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務和矛盾調解中心
❶ 新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長期沒人在崗位去那裡投訴
社會的法制發展離不開律師隊伍的建設,律師隊伍建設是公共法律體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目前我們並沒有把律師在的作用最大化。 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現狀主要體現在用法律維護社會的合法權益,社會的公平正義,主要還是針對於產生糾紛的案件當中。只有發生糾紛很多人才會想到律師,讓律師去解決矛盾,而在沒有糾紛的時候不會去找律師來進行防患於未然。所以要發揮律師作用的最大化,就是要律師在法律服務的體系中去構建和諧,防患於未然的社會矛盾。 怎麼樣才能發揮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大作用呢?我認為還是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律師本來就是群眾中的一份子,是用法律服務大眾的,當然我們要到群眾中去宣傳,活動,服務,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然而理想和現實是有區別的,現實是律師不是執法者,不是公務人員,必須依靠自己有限的案源保障自己的生活,從而也喪失了與群眾接觸的機會。其實這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的橋梁在哪裡,司法部門的協調與推動,如果通過這個橋梁讓律師真真走進每一個社區,就想社區民警一樣,有一個社區服務,組織與群眾互動,去與群眾交流、宣傳法律,不但發揮了律師進社區的真正作用,也會給律師帶著一些人脈與案源,這個是相輔相成的,我說的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實實際際的執行,不做曇花一現的無用工程。我相信律師不是居住在律師家園,而是分布在每個地方,讓其就近發揮律師的作用。當然這種進社區的服務要有監督,也要保證每位律師的機會的平等的,公正的,律師給群眾提供的法律服務才是平等的、公正的。才能體現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作用,而不是只有空喊口號。 只有律師與廣大群眾接觸,才能夠在法律服務中發揮律師良好的作用,提高的群眾的法律意識,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做一個守法的人,明白律師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對認識的職業一個新的認識,在預防法律風險方面及權利被侵害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只有這樣律師在法制建設進行中的,才真真發揮了律師在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原作 鄭朝建 2015-5-1
❷ 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是哪個單位牽頭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首次提出了「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我們加強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方向。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是惠及民生的工程,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加強領導,構建全面覆蓋、布局合理的結構網路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要進一步拓展和提升縣級法律服務功能,健全各鎮區法律服務的組織機構、人員編制和管理制度,在各村建立法律服務站,延伸法律服務觸角。目前,如東縣率先在213個村建起了法律服務站,由村(居、社區)政法專干任站長,村(居、社區)常年法律顧問任副站長,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村(居、社區)專職調解員、專職社工、普法志願者、村級聯防隊員和大學生村官共同參加,服務村(居、社區)群眾。為適應廣大群眾法律需求的新趨勢與新特點,法律服務網路要從以「建」為重點向「建、管、用」並重轉變,要在「管」和「用」上下功夫。推行點對點的服務,目前,該縣相繼為村配備法官並出示服務的范圍及聯系電話,提升服務的質效。在服務形式上,要從「傳統型」向「數字型、科技型」轉變。利用互聯網覆蓋廣泛的特點,加強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推進法律服務在線咨詢、網上化解矛盾糾紛等信息平台建設,使群眾享受到及時便利、專業優質的法律服務。
2.整合資源,建立快捷高效、功能完善的運行機制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要面向基層、面向企業、面向群眾,堅持資源整合、協調並舉、運作有序。筆者認為要做好系統內縱向資源整合和系統外橫向部門聯動兩方面。比如,政法系統對內要建立健全法律宣傳、提供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工作網路,把法官、律師、公證員和普法志願者等隊伍有機地組織起來,發揮法律服務的獨特功能。其次,要對外善於橫向借力,政法系統要探索與信訪、工會、婦聯等部門的工作對接模式,共同促進公共法律服務事業的發展。
