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職業禮儀

律師職業禮儀

發布時間: 2021-12-28 17:16:28

㈠ 簡述律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1、《關於進一步加強律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將「忠誠、為民、法治、正義、誠信、敬業」作為律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2、與國家的法治建設進程同步。建設法治中國,完善的法律制度只是一部分,而人永遠是事業成敗最重的砝碼,尤其是作為法治建設核心力量的法律人。只有德才兼備的法律人隊伍,才能堅定人們對法治中國的信心,不擇手段、唯利是圖的「小人」只會讓人們喪失對法治的信仰。

3、對法律人來講,法治信仰是思想啟蒙的第一課,沒有法治信仰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法律人,律師當然也不例外。

(1)律師職業禮儀擴展閱讀

律師職業道德法律條文

第二章律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第四條律師應當忠於憲法和法律,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業。

律師應當忠於職守,堅持原則,維護國家法律與社會正義。

第五條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盡職盡責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六條律師應當敬業勤業,努力鑽研業務,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不斷提高執業水平。

第七條律師應當珍視和維護律師職業聲譽,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職業道德修養。

第八條律師應當嚴守國家機密,保守委託人的商業秘密及委託人的隱私。

第九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十條律師應當自覺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第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律師協會章程,切實履行會員義務。

第十二條律師應當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㈡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律師

通過近一年的實習,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學習,使我對律師和律師行業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即將踏入律師行業的我,對作為一名合格的律師提出以下自己的看法,以鞭策自己在今後律師生涯中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律師。 一、律師要遵守法律、法規,遵守職業紀律、恪守職業道德。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一個組織、一個團體都有自己的行規、紀律,對於我們律師人也同樣要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遵守律師執業紀律。在培訓的第一個星期,針對我們進行職業紀律培訓,強調了職業中應當遵守的職業紀律,一旦違反將受到職業懲戒。是的,作為一名律師在為他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也同樣不要去觸犯法律。 律師職業道德對律師職業來說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維持律師職業存在和發展的至關重要因素。人們經常講「黨風問題是關繫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那麼套用這句話,我們也不妨這樣說:「律師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也關繫到律師的聲譽及整個律師界的社會形象,關繫到律師職業存在的合法性、正當性。」它與一般的社會道德相比,具有具體、明確、針對性強的特點;同時違背職業道德不僅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職業內部的懲戒。如我國律師宣誓誓詞:「我志願加入律師隊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的會員,嚴格執行《律師法》,遵守《律師協會章程》,履行律師義務,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勤勉敬業,為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捍衛法律的尊嚴而努力奮斗。」 因此,我們在職業過程中一定要遵紀守法、遵守職業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二、律師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寬廣的知識層面,勤於學習,融會貫通。掌握專業的法律常識是律師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律師安身立命之根本。「沒有金剛磚,不攬瓷器活」這是普通老百姓都懂的道理,而法律就是律師的「金剛鑽」,只有把這個「金剛鑽」打磨好,律師才能攬好瓷器活,並將瓷器活做得漂亮,做成精品。但是法律作為一種對人們行為的規則,其滲透於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律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法律知識功底,還應當具有諸如文學、哲學、邏輯、管理、心理等等方面的社會科學及一些自然科學知識,要把知識要學到「T」字型,是指你說掌握的知識既要有深度還要有寬度。同樣,掌握法律專業知識是需要技巧的,正如律師學院劉興桂院長講的要靠「悟」,只有自己真正悟到了,就能講所學的知識和現實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得到充分靈活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客戶對我們的服務信服。 三、律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做好律師工作,責任心是最重要的,我所理解的責任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於律師職業的責任心。做律師不但要對你接受的案件負有責任心,從廣義的方面講,應當對你從事的律師職業有認真負責的心態,忠於法律、忠於事實,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委託人的正當權益。2、對委託人的責任心。律師是提供法律服務的法律專業人員,正是由於當事人不懂法律,才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服務,那麼律師接受委託後,對委託人應當有高度的責任心,要以你的專業法律知識為委託人提供法律服務范圍內全部的法律服務。3、對案件本身的責任心。律師在接受案件後,應當全面了解案件事實,調取證據,查明案件適用的法律,認真與委託人談話了解案情,做好開庭的各項准備工作,在開庭中代理中,忠於事實,忠於法律,在法律和委託人授權的范圍內行使代理職責。 四、律師要具有一定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清晰敏捷的邏輯思維。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需要表達流利、表述流暢,要理清思路,把事情說明白。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不斷的培養運用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表達方式要有獨到之處。律師工作總是周旋於各種紛爭和爭論之間,作為律師就必須具備分析並靈活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需要律師較強的應變能力和正確的思維方式。 五、律師要誠信。要獲得當事人的尊重與信賴,就必須誠信為本,規范執業。否則,將失去客戶的信任,損害律師的形象。那些對當事人委託事項敷衍了事、玩忽懈怠,甚至收了費不辦事;採取濫做廣告、貶損他人、壓低價格等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在辦案中提供虛假證據,或者誘導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據,出具虛假法律意見書等等的行為不僅違反了律師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而且嚴重影響了律師的形象。著名法學家江平教授曾經警告:「律師的形象在社會上是每況愈下,再不好,美國律師那種既被人羨慕又被人譏諷的形象,就是中國律師的未來。」作為一名律師一定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嚴格依照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辦事,誠實守信。 六、律師要掌握司法禮儀,維護律師形象。禮儀是為自身形象增添魅力,是通向美和自由的必經之路。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律師的禮儀之一是,尊重為本。尊重上級,團結同事;尊重當事人,及時把案件的相關信息告知當事人,尊重身邊所有的人是基本修養。待人處事,臉上要發自內心真誠的微笑,不尊重別人,實際上就是不尊重自己,更得不到對方的尊重。律師的禮儀之二是,著裝得體、符合律師的基本形象。律師的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律師的形象直接關繫到當事人對我們的看法,一個衣衫不整不修邊幅的人同樣也不可能把一個案件做好。律師的禮儀之三是,言辭客觀、得到表達。律師,對待任何事情和問題都要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發表自己的看法,律師,要善於表達,更主要懂得別人表達的意思,更多的時候表達有時會通過行為、動作、表情而展現出來的。律師聽不懂、看不懂別人的表達,就不能形成交流,就無法進行交往。 七、律師要注重對於後人的培養。對於像我這樣剛入行的實習律師,很多所的做法是任其自生自滅,自我發展,無法得到來自前輩的有效指引,往往是什麼都得靠自己,這一現狀甚至被認為是業內的潛規則。對於單槍匹馬的律師來說,帶著實習律師只會佔用他們的精力給他們帶來麻煩而不會有太多的收益。但是,對於一個不注重專業化發展的所來說,沒有自身的人才儲備,僅僅依靠找一些律師收掛靠費維系生存,長此以往將會面臨被專業化的律師所所代替。

