』 自媒體要注意哪些法律風險
越來越多傳統網媒、紙媒的財經媒體人開始走出「單位」,挽起袖管自己干起媒體來了,也有一些在職媒體人一邊打工一邊兼職開個微信公眾號創個業,也就這樣玩起來自媒體來了。當然還有各行各業的人,在嗅到商機或覺得好玩後加入了自媒體大軍。
據說,在脫離或半脫離「單位」做自媒體後,不少自媒體人不僅收入頗豐,尊嚴感大幅提升,還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尤其一些精英人物的自媒體,影響力那是絕對了得。比如說微信公眾號的很多閱讀文章,已經大大超越很多報紙的發行量了。閱讀量大了,自然就可以賺錢了,一旦開始賺錢,自媒體的風險也就開始慢慢顯現了。而今兒我們要做的,就是從能夠想到的部分給自媒體人做一些提示。
1、沒有傳統的采編流程、合規管理,自媒體風險很大
「自媒體」的「自」,可能更多的人理解成「自由」、「自己」,實際上自媒體要比傳統媒體壓力大很多,尤其在風險防範這個問題上。
沒有傳統的采編流程、合規管理,自媒體想發什麼就發什麼,感覺很自由,實際你的責任也被無限放大了。在報社或者網路媒體,你這個行為是職務行為,你的采訪作品是經過一個采編程序的,一旦出了事你的單位首先要承擔責任的。但是你現在自媒體了,尤其入行初期的記者,一旦敗訴,做自媒體的人隨時可能傾家盪產。
2015年,已經有多個自媒體被起訴要求賠償1000萬了,在沒有審核和風控機制的情況下,對外侵權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雖然最終即使敗訴法院也未必會支持1000萬那麼多,但在應訴期間的心理壓力,是一些自媒體人無法承受的,尤其原告再搞個財產保全什麼的,恐怕個別只有一張銀行卡的人,就只有靠借錢度日咯。
自媒體沒有一個固定的采編規則,完全靠個人經驗、品德以及感覺,在這方面一些有媒體經驗的人當然是有優勢的,但根據我的觀察,這也未必,也有個別離開傳統媒體的人猶如脫韁野馬到處撒歡的。不是每個做錯了的事情都會及時給自媒體顯示一個錯誤的結果提示,有的比較快,而大部分的風險是具有滯後效應的。
若是真心做自媒體,還是要對采編流程加以規范,傳統媒體裡面有很多規則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2、自媒體還是要盡量開設運營公司
當前很多的自媒體是沒有運營公司的,個人一條龍全部搞定,自己采訪自己編輯,自己接廣告自己收款,真成了自己媒體了。其實這是要不得的,除非影響力非常有限,沒人會搭理你。
作為自媒體人沖鋒在第一線首先要考慮好為自己去搭一個防火牆,用公司的有限責任來規避直接沖擊到個人的風險。尤其你如果打算把自媒體作為一個創業項目而不僅僅是玩一下的時候,設立一個公司作為運營主體的必要性更大。設立的公司除非必須,不必要把公司注冊資本設置過大,涵蓋基本運營即可,以後慢慢再說,畢竟剛開始設立公司就是圖個安全方便,簡單通俗點說,如果刻意圖大,還是可能會擴大責任邊界,將有限公司的有限搞成實際的無限責任,並不好玩,也無意義。
其實大部分自媒體都是個人在運作,也挺好的,開設公司只是一個建議,如果所運營的自媒體本身沒啥風險,是否開立公司意義不是特別大。
3、自媒體要記住依法納稅
你必須考慮到,如果去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必定會被很多人盯住的,你如果取得了收入,我的建議還是及時依法納稅,不要等到稅務局來查的時候被動。
據說現在部分微信公眾號的收入是代扣稅收功能的,這是一個很靠譜的做法,很有遠見,屬於微信對自媒體人的保護。但這只針對微信尾部的廣告這種收入而言的,並沒有涵蓋所有基於微信取得的收入,更何況自媒體的載體又不僅僅是微信這一個,有多少自媒體人能夠主動申報納稅?稅痛感是很強的,這是人之常情。但媒體不同其他行業,必須要保護好自己。
現在不少自媒體人,除了自己幹活拉廣告,賬款也是進個人賬戶的,有時候數額非常大,不交稅、不開發票,發展的當然也很好,但是問題非常多。江湖傳言,2015年,也有一些自媒體人被盯上後通過補繳稅款以及接受罰款的形式免災。
4、自媒體版權意識要強
版權意識很重要,做媒體的應該都非常清楚,如果你做的不是原創內容,是轉載,同時你在收費的情況下,人家肯定會紅眼的。自媒體行業也是如此,內容一定要是原創或提前和原作者溝通,特別是商業使用,這個對於作者來說非常敏感。原作者辛辛苦苦寫了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發到自己的公號上博客上,可能只有幾十幾百個閱讀,而因為你這個自媒體影響力比較大,你拿過來一發就幾萬閱讀,你用優質的內容獲得了廣告收入和粉絲,原作者只能坐個冷板凳,這個心理感受還是要尊重和理解的。