3.注重培養,打造結構合理、專兼互補的人才隊伍注重挖掘和培養法律服務人才資源。一方面,提高專職法律服務人員素質,通過專業培訓、以會代訓等形式,提高法律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專業法律服務人員的指導和管理,培育一批高端復合型法律人才和品牌化、專業化法律服務機構,積極拓展知識產權、醫療、教育、資產重組等領域的業務,確保適應目前沿海開發、經濟轉型升級等復雜形勢的需要。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法律援助、法制宣傳、矛盾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如東縣有近百家的民間文藝團體活躍在全縣各鎮村,為此,該縣著手對每編排演出一個法制文藝節目發放補貼200元,調動廣大文藝演出者的積極性,確保有演出就有法制節目,擴大法律宣傳的輻射效應。積極動員和組織具有一定法律知識的在職和離退休的法官、檢察官、警察、律師、公證員等積極參加公共法律服務活動,發揮他們就近、人員情況熟悉的特點,隨時解決群眾遇到的法律問題,用身邊人解決身邊事。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導、保障有力的供給模式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需要強有力的財政支撐,所需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要把公共法律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加大以法律援助、矛盾調處等為主的政府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要為城鄉統籌服務,加大對基層法律服務的投入,制定傾斜政策,全面推行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逐步建立在村(社區)專職從事法制宣傳、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處等工作的法律服務社工隊伍,實現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常態化、專業化。
❸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屬於機關單位嗎
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它是設在鄉鎮和內城市街道,面容向社會開展法律服務業務的市場中介組織。其任務是組織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業務活動,並進行相關的管理、培訓、服務等,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和指導。
法律服務所作為獨立的法人,有資格以單位名義參與訴訟,可以作為原告、被告、和證人。但不能直接以代理人的身份參與訴訟
❹ 天津市矛盾調解中心聯系電話
調解機構是分職能領域或區域的,如勞動人事領域有天津市人力資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金融消費領域有天津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針對社會矛盾,發揚「楓橋經驗」,市、區、街鄉鎮三級 近來都設立了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
天津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位置在和平區安徽路8號。
❺ 矛盾調解中心多少工作日結案
社區矛盾調解中心2019年度工作總結+一、基本情況+近一年來,我們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和上級交辦案件247件,其中,來訪115批,計1018人次;來信105件,結案104件,結案率99%;上級交辦案件27件,結案率100%。從受理的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信訪總量居高不下。目前上訪率較前兩季度雖有降低,但集訪現象仍有發生。二是無序上訪問題比較突出。部分上訪群眾情緒激動,行為出格,圍緒管委會辦公樓大門,嚴重影響開發區投資環境。此外、赴京、省、市上訪現象仍時有發生。三是組織上訪逐漸上升。許多上訪群眾存在「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的心理狀態,不少集體上訪有人幕後指使、精心策劃、互相串聯、對政府施加壓力。"社區矛盾調解中心工作總結
開發區社區矛盾調解中心自成立以來,在開發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抓信訪、保穩定、促發展」的戰略目標,努力開展扎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促進了全區經濟建設,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基本情況
近一年來,我們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和上級交辦案件247件,其中,來訪115批,計1018人次;來信105件,結案104件,結案率99%;上級交辦案件27件,結案率100%。從受理的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信訪總量居高不下。目前上訪率較前兩季度雖有降低,但集訪現象仍有發生。二是無序上訪問題比較突出。部分上訪群眾情緒激動,行為出格,圍緒管委會辦公樓大門,嚴重影響開發區投資環境。此外、赴京、省、市上訪現象仍時有發生。三是組織上訪逐漸上升。許多上訪群眾存在「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的心理狀態,不少集體上訪有人幕後指使、精心策劃、互相串聯、對政府施加壓力。
二、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
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李前聰同志和社管局局長沈少華同專對信訪工作多次作重要批示,親自交辦、督辦有關信訪案件。各社區辦、各居委會繼續落實信訪「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了「上下聯動,左biam作,堅持依法規范信訪秩序。
5、強化信訪隊伍建設。堅持學習,在提高調解中心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文明接待水平、處理復雜信訪問題水平、協調工作水平上下功夫,提高信訪工作隊伍的整體工作水平,適應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需要。
❻ 法律服務中心是做什麼的
法律服務中心的崗位職責是:
為政府法制工作和依法行政決策提供法律咨詢回服務;協答調、組織省政府及其部門立法項目的前期調研論證;本省涉及WTO方面法規、規章的收集、整理、編譯;組織開展國內外行政法治領域業務交流、學習考察;負責省政府法制網站的維護管理;提供訴訟、非訴等法律涉訴業務代理;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
❼ 社會矛盾調解中心
dgasetdgs
❽ 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有哪些關系