㈢ 律師的形象

一、律師形象,是指律師在交往中給社會和當事人留下的印象,以及社會和當事人對律師形像的看法。
1、律師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律師在社會公眾中的信譽和信任。
2、律師個人的言行舉止、舉手投足、待人接物形成了律師固有的形象。
3、律師發出的聲音,產生的影響又是律師對外界形成的印象和形象。
二、律師應當是什麼形象,無論是《律師法》還是《律師執業行為規范》雖然規定了庭審儀表規范和體態語態規范,對律師禮儀作了細致、具體、完整的標准,但都不是律師的形象的定位。
三、真正的律師,似清澈見底的潺潺清流,如通體透明的光澤水晶,表裡如一,道德崇高,事事處處體現著人格的完善與優美。真正的律師,必有赤子之心,純正善良,扶弱濟危,決不勾串贓官,奔走豪門,拉拉扯扯,奴顏婢膝;決不見利忘義,禮拜趙公元帥,結緣市儈,徇私舞弊,他自始至終與人民大眾走在一起。真正的律師,實是一團火,從點燃到熄滅,持續放著光,散著熱,藝品高超,仗義執言,嫉惡如仇,義無反顧。
四、前輩張思之說「優秀律師應當具有哲人的智慧,詩人的激情,法學家的素養,政治家的立場,四者統一於科學的使命和職業良心與社會正義之中。」
這段話實際是人們對律師職業所期望的形象,也是每一位律師都為之奮斗的理想。

㈣ 律師事務所前台禮儀

首先我想說一下,你有點呆板。要見機行事,看到別人的言行,要馬上知道那人想說什麼,想做什麼。你把他想說的或想做的做好。(當然要在客人的應許的情況下)保你老闆喜歡!你的老闆說的也沒錯,你也不要因此而生氣。

㈤ 委託律師時要看他的律師執業證,是不禮貌的嗎

如果通過電話或網路找的律師,委託時為增強對律師的信任,看看律師執業證也無妨。法律規定律師需憑證執業,否則屬非法執業,要受處罰的。

㈥ 律師需要掌握哪些商務禮儀02

法理學,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商法,三大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三國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每一套法律的體系都非常龐大,具體可參考每年的司法考試指導用書和大綱。本人已經通過了司法考試,自我感覺內容極廣,復習過程很辛苦。

