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保密

律師保密

發布時間: 2021-12-31 19:32:07

律師的保密義務和公正司法的矛盾都有哪些

嚴格來說,保密義務和公正司法之間,是不存在矛盾的。雖然律師應該保守隱私,但是在涉及到相關事情,比如國家利益、有無辜被牽涉犯罪行為、委託人信息是已發生他人傷亡的關鍵信息等情況,律師是有權不遵守保密義務,選擇公開委託人信息。

另外,律師在相應的規定下遵守保密協議,在法律上也是被允許的。比如說法院要求律師作證,律師同樣有權利拒絕作證,只要不幫忙做偽證,就不算違法行為。就算是處罰,最多也只是10天拘留。很多人覺得不作為就是助紂為虐,這只是道德上的說法,在一定情況下不會被處罰。

3、律師保密義務范圍

律師的保密義務,大概只包括三種內容,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其他未經委託人同意公開的秘密。這些秘密可能不涉及到整個案子,但在公開之後會對委託人造成影響。在不違反相關條件的情況下,律師有義務進行保密。如果泄露了委託人的秘密,要根據法律進行一定的賠償。相反,如果委託人本身在從事相關的犯罪,律師不公開的話,法院有權進行追責。

⑵ 律師保密:到底是權利還是義務

新刑事訴訟法修改增加了辯護律師保密義務的相關規定。新刑訴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辯護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的有關情況和信息,有權予以保密。這一表述,將辯護律師保守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的有關情況和信息規定為一項權利。而如果作為一項權利的話,辯護律師可以行使保密的權利也可以放棄行使保密的權利。 為什麼法律會設置辯護律師保密的規則?筆者認為,辯護律師在其執業活動中,為了維護委託人、被告人的權益,需要較為充分地了解被告人的情況和信息,而委託人、被告人出於對辯護律師的充分信任而讓其知曉這些秘密。律師的職業特點和職責就決定了其必須保守所知的秘密。首先,這是維護委託人、被告人權益的需要,律師作為被告人的辯護人必須真誠維護委託人、被告人權益,不做對其利益有威脅的事情。其次,這也是維護律師乃至整個律師行業聲譽的需要,辯護律師與委託人、被告人之間必須具有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這樣律師的辯護活動才能得到委託人、被告人的認可與配合。而如果律師一旦將這些秘密泄露出去,很可能會置委託人、被告人於極為不利的境地,遭受十分不利的訴訟後果。這種情況的發生,會使委託人、被告人乃至整個社會對該律師甚至整個律師行業喪失應有的信心和尊重,這樣受損的將會是律師這一職業的聲譽。 事實上,世界各國律師制度大都將保密義務作為律師一項重要義務或道德規范明確加以確認。在許多國家,尤其是歐洲大陸國家,律師保守職業秘密的義務是普遍的、絕對的。比如法國規定,律師絕對不得泄露任何涉及職業秘密的事項,對於違反者,無論實際後果如何,都按「既遂」處理。在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也採取相似的立場:掌握職業秘密的人如果泄露了有關情況就構成犯罪。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義大利等世界絕大部分國家也都有類似的規定。美國《律師執業行為標准准則》規定:「除非委託人同律師磋商後表示認可,律師不得公開與代理有關的案情。」 綜上,修改後刑訴法第四十六條將辯護律師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的有關情況和信息規定為一項權利,筆者認為該法條的表述是不夠准確的,保守委託人的秘密應當是辯護律師應有的執業義務加以遵守,而非一項權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行使。將其規定為一項權利既不符合律師保密規則的精神實質,也是與國際規范性文件、國際慣例及我國《律師法》的規定相悖的。

⑶ 在我國,律師的保密義務包括哪些

查閱、摘抄、復制案卷材料,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應當保密;對不公開審理案件的信息、材料,或者在辦案過程中獲悉的案件重要信息、證據材料,不得違反規定泄露、披露,不得用於辦案以外的用途。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相關人員出具承諾書。

