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應訴需要請律師嗎

應訴需要請律師嗎

發布時間: 2022-01-01 21:00:20

⑴ 作為被告去應訴需要花錢請律師

這個問題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律師的價值就在於依據法律和事實,在法定條件下,盡最大努力保護當事人合法利益。
如果當事人心裡沒底,又希望打贏官司,可以聘請律師。如果認為沒必要的或者沒有經濟能力的,可以不聘請律師。

⑵ 別人告我侵權我要請律師,應訴嗎

被他人起訴專利侵權,這時候不要慌張,要自信的進行以下幾項抗辯,才能真正的成功應對別人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

一、訴訟時效抗辯
在遇到專利訴訟時,首先要想到的抗辯就是訴訟時效的抗辯。專利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對於持續侵權的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權利人超過2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繼續,在該項專利權有效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計算。

二、專利合同抗辯
專利合同抗辯,是指專利侵權訴訟的被告以其實施的技術是通過技術轉讓合同從第三人處合法取得為理由進行侵權抗辯。此抗辯理由不屬於對抗侵犯專利權的理由,只是承擔侵權責任的抗辯理由。
技術轉讓合同的受讓方按照合同的約定實施受讓技術,侵犯他人專利權的,合同的轉讓方和受讓方構成共同侵權。在合同雙方作為專利侵權訴訟的共同被告時,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在確定責任時,應當由轉讓方首先承擔侵權責任,受讓方承擔一般連帶責任。
專利侵權訴訟中的被告以合同抗辯的同時,要求追加合同的轉讓方為共同被告的,如果原告同意追加,則應當將合同的轉讓方追加為共同被告。如果原告堅持不同意追加,在合同的受讓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另行通過合同訴訟或仲裁解決合同糾紛。
被告可以收集取得原告明示許可的證據,如許可合同、相關函件等,還可以收集得到原告默示許可的證據,例如,雖然沒有簽訂許可合同,但原告曾指導實施其專利技術等。

三、不視為侵權的抗辯
我國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了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1、專利權用盡的抗辯
2、先用權抗辯
3、臨時過境的抗辯
4、科研使用的抗辯

四、合法來源抗辯

五、不構成侵權的抗辯

六、公知技術的抗辯 

七、濫用專利權抗辯

⑶ 訴訟需要請律師嗎

在一般的情況下,訴訟是需要請律師的。因為專業的事情,我們應該請專業的人士去做。請律師可以幫助我們維護自己的權益。

⑷ 應訴要不要請律師

應訴要不要請律師應依據個人情況和案件復雜程度自行決定。有勝訴需求的可以進行聘請專業律師,如果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
一般法院會在原告起訴後,會將原告的民事起訴狀、證據材料、傳票、被告人送達地址確認書、訴訟須知、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各一份,一並送達。收到上述材料後,將上述材料一並交給律師,請他斟酌。一般法院會給舉證期限的,在此期間內,聘請的律師會幫忙去做證據材料。
律師代理分為以下幾種:
1、一般代理。依律師職業道德為當事人代理案件,維護當事人權利。一般為糾紛標的的3-5%。標的高的話也可以低於該比例;
2、風險代理。按勝訴金額或以得到的金額的百分比支付代理費,或按減少的支付額的百分比支付代理費,比例當然高於一般代理;
3、半風險代理。給一定的基本費用,其他的再按風險代理計算,當然就介於一般代理和風險代理的比例之間。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會依法保護權利人的權利。最長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以後,就不能在提出上訴狀了。
《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嚴格執行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制定的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和收費標准。