實際上自媒體的誕生跟自媒體的版權維權是同時起步的,市場經濟就是各看各的商機,目前國內已有多家自媒體版權的代理機構,不少作者將版權全權委託給這些版權代理機構,由他們去從事相關版權維權工作,巧妙的實現了自媒體市場的分工。
現在微信領域因為有了原創保護功能,對於版權的保護力度是很大的,甚至已有了保護過度的嫌疑。但對於門戶網站來說,版權意識還非常差,門戶網站對於自媒體的版權尊重工作做的還很不好。他們擁有傳播渠道,大有擁兵自重的感覺,這就是傳統網媒思路,缺少對內容的尊重,不少門戶人士仍有一種我替你傳播就已經非常抬舉你了的看法。
傳播確實是影響力的重要因素,這是不可否認的,如何在傳播和版權之間尋找到平衡,如何在傳播過程中保有版權痕跡,這個還是需要規范的。當前的作者,大多數並沒有得到起碼的尊重,不說轉載付費了,很多直接把版權信息給刪除了。
但自媒體畢竟不是財大氣粗的門戶,經不起風浪,必須要有足夠的版權意識。
5、自媒體也要講究新聞紀律
這點主要提示兼職自媒體人。
自媒體是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好像都在說都知道是啥,但具體要去描述的時候又不太好釐清。客觀上,這些被稱作自媒體的東西確實具有了媒體的屬性,其影響力也已經得到了驗證,自媒體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抓住商業機遇以及新聞理想機遇的同時,把握好法律風險邊界,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自媒體法律風險,無論是稅收還是版權還是侵權,都開始集中出現,作為自媒體老闆的你還得承擔運營壓力,真是不容易,祝你好運!
『貳』 現在公司要求新媒體運營都要會什麼
新媒體運營就是圍繞企業的核心業務和用戶價值,在新媒體上運營一系列的文章、視頻、圖片等內容,建立公司在其領域內的品牌識別度與市場影響力。
在很多眼中,可能會簡單的把新媒體運營的內容理解為「編輯」或「文案」。事實上,當公司或企業負責新媒體還不夠大時,新媒體運營的工作也會相對比較雜。
5、審美能力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什麼都要好看的,審美是最基本的要求!
6、商業嗅覺
要有較強的商業嗅覺,知道如何利用手上資源實現變現。
以上就是新媒體運營需要學會的6個硬實力,當然還有像溝通、管理、領導力等軟實力也很重要,如果是剛涉足新媒體運營,建議先把其中的一兩項能力鍛煉的足夠牛逼,比方說內容寫作或活動策劃,然後再做橫向拓展。
『叄』 做新媒體運營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注意事項
1、平台的選擇
我們常見的自媒體平台有很多:百家號,頭條號,大魚號,企鵝號,趣頭條,公眾號等。
作為新手,我這里建議大家先從簡到繁,先從不用過新手期就能有收益的平台開始,如頭條號,趣頭條,公眾號。
等熟悉文章的寫法之後,再去進攻稍微復雜一些的平台,如百家號,大魚號,企鵝號。
2、賬號定位,自身定位
領域一般有:娛樂、科技、汽車、美食、情感、歷史、體育、育兒、教育、健康、游戲等。
選擇定位,一定得遵循這三個原則:
(1)首選自己擅長的領域
(2)次選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3)最後選熱門領域
3、內容專一垂直
內容專一垂直的意思就是你前面一步已經確定了做什麼領域,就一直做,如果你選擇了汽車,就一直更新汽車相關的內容,如果你選擇娛樂明星八卦,就一直更新娛樂明星八卦,不要今天看到別人寫的美食好就寫美食,明天看到寫歷史不錯就寫歷史,這樣寫對你的賬號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而且還可能降低你的內容推薦量,給你推薦不精準人群,影響你過新手期。
4、內容選題
(1)干貨選題
別把干貨看的那麼深奧,其實你就可以理解成,大部分人不知道的內容,就算干貨,對別人有一絲絲幫助的,也可以叫干貨。比如,你是對辦公軟體有研究的,你分享一個小技巧,如何快速高端的報告會PPT。分享一些小技巧,也算是干貨內容。
(2)熱門選題
熱門選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什麼是熱點就寫什麼。
不能違背這兩條原則:
垂直度:如果是娛樂領域的熱點,你寫歷史的,就不用硬生生的往上蹭了,蹭不上就別瞎蹭。
健康度:特別是娛樂領域,熱點多、緋聞多,好消息、壞消息都有,我們寫文章要自己先明確一點,寫正能力、積極的,壞消息的熱點更不要往上蹭。蹭的不好,遭罵不說,還會遭別人舉報你賬號,賬號就有違規、降權的分享。