違反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通報司法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建議給予相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⑷ 律師有為咨詢者保密的義務么

當然有,
見:律師法 第三十八條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有關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⑸ 律師的保密規則

根據律師法,律師對於委託人的行為必須保密。底線就是下一次重大傷害在即,則有權利上報,注意這不是義務。

⑹ 《律師法》第六章,說明律師違反保密義務及避免利益沖突義務可能要承擔的行為

您好。利益沖突在律師法有明顯體現,主要是律師的義務和權利保障。雙重代理在律師法、民訴、刑訴均有表現,尤其是一事雙重代理和一人雙重代理。

⑺ 律師保密原則是權利還是義務

1.律師在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掌握了司法機關未掌握的犯罪嫌疑人的其他罪行,應該為其保密,這裡面你也提到了《律師法》第38條,其實還有《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等也對此作出了規定。

2.刑訴法的規定,具體來說就是一條沒有牙齒的規定,是一種道德性的規定,鼓勵性的,你不做,也沒有後果。而律師法的規定就不一樣,那就會遭到紀律懲戒甚至吊銷律師執照;其次也可以說是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因為刑訴法針對所有主體,而律師法是針對特定主體——律師的,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3.雖然有這樣的保密義務,但是不是絕對的,也就是《律師法》第38條第二款後面的但書「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也就是說,除了這些情況,保密是原則,並沒有矛盾。

4.在國外,律師和客戶之間屬於特殊的關系,就像醫生和患者之間一樣,都是負有保密義務的,我國也是借鑒國外經驗形成的立法,雖然實踐中經常會走樣,但是大原則是不變的。

⑻ 律師應當保守的職務秘密的范圍包括什麼

關於這方面的規定主要集中在《律師法》和《律師執業行為規范(試行)》中,《律師法》第33條規定:「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當事人的隱私。」全國律師協會2004年3月新頒布的《律師執業行為規范(試行)》第56條至59條分別規定,律師事務所、律師及其輔助人員不得泄露委託人的商業秘密、隱私,以及通過辦理委託人的法律事務所了解的委託人的其他信息。但是律師認為保密可能會導致無法及時阻止發生人身傷亡等嚴重犯罪及可能導致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的除外。律師可以公開委託人授權同意披露的信息。律師在代理過程中可能無辜地被牽涉到委託人的犯罪行為時,律師可以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公開委託人的相關信息。律師代理工作結束後,仍有保密義務。除此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30條第一款規定:「代理訴訟的律師,可以依照規定查閱有關材料,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⑼ 律師的保密義務包括哪些

我國法律對律師保密義務只是有比較籠統的規定,就是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關鍵就是看所涉及的事項是否屬於這些類型。
參考法條:《律師法》第三十八條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⑽ 律師保密條款

委託人借用律師的法律服務從事違法犯罪行為的,律師可以解除委託合同!保密條款應該是律師對所獲悉的信息履行保密義務,只要不違法你不能不履行,當然單獨約定要求你保密的,就要支付對價。

熱點內容
行為道德證明 發布:2025-04-28 22:03:52 瀏覽:947
黃韋博2016行政法 發布:2025-04-28 21:56:12 瀏覽:567
國務院公司法 發布:2025-04-28 21:42:13 瀏覽:438
合同法借款合同變更規定 發布:2025-04-28 21:42:12 瀏覽:641
教育法律責任具有強制性嗎 發布:2025-04-28 21:42:10 瀏覽:190
2016二建法規重點 發布:2025-04-28 21:35:15 瀏覽:254
行政訴訟法第50條 發布:2025-04-28 21:35:15 瀏覽:685
大數據與法治 發布:2025-04-28 21:31:55 瀏覽:911
陝西省法院譚 發布:2025-04-28 21:31:20 瀏覽:569
法官低頭 發布:2025-04-28 21:26:11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