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生律師
1. 中企投資巴西獲支持了嗎
英媒12月4日報道稱,里約熱內盧附近的阿蘇港曾被埃克·巴蒂斯塔稱為「通往中國的公路」,10多年前,這位現已名譽掃地的巴西前首富創建了這個超級港,大宗商品熱潮結束後,他在巴西的商業帝國幾乎無一倖存並於2014年破產,但此後至今有一個項目仍蓬勃發展,那就是阿蘇港。
據英國11月29日報道,報道稱,阿蘇港延伸至里約熱內盧州北部的海灘,有一個碼頭伸入南大西洋近3公里。該港已經是出口至中國的鐵礦石的啟運港,也是巴西龐大海上石油發現的物流基地,中國兩大石油公司中石化和中海油擁有這些石油區塊的部分權益。如今,新東家EIG世界能源合夥公司正計劃擴建該港並開發新業務使其恢復活力,使其成為通向中國的公路,從集裝箱碼頭到發電廠和鐵路,其中很多項目引起了中國企業的興趣。
巴西律師事務所Demarest中國業務主管張軍表示:「眼下巴西政府投資乏力,中國在資金、技術和建築能力方面具備優勢。」
律師和銀行家們表示,第三階段始於去年,如今中國企業開始變得更像傳統的跨國公司,在眾多行業尋找有競爭力的回報,並且擇機投資,而不是聚焦於狹隘的地緣政治目標。
聖保羅律所Tozzini Freire的中國問題專家表示:「他們以投資者的眼光看待機會。我們開玩笑稱,巴西公眾對中國有兩個印象,『一個是中國人有大把錢,另一個是中國人什麼都買』。第一個是真的,第二個不是真的。」
報道稱,中國投資增長的速度和規模讓許多人感到意外。例如,三峽集團斥巨資建立了一個資產組合,其中包括17座水電站——有些是購自美國的杜克能源公司——11個風電場和1家電力交易公司。
三峽巴西公司首席執行官李銀生表示:「這是一個有著強大法治的國家,因此我們感覺我們的投資、我們的權益有保障,我們會留在這里」。
報道稱,被中國企業收購的企業員工對此充滿感激之情,因為他們保住了自己的飯碗。
阿萊士·巴蘭塞羅在加利昂機場為已被中企收購的行李搬運公司瑞士空港工作了12年。他說:「當巴西處於危機之時,中國人來這里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