㈦ 一句話律師執業格言

1、律師是一個看起來很美、說起來很煩、聽起來很闊、做起來很難的職業。
2、一個優秀律師應具有這樣一種能力,即將各種紛亂如麻的細節都整理得井然有序。他應當具有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及不急不躁的作風。
3、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
4、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5、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6、律師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師既不代表正義也不代表邪惡,而是通過參與司法活動的整體過程去實現並體現正義。
7、法律必須依靠某種外部手段來使其機器運轉,因為法律規則是不會自動執行的。
8、做律師是個良心活。
9、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10、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愛戴和尊重為轉移的,而這種愛戴和尊重是以內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為轉移的。
11、如果法律能為自己說話,它們首先埋怨的就是律師。
12、從來沒見過這么漂亮的女律師,做你的當事人一定會很幸福。
13、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14、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15、沒有耕耘,沒有收獲。
16、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17、律師是法律最理想、最無可指責的解釋者。
18、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
19、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20、你可以從每個人身上學到東西。
21、全部歷史就是利益的斗爭,而法是那些佔了上風的利益的權威性的表現。
22、律師之門,是神聖之門,是正義之門。
23、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嚴的表現。
24、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
25、法律又是什麼?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
26、做有思想的律師,讓法治成為信仰。中國律師應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團隊,自己的力量。
27、我願以個人暫時的人身自由為代價,推動我國的民主與法制進程向前邁進一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一步,足矣!
28、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麼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
29、一位優秀律師的素質就是勇氣,優秀律師所具有的這種勇氣並不是出自盲目和莽撞,而是來自深刻的知識和品格的正直。
30、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
31、法律之明了,不盡在其條文之詳盡,乃在其用意之明顯,而民得其喻也。
32、人如果不用刀就可把牡蠣撬開,那麼也可不花聘金就叫律師為他說話了。
33、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3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35、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
36、中國律師的辯護領地,風能進、雨能進,警察不能進!
37、律師別拿自己太當回事,也不要拿自己不當回事。
38、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
39、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
40、沒有小案子,只有小律師。失敗的教訓往往比成功的經驗更重要。
41、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
42、車輕道近,則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遠任重也。刑罰者,民之鞭策也。

㈧ 律師行業有哪些特殊的禮儀規范

律師職業道德,是說作為一名律師,你自身應該注意的道德方面的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就像我們常常說道德從思想上約束一個人。
執業紀律,是指你作為一名律師不得不接受和遵守的外在各種約束。也就類似於我們平時的各種社會行為會受到法律的約束。

㈨ 當律師這個工作崗位需要哪些知識

1、法律知識 我國的法律法規浩瀚如煙,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法律法規在不斷內的更新,要容學會在鍛造好扎實的法理基礎上,加強自學能力的培養,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法律理念;
2、法律是一個涉及面很寬廣的學科,要對所有的事務都有所涉獵,不斷充實自己的社會知識,這樣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案件。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個人素養的培養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個人素養建議多學一些實用的社會科學,比如心理學、倫理學、公共關系學、商務禮儀等等;專業技能,需要涉獵廣泛一些,比如你要做知識產權類的案件就得多看關於知識產權的有關實務、做人身損害賠償的,就要學學法醫學知識和醫學知識。
另外,我們一般把律師工作當成職業,而不僅僅是一個工作崗位。呵呵,律師是自由職業者,所以沒有崗位要求,只有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要求。

㈩ 為什麼律師之間不能握手有什麼禁忌

律師之間並非不能握手,這在網上已經有專業人士對此進行辟謠了,而且對方還特意說了律師之間的握手,不單是基本禮儀而且還是一種職業素養。我記得之前在很暢銷的港產電視劇當中,最經常出現在開庭前後有律師握手的畫面,這一點在後來認識的律師朋友那裡也得到了證實的同時,他還強調過不但開庭前會握手,即便是在開庭後離開前多數情況下還是會有交流和握手的。


由此可見,這律師間的握手只是常態化的禮儀和職業素養表現,並不帶有任何“情緒化”和忌諱。而且說來,如果作為應當客觀公正的律師,表現出一種情緒化的方式,甚至表現出敵視對方律師的情況出現,那麼我想就不僅僅是司法機關要對這名律師的執業素養有所保留了,當事人對其的能力基本上也會存疑的,所以來說這握手只是個基本的事情,不應被外界更多的重視和戲劇化。

熱點內容
婚姻法乙肝能不能結婚 發布:2025-04-29 12:00:20 瀏覽:963
司法改革的核心 發布:2025-04-29 11:38:34 瀏覽:328
法碩司法考試 發布:2025-04-29 11:25:18 瀏覽:936
鐵路運輸第一法院 發布:2025-04-29 11:23:34 瀏覽:110
廢止深圳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4-29 11:23:33 瀏覽:273
新紀律條例心得體會部隊 發布:2025-04-29 11:17:58 瀏覽:737
勞動合同法11月工資雙倍 發布:2025-04-29 11:14:37 瀏覽:219
司法體制改革檢察官 發布:2025-04-29 10:59:45 瀏覽:257
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投入使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10:56:11 瀏覽:419
江蘇省勞動法關於年假 發布:2025-04-29 10:56:09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