⑸ 民事訴訟要請律師嗎

1、較少糾紛案件可以不用律師代理。
的確有一些案件不需要請律師代理也能勝券在握。但是,不請律師代理,不代表不需要律師的專業指導。
2、絕大部分案件沒有律師代理肯定是要吃虧的。
即使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欠款糾紛,有借條或欠條,往往也有不少麻煩要解決。比如,欠款人身份信息(出生日期、戶籍地、住址、聯系電話)不明問題、訴訟管轄問題、訴訟時效問題、條據(借條、欠條)意思模糊問題、借款人用筆名、曾用名或假名問題、民事欠款和刑事詐騙的介定問題、起訴借款人一人還是起訴夫妻兩人問題、財產保全或強制執行提前評價問題。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是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大千世界,三百六十行,每行有每行的門道,人的認識和知識是有限的,不可能存在「全能」的人,所以如果當事方想僅憑借自己一己之力,就能把官司搞定,一定會吃大虧的。
3、律師在案件代理中的作用。
律師在案件代理過程中一般能起到如下作用:全面系統且程序和實體並重地把握案件脈絡,設計嚴密的、可操作的、具有前瞻性的訴訟方案,調查搜集相關有利證據,代為起草修改相關法律文書,在開庭過程中合理運用訴訟技巧,針對爭議對方的證據和理由提出反駁意見...

⑹ 民事訴訟一定要請律師嗎

請律師不是必須的。民事訴訟主體,也就是訴訟當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訴訟中第三人,共同訴訟人。原告是指提起訴訟的人。

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的人。請律師的作用有二:

1、如果你不懂案件所涉及的實體法律規定及相關的訴訟程序,找個律師代理,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更主要的是可最大限度的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2、如果你沒有時間處理訴訟事務,也可以委託律師代理;如果上面兩點你都可以做到,那就不用找律師。哦,忘了,有些人覺得沒律師沒面子,也會找律師。

(6)應訴需要請律師嗎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中請律師的好處

1、在民事訴訟中,律師可以為當事人寫訴狀、舉證、辯論,提供當事人需要的法律法規幫助,依據法律法規為當事人爭取更大的合法利益,最大限度減少當事人的損失。

2、在刑事訴訟中,律師接受被告人委託後,與偵查機關取得聯系,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時提出會見犯罪嫌疑人的具體要求;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可以向其了解有關案件的情況;

3、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為其提供法律咨詢;為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律師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會見犯罪嫌疑人後,如果認為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代理申訴和控告。

4、律師根據向偵查機關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向犯罪嫌疑人了解的案件情況,認為確有根據的,可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託,代理其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要求予以糾正。

⑺ 去法院起訴別人一定要請律師嗎

1、民事訴訟去法院起訴是否聘請律師,這得分情況,若案情簡單,自己證據也較充分、且熟悉訴訟程序的情況下,可以不用請律師;相反,還是請律師比較好,能最大程度的維護你的權益。

2、當然,法律上沒有關於必須聘請律師的規定,請不請在於自己。

3、屬於法律上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內的案件,你也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有專門律師免費為你代理案件!

相關知識:法院起訴程序

起訴方式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方式有書面起訴和口頭起訴兩種。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只有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才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將原告口頭陳述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起訴狀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的書面依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起訴狀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當事人的自然情況。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這部分內容反映雙方當事人的身份情況,使原、被告特定化。

(二)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這部分是起訴狀的主要內容。原告要在起訴狀中寫明具體的訴訟請求和提出這種請求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包括法律關系存在的事實、發生糾紛的事實、提出訴訟請求的理由等。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實是否存在,需要證據證明。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原告的舉證責任。因此,原告在書寫起訴狀時,對提出的訴訟請求和提出這種請求的理由,都應該提供證據證明。提供書證、物證的,應在遞交起訴狀時一並遞交人民法院。提供證人證言的,應當寫明證人的住址,便於人民法院調查核對。人民法院記錄原告的口訴,必須逐一問清上述內容,記入筆錄。《民訴法解釋》第二百零八條規定,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條件的起訴,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熱點內容
雞西畢律師 發布:2025-04-28 01:39:24 瀏覽:359
游泳館安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01:37:44 瀏覽:746
行政法學1形成性考核 發布:2025-04-28 01:37:00 瀏覽:308
經濟法期末考試金陵科技學院 發布:2025-04-28 01:28:31 瀏覽:317
量刑是不是看法官 發布:2025-04-28 01:21:00 瀏覽:814
法學考法警 發布:2025-04-28 01:02:11 瀏覽:116
合同法保修期 發布:2025-04-28 01:01:22 瀏覽:134
審計人員承擔法律責任事例 發布:2025-04-28 00:55:30 瀏覽:217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過程 發布:2025-04-28 00:52:35 瀏覽:748
老人不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00:42:37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