(一)兩者的職能定位不同。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其主要職能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依據法律、政策和社會公德,對民間糾紛進行規勸疏導,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解決糾紛的群眾自治活動。通過對民間糾紛的調解,實現人民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具有及時、經濟、和睦關系的特點和優勢,能有效地將民間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牙狀態、解決在激化之前,從而與訴訟制度相互補充、相互配合,構築維護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因此說,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解決民間糾紛的具體辦事機構。社會糾紛調解中心是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辦組織協調,以司法為民為依託、有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合力解決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機制,是黨委政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解決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一個有效抓手。其職能主要是協調有關部門,發揮合力優勢,齊抓共管,走橫向聯合、優勢互補之路,增強調解工作的實效。它具有主導性、多無性、聯動性和廣泛性等特點。因此調解中心是基層黨委政府轉變施政管理方式、依法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
(二)兩者的性質不同。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一個具有群眾自治性質的調解組織,而調解中心則屬於工作機制范疇。這是兩者性質的根本區別。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而調解中心調解糾紛的范圍,不僅僅限於民間糾紛,其調解性質既不限於嚴格意義上的人民調解,也不限於法定的行政調解,但不同於法院審判活動中的司法調解,而是在黨委政府領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各種手段,各部門共同參與,協調處理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一種活動。其調解結果也具有民事合同性質。
(三)兩者的組織形式不同。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設立以法律法規
為依據,其人員的組成有明確的法定條件,並實行聘任制。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工作,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和《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及規章。違背工作原則,違反工作紀律,其調解工作即視為無效。調解中心則是基層黨委政府將人民調解、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幾個方面的工作職能合在一起,加強組織協調,合力開展矛盾糾紛調處疏導工作。其人員的組成主要是按職能不同,採取任命制。調解中心開展工作,無論在主體、層次和方式方法上,可以突破人民調解范圍,其功效主要顯示在克服調處重大、復雜疑難矛盾糾紛上力量不足、職能有限、工作范圍狹窄的缺陷,採用多管齊下,合力化解矛盾糾紛,達到確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四)兩者互依互存,有利於構建大調解格局。我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於2004年相繼建立。成立以來,面臨利益格局的調整和矛盾糾紛呈現的多樣性、廣泛性、復雜性、突發性等特點,在基層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利用職能優勢,在防範和化解一些綜合性的、重大疑難的矛盾糾紛中,發揮了許多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調處中心在化解重大疑難矛盾糾紛中的職能優勢和獨特作用,已被實踐所證明,也並非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所能替代。調處中心所形成的工作機制,對構建「大調解」的工作格局,對實現調解渠道多樣化、調解主體多層次等方面的作用,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都無庸置疑。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和調處中心作為調處民間糾紛的實體性組織,只要置身於「大調解」格局內,融入「大調解」工作機制中,互依互存,協調配合,在工作上不錯位,就絕對不會發生什麼矛盾。
❾ 新的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包括哪些服務項目
1,法治宣傳類
發布動態法律資訊服務,法律法規、典型法治案例檢索、咨詢服內務,法容治宣傳教育陣地服務,推廣法治文化服務。
2,法律服務類
村(社區)法律顧問,7天*24小時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法律服務行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特定對象公證減、免費服務,遺囑公證減、免費服務,律師參與信訪接待服務,法律援助來訪咨詢服務,民事、行政案件法律援助服務,代理申訴案件法律援助服務,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服務,司法鑒定免費咨詢服務,司法考試考務服務。
3,矛盾糾紛調解類
普通民事糾紛調解服務,專業性糾紛調解服務。
4,特殊人群服務類
刑釋人員回歸接送服務,刑釋人員幫教服務,刑釋人員安置服務,提供遠程親情視頻會見服務,獄務公開服務,後續照管服務。
❿ 天津市矛盾調解中心電話號碼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從2020年9月起,本市「12348」熱線開通了轉辦功能,為群眾提供「全鏈條」的法律服務。