(3)生活選題
選材的特點可以從我們的生活出發,比如我們寫的是汽車,我們可以看看身邊朋友,他們討論比較多的汽車品牌,汽車類型是哪些?如果你是寫文化歷史的,你就可以根據日歷節氣來選題。如何你是寫情感的,可以根據身邊的婆媳關系,夫妻關系,情侶關系做選題。再結合一下網上的常見用法,就能快速的寫成一篇文章。素材來源於生活。
5、「標題黨」標題
好的標題不啰嗦,主題明確,關鍵詞明確。我們都知道,標題是我們的第一門面,標題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讀者的去留。我們最快鍛煉自己寫出爆文標題的方法,就是模仿同行的爆文標題去聯系,不斷的聯系才有「筆感」。
6、堅持
前面的都做好了,堅持才是硬道理,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堅持,放心,一定不成功。
『肆』 面試新媒體公司時,應該注意哪些
一、要知己知彼
面試前,在做好自身准備工作的同時也要去了解你所應試的公司。比如企業的行情、一些企業知識、產品、未來發展方向什麼的,盡可能的多了解一些。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後記住一些企業基本知識,可能會被問到。恆古不變的真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四、 准時到場。
這是毋庸置疑的。面試前一兩天去公司看看,熟悉一下路線。提早出發一小時,以免天氣不好或堵車造成遲到。緩解緊張情緒,可以照照鏡子確保一切沒問題。在面試時間前10-15分鍾到達,別遲到。如果有意外發生,如堵車,盡快通知招聘者,讓其了解這一情況。
『伍』 新媒體公司政策執行層面
『陸』 注冊企業有什麼 風險嗎
注冊公司過程中常見的法律風險
規范財務
規范財務,避免個人和創業項目公司財產混同,以免個人為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常識認為,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認繳的出資為限為公司承擔有限責任,這在理論上沒錯,但公司法上有一個揭開「法人面紗」制度,就是出現法定情形的,則股東不是承擔有限責任,而是無限連帶責任。
常見的情形包括賬目混亂、私企不分,股東以個人名義承擔公司運營費用、以公司資金添置個人資產等,通俗的理解,就是公司是我、我就是公司。這種情況,在創業團隊是非常常見的,必須引起創業者足夠的重視。如遇到類似問題可聯系企幫幫專業財務人員解答。
知識產權保護 (商標注冊)
創業團隊一般都是輕資產創業,其資產載體為人,外觀體現就是知識成果,包括商標、著作權和專利,法律上統稱為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對於創業項目特別是互聯網項目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商標好比人的姓名,是品牌,是防止競爭對手仿冒或不正當競爭的法律武器,同時也是商業競爭的有力武器。
專利也很重要,但經常被創業團隊忽略。很多情況下,申請專利更多的不僅是保護自己的權利,而是防止被模仿或稍作改進,被申請新的專利。建議創業團隊在項目即將發布前,就在專業專利代理機構的指導下,進行專利的申請。
官方渠道注冊保護
企業在傳播過程中,一定會用到官方的微博微信渠道發聲,一般來說,官方渠道為了保護企業的安全,會設立相應的保護機制。
微信作為一種極有廣告價值的新媒體,是標配工具。目前企業微信公號實行認證,理論上,一個名字只認證給一家企業。所以,一拿到工商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就盡快申請注冊公眾號並認證。
『柒』 新媒體到底是什麼新媒體公司是做什麼的
其實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他們的區別,不在於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不同。現在國內有很多新媒體公司,例如金小蜂新媒體等等,他們主要是對企業、品牌進行非傳統媒體形式的傳播推廣,以達到市場效果及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捌』 新媒體代運營有風險么能否給公司帶來效益。
風險有。但是不是經濟。容易出現資質問題的審核。的確可